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中如何更好的发挥纪委工作

2020-07-28 10:16朱晓霞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朱晓霞

摘要:无论在哪一个行业中安全问题都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否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生产管理的安全监督,因为再生产的过程中工作质量的好坏对于整体的生产是否安全以及生产的质量是否达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对新的时期,不断更新的发展形势下安全生产监督的管理工作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以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纪委工作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来实现从严治党的目标,同时健全党和国家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很多领域占主导地位,同时极易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构建国有企业“大监督”机制,对国有资产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有很重要的意义。

1、纪委工作管理的现存问题

1.1、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和资金管理意识

当前国企正在进行重组整合,在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并且在企业资金使用以及利用方面,财务人员都不能很好对当前的情况作出改动,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的当前,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而国有企业内部相对平滑的晋升机制,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失去激情,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资金管理意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疏漏,最终造成了国有企业无法通过资金管理获取更好的利润,这就让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企业成本隨之增加,但是相应的利润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1.2、监督力量薄弱,纪检监察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基层纪委虽配置了一名纪委书记及一名纪检监察专责,但是两个岗位均为兼职岗位,还需肩负工会工作,且由于公司机构设置影响,基层纪检监察专责需对口上级十余位专责,纪检监察人员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被严重分散,很难保障集中精力完成纪检监察工作的任务,进而影响基层供电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成效和进展。再者,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一些重点业务权利运行有很强的封闭性、业务性、外部非专业人士很难对其进行监督。但就目前来说,基层纪检监察人员都是从生产岗位转岗过来,其学科背景、综合知识与业务工作要求还不大适应,这也影响监督质效。

1.3、监督队伍素质不高,无法满足监督需求

由于历史原因,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企业曾经被边缘化,随着纪检监察体制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监督覆盖面更广,有政治监督、经济监督还有行政效能监察等,涉及到各个业务口的各项工作,这就对监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监督人员自身专业较为单一,对相对陌生领域的业务监督工作往往显得比较吃力,无法很好地完成监督工作,一旦涉及到重大的廉洁风险问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匮乏,就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保质保量完成监督任务[1]。

2、健全完善企业纪委管理的若干建议

2.1、加强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

在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除了要求企业不断地提升监管的力度,以及监管的责任意识,作为监管的部门也应当规范管理部门的执法方式,加强执法的力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队伍中监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监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加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应当高高在上,这样会让企业的工作人员产生抵触心理,除了有服务的意识外,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公正执法的方式和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执法的工作更加高效严明。此外,在安全生产监督的过程中,还应当由相应的执法机关对于生产监督的程序以及生产监督的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确保执法的过程,真正公正公开依法执法。在进行生产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监督的过程是否合法以及行为是否规范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加强党风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坚守自己的底线,做好安全的生产监督[2]。

2.2、建立细化的责任分配机构

普遍来说,国有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大,涉及的人员和员工人数较多,所以如此多的人员就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人员管理系统与之相匹配,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一个规则明确,清晰的较为成熟的人员管理系统将责任细分,使每一个任务都能对应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首先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和方法,对高级管理人员例如董事员,总经理部门到部门经理,监管人员的承担的责任层层细分,确保各层人员各担其职,各尽其责,并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同时各个部门,成员之间相互制约,形成明确,清晰的内部管理机构,进而保证责任细分,保证越权,失职等情况一旦发生就可以根据这套机制明确追查责任,确认到具体的人员身上,是整个管理过程做到有责可追,有据可依,从而实现国有资产在企业之中的安全。其次,在会计部门之中,应当进一步的深化规则,将每一个人的具体职责明确化,例如总会计师,会计师,会计管理人员,会计稽核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设备维修员等,使得每一个人都肩负相应的责任,每一个工作都有人承担,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牵制,借此达到避免失职行为发生的目的,这套方法清晰,明确,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对应的责任,同时这样也避免了额外设立监督人员,减少了人力的消耗,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一来,国有资产在使用登记,变动情况等方面就有了明确的制度保障,大幅度降低了国有资产丢失的概率,对于提高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发展方面起到了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作用[3]。

2.3、专责与专业部门间加强横向联动

专责与专业部门应在工作安排时加强联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定年度计划时应统筹安排,尽可能多地增加专业和专责监督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发现问题后,一方面专责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利用政策理论专长,专业监督部门充分发挥业务知识所长,专业和专责监督部门之间可以对问题共同研判。另一方面可以也有利于监督人才的培养,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4]。

2.4、着力制度执行。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

近年来,各级各地国资监管机构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坚持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资监管制度建设,制定规则,划定红线,在企业生产经营风险防范、内控机制建设、薪酬管理、项目管理、投资审核、财务管理、产权管理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党委(党组)把关定向与董事会科学决策有机统一,党的组织力与经理层的执行力有机统一,党组织协调各方监督力量与构建企业全方位、立体化监督格局有机统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有机统一。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不能自己实施,需要领导干部与普通职工共同遵守,必须处处用制度去评判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有效解决。

结束语

企业内部监督手段得到了有效加强,预防腐败能力进一步增强。从2018年联动工作法实施以来,纪检监察与审计工作紧密结合,协同工作,做到了优势互补、机制互补,监督合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了分部内部管理水平,促分部经营业绩可持续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靖云国.基层国企纪委执纪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盐业,2019(16):42-45.

[2]刘帅.地方纪委监督责任实现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9.

[3]王卫青.关于对企业落实党建工作的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19(08):48+50.

[4]肖冰.论国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落实[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205+221.

猜你喜欢
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零陵区:学校纪检监察员“充电”
什么是四个监督?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 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新形势下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考
纪检监察工作如何突破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