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2020-07-28 04:47王田田贺晓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王田田 贺晓霞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戰。为此,本文积极探索高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物  有效教学  策略

高中生物新课改的实施,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此,结合中学生物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开展教学谈几点见解和看法。

一、发挥教材优势作用,构建良好学习环境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深入,高中生物的教科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教材中渗透了更多的知识点,而课外资料中也引入了很多开放性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重视教材改革,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新增知识,利用教材设计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教材中包含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这些故事主要讲解了科学家们发现生物规律的过程,当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科学家的发明世界后,还应指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等,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个性品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

二、了解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生物是生命科学,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重要性,明确学习生物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体外细胞培养的生物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病人康复十分重要,比如,在没有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的时候如果要为一个肝脏受损的病人进行肝脏移植手术,那么需要进行血型配型,这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但是有了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就可以将病人的干细胞取出来进行人工诱导培养,使其成为一个人造肝脏,因为人造肝脏的来源是病人自己的细胞,所以不需要担心出现细胞排斥现象,而且这种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周期短,为医疗事业具有非常大的贡献。了解生物科学的意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有动力,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三、创设趣味问题情境,营造轻松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实际生活和课本知识衔接在一起,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生物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突出生物知识的实用性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教学“基因的本质”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设计思考问题来提问学生: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不是在长相上有相似之处呢?为什么他们会有相似之处呢?基因和这些相似之处有没有联系呢?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索问题的真相,进而感受其中的奥秘。趣味性问题不但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还能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实现知识的活化,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注重拓展教学时空,创设开放性的课堂

生物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加强多向联系,来创设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具体做法有:课程的设置应从必修课、选修课,逐渐拓展到活动课、综合课、社会课、发展课等;教学评价方式应从注重基础知识逐渐转移到思想方法、应用能力、知识迁移等方面;学习空间应从课堂和学校逐渐延伸到家庭、自然、社会;学习时间也应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因此,生物教师一定要善于开发开放性教学过程,努力拓展教学时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弹性化和多样化”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打破“刻板化”的时间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的长短;二是实现教学空间的多样化,如:设置实验角、创造角、科学区等板块,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此来展示生物领域的科学成就,以及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作用等,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给学生介绍植物的“吐水现象”、如何防治脂肪肝、ATP的药用价值、光合作用的功用等,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生物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五、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将知识转化成技能,将技能转化成能力,这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为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能力和资本,具备独立生活和生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教材上的生物知识,符号化和抽象的生物知识并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而应该将真实生活和我们的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存的技能本领,提升核心素养,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组成成分,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调查报告、调查记录、调查计划、调查分析整理归纳好,可以选择一个小山丘,可以选择一个小鱼塘,生态系统的范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体现出调查的价值,因为调查时间过长,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年度评价的一个标尺,指导学生做到实时跟进,如此操作,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体现学习生物知识的价值,实现生物学习的目标。

六、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勇于创新和创造,拓展学生的知识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对于教师来说,要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实施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非信手拈来、即拿即用的,而是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教学结构,对不同的生物课型进行优化组合,使每堂课都能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如讲授新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主,与多媒体进行组合教学;生物实验课,应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复习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浓缩教学精华,扩大教学容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的生物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教育所奉行的静态“杯桶”理论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拥有的“一桶水”,而是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深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生物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久成. 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9(01).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有效教学策略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