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段学生的有序思维

2020-07-29 12:28倪海波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8期
关键词:低段数学教学培养

倪海波

[摘 要]培养有序思维,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条理化、层次化,有助于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提升数学学习质量。数学教学中,根据有序思维和低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教师可从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有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养;低段;有序思维;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44-01

数学教学中,有序思维指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与步骤进行探索,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条理化、层次化,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轻松。由于低段学生年龄小,缺乏学习经验,且随意性較大,所以从小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低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培养呢?

一、观察有序

观察是思考的基础,没有观察也就没有真正的思考。低段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直观形象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有次序的观察。观察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进行观察,切实做到不遗漏、不重复,以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例如,教学《数一数》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物品的数量,并把各种物品的数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正确数数的能力。课始,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游乐场真好玩,小朋友可多了,大家快去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吧!”然后教师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说一说游乐场中有哪些物体,再让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地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要求学生数清楚每种物体的数量,边观察边记录,数完后检查一遍,避免遗漏。这样教学,教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这里,教师借助教材中的主题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操作有序

皮亚杰曾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低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无序到有序,逐步过渡发展的阶段。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使学生对余数的意义有进一步理解,教师以算式8÷3为例,引导学生借助小棒进行操作探究。在动手操作前,教师让学生明白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学生先数出8根小棒,再按照每3根小棒为一份进行平均分,发现还余下2根小棒。教师讲解道:“我们把余下的2根小棒,称为这个算式的余数。”然后教师出示11÷3、14÷5等算式,让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并提出问题:“能不能用小棒直接把余数摆出来?”通过问题,使学生明白必须先经过平均分才会有后面的结果,平均分后剩下的数是余数。这里,教师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不仅经历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而且印象深刻,培养了有序操作的习惯,促进有序思维的发展。

三、表达有序

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语言反过来会影响思维的发展。数学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等情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有序地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有序表达的过程中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共同发展。

例如,教学《分与合》时,对于5以内数的分与合,大多数学生能够表达清楚,但随着数目的增多、增大,学生表达时容易出现遗漏现象。以9的分与合为例,为了让学生把9的所有分法都说完整,教师让学生从有序表达开始训练,可以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叙说,如“9可以分成8和1”“9可以分成7和2”等;也可以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叙说,如“9可以分成1和8”“9可以分成2和7”等。同理,对于9的组成,同样可以让学生采取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叙说。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出现遗漏现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维。这里,教师让学生按照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叙说数的分与合,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学习目标更明确,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序思维可以使数学逻辑由模糊走向清晰。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从观察有序、操作有序、表达有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序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低段数学教学培养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