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上章李氏宗祠古建筑略考

2020-07-29 12:33孙爱东桂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9期

孙爱东 桂檄

摘 要:祭祀祖先是古人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宗祠即祠堂,是供奉与祭祀家族先祖的场所。陵阳上章村李氏宗祠规模宏伟、建筑华丽、雕刻精致,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对李氏宗祠古建筑进行专业性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正确解读封建时代礼教、伦理纲常与百姓的关系,同时能够拓展我们对传统民居建筑类型的认识。

关键词:国保单位;宗庙宗祠;李氏宗祠;木结构古建筑;青阳县陵阳镇上章村

青阳县地处安徽长江南岸池州市,县境东接南陵、泾县,南邻石台、黄山,西连池州市贵池区,北连铜陵市。青阳县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南部高山峭拔,著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就坐落在青阳县境内。青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热冬寒,春秋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长,无霜期短,春夏之交梅雨期40天左右,秋季干燥,冬有冰雪。

青阳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析泾县西境地置县于陵阳山麓,曰“陵阳”。①唐天宝元年(742),洪州都督徐辉请析泾县南陵秋浦地置今县,称“青阳县”。陵阳镇位于青阳县南部,上章村位于陵阳镇东南。

1 陵阳上章李氏宗祠文化背景

宗祠即祠堂,是供奉与祭祀家族先祖的场所。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②。贵族们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确定为祖先立庙的数目,普通百姓是不能“立庙”的。直至宋代开宝、皇祐时,“仍禁军民擅立大小祠”③。

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社会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是我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支柱。宋代,理学家朱熹重视礼教伦常,将各种礼仪行为加以条理化、规范化,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龐大的理学体系。朱熹倡导家族建立祠堂祭祀先祖,“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主从有别、符合昭穆辈分和伦理纲常的家族秩序;建立并统一家族成员的价值观、荣辱观和道德准则,增强家族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建立家族全体成员的日常行为准则,借此展示宗族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然而,有宋一代,汉人家族建立宗祠的并不多见。元代近百年的时间内,蒙古人对汉人采取极为严酷的统治,汉人虽聚族而居,但“禁集众祠祷”④,不能有人数众多的集会活动。直至明嘉靖时期,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汉族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宗祠遍立,祠宇建筑到处可见。⑤

因为“皇权不下县”,在我国广袤的乡村,传统的基层社会有完整的一套治理秩序,那就是“乡绅之治”。乡绅利用其声望、学识和公正来树立权威,乡绅因其地域、社会关系、血缘等而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角。⑥祠堂除了作为祭祀场所外,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基本上都在祠堂进行。族人之间或族人家庭之中产生矛盾、争执和纠纷,都要到祠堂中请德高望重的“族长”和“乡绅”来调解和裁决。因此,在封建时代,祠堂在一定意义上又成为中国社会最基层的“衙门”,具有家族“公堂”的性质。同时,祠堂也是乡绅“以儒治家”并施展其治理基层社会能力的重要平台。明清以降,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很多大姓家族不遗余力投入巨资建设家族祠堂,并将祠堂建设成为家族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陵阳上章村李氏宗祠就是这一时期的非常典型的家族祠堂建筑(图1)。李氏宗祠坐落于青阳县沙济乡上章村,始建于明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修,至嘉庆四年(1799)完工。李氏宗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五开间,前后三进,由前厅、享堂和寝楼组成。

陵阳上章李氏是青阳南乡望族之一。据《李氏宗谱》记载,李氏为唐代国姓,唐末南迁至皖南太平、广阳、陵阳一带繁衍生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发源地徽州人“贾而好儒”,在商贸十分发达的同时,十分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强势文明所形成的文化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地区,上章村李氏也不例外。受徽文化影响,李氏家族十分注重子弟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读书人孜孜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李氏家族历代通过科举入仕的成员绵延不绝,仅明嘉靖时期,十一都①人李琇为顺宁府通判,李茂春为光禄寺监事,李珂为平乐府通判,李时用为安吉州判,李方隆为顺天府别驾。②清康熙直至清末,李姓在各地任知县以上官员的有数十人之多。这些入仕官宦致政归省之后,往往采取集资的方法,合力建设家族祠堂,以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

2 陵阳上章李氏宗祠建筑形制

2.1 李氏宗祠周边环境

祠堂在我国古代乡村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多选择在略高于周边地貌的开阔地建设。宗祠背后要有山岗作为屏障,叫作“靠山”,也叫作“祖山”。理想的“靠山”必须是绵延山脉的尽端。李氏宗祠位居上章村西北部,黄荆岭下,前面一泓溪塘口,为聚水塘,称为“风水池”,形如砚池(图2)。按照风水说法,塘似砚池,子孙及第;塘清如镜,子孙聪明。李氏宗祠布局符合传统的背山面水选址;祠堂筑基于山脚下,台基一进高于一进,符合传统思想“步步高升”的寓意。李氏宗祠除本体外,还有追远堂、敦睦堂、节孝故里等建筑,现已毁圮。现存李氏宗祠平面呈“目”字形,中轴对称,按入口顺序依次为社坦、前厅、前天井及东西庑廊、享堂、后天井及东西厢廊、寝楼。

2.2 李氏宗祠平面布局及外观

李氏宗祠平面为三进:第一进为前厅,第二进为享堂,第三进为寝楼。建筑总落地木柱96根,总面阔16.72米,总进深47.425米,占地面积868.4平方米,建筑面积952.13平方米。门前社坦占地面积432.39平方米。宗祠正门朝南向,约偏东5度。

前厅前廊步亦称“廊檐”,为五开间,明间4.56米,次间3.2米,梢间2.88米,进深2.88米。明、次三间为敞廊,明间阶沿处设5级台阶,抱鼓垂带石护挡(图3)。两次间、明间于石阶前沿置石栏杆,前金缝通排置有皮门扇隔断,此隔断将祠堂分隔为内外空间。明、次间设三元门,中间门高3.55米、宽1.9米,二边门高3米、宽1.09米。明间大门两侧置抱鼓石一对。两梢间围合成耳房,前于阶沿外缘砌墙,并做八字墙。耳房于前金缝置房门由内部空间进入。

进入前厅内部后,开间变为三间,明间面阔6.08米,两次间面阔5.32米,均为开敞空间,人字轩界深4.79米,后廊步深2.14米。除耳房为木地板铺地外,其余均为三合土地坪。前檐下沿出1.41米,后檐下沿出1.52米。

前天井宽9.28米,长6.19米,中间6.8米宽作为甬道与门屋地面齐平,两侧跌落0.4米。东西庑廊前檐为一开间9.13米,脊缝添两立柱分为三间,地面为三合土地坪,与门屋地面平齐,下沿出1.58米。

享堂,名曰“叙伦堂”,五开间,总面阔16.72米,明间6.08米,次间3.18米,梢间2.14米。前廊轩作为过道使用,两山墙上均开设门洞,廊轩进深2.94米。正贴人字轩深6米,后推一步深1.61米,置以木照壁装修,由两侧设隔扇门进入后部。照壁漆灰后阴刻有嘉庆六年李氏家训。享堂在家族重大活动时开启。明、次间敞开为厅,两梢间为厢房,前后均设有门扇开启。明间辟为通道,次间、梢间墙体环围后做以小天井,与后廊轩隔墙置有石漏窗(草龙雕刻)一个,开有门扇1处。后廊轩深2.1米,作为通道与东、西厢廊连通。地面除厢房为木地板外均为三合土地坪,前檐下沿出1.42米,后檐下沿出1.36米,地面比门屋高0.15米。

后天井宽9.64米,长2.76米,均为石板铺地,比享堂地面低0.42米。东西厢廊前檐面阔5.64米,脊柱處添1柱分为两开间,进深2.14米,地面三合土地坪,与享堂平齐。寝楼前筑5级石台阶,外侧做有石栏杆与寝楼前檐石栏杆相连,下沿出1.4米。

寝楼(图4)为五开间,与享堂柱网对齐,总面阔亦为16.72米,前廊轩进深2.45米,作为通道与东、西厢廊连通。正贴人字轩深4.2米,后步1.7米深做以神龛装修。神龛立面三个层次:第一层外饰月梁、额枋花板雕刻,横楣鎏金雕刻为二龙戏珠;第二层饰额枋花板及木飞罩装修;第三层饰额枋花板雕刻及隔扇窗装修,雕花鎏金,极为精美。寝楼两梢间围合为厢房,均设双跑木楼梯上楼。厢房于前金缝设隔扇门2扇进房,做有草龙雕刻门套。地面除厢房、神龛为木地板外均为三合土地坪,比享堂地面高1.03米。前檐下沿出1.52米,于外缘置石栏杆围护,石栏板雕刻有“三国演义”“白蛇传”“文王访贤”等戏剧人物故事,望柱头石座狮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前檐乙列两石柱做以对联刻字“子孙亦以为存,昭穆不失其伦”。东侧山墙于前檐下贴墙置有一清嘉庆年间《重建祠堂碑记》。①二层与底层布局基本相同,柱网基本对应。前廊轩缩小0.68米后变为1.77米,前檐均装修以隔扇窗28扇,设以窗台,于外缘安木栏杆与两厢廊连通。后廊步亦做有神龛,其后添一立柱将进深变为0.92、0.78米,0.78米深可为通道与两厢房连通。前坡与东西厢廊屋面形成合沟。

李氏宗祠整体外观为古制青砖开斗砌筑,前檐设马头墙,享堂、寝楼设封火墙。墙体白灰罩面,山墙有徽派建筑特色的墨画。

2.3 李氏宗祠内部结构

青阳县属于徽文化圈,受徽文化影响极大,古民居建筑包括祠堂建筑均保留着徽派建筑的基本形式。李氏宗祠内部做法与徽派建筑基本一致。整体建筑用材极大,享堂前檐檐柱用边长0.54米方角石柱2根,金柱直径0.45米,柱础为当地灰岩制作(图5),八边形,高0.47米,最大直径0.7米。

第一进前厅前廊轩檐高5.4米,天井檐高5.8米。第二进享堂檐高9.0米。前厅屋架为九檩八步架,正贴人字轩明间为抬梁式,以五架梁为承重构件,上背座以两平盘斗竖金童柱,童柱间横以三架梁,外侧与立柱以剳牵相连,三架梁上背座以平盘斗竖脊童柱,柱顶置桁条钉椽铺望板,边列脊柱落地,月梁皆以扁作用料,此为徽州常见之人字轩构架。前廊卷棚轩明间以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轩桁,二列为四架梁承重,四架梁上背座以两平盘斗竖童柱,童柱间以小月梁连接,外侧与立柱间以剳牵相连,柱顶置桁条钉椽铺望板。后廊卷棚轩亦为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轩桁,边间亦安斜向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轩桁,并与东西庑廊卷棚轩相连通,此种做法为该祠的特色做法,较为少见。檐口均由石柱出挑头梁架撩檐枋支挑屋面,设有木飞椽,前檐上檐出1.71米,后檐上檐出1.79米,挑头梁均雕琢。与东西庑廊合沟之挑头梁雕为鱼吻状,斜撑均为狮撑。轩顶做有草架,屋面前后双落水,后坡与东西庑廊屋面形成合沟。

享堂构架为十檩九步架,前廊卷棚轩均以四界梁承重,人字轩以五架梁为承重构件,与门屋人字轩做法完全一样。照壁后做以平顶天棚,描有彩绘,其后明间过道内轩顶形似一朝天之弓弦,此朝天张弓及彩绘二龙戏珠。后廊卷棚轩均以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两轩桁,转角处以斜向对头狮拱起承轩桁,使之与东西厢廊卷棚轩形成连通,此与门屋之后廊轩做法相同。檐口均由挑头梁架撩檐枋支挑屋面,后檐置有鹅颈轩装修,前檐上檐出1.69米,后檐上檐出1.62米。享堂屋面前檐稍高于两庑廊,后部小天井处过道、廊均与后坡合沟,并于小天井后端通长砌一隔墙,使后廊步呈倒插一披水排入后天井,并与东西厢廊腰檐形成合沟。

前天井及东西庑廊,屋架为三檩二步架,前檐一开间通长为一根月梁以显粗壮,卷棚轩与门屋后檐卷棚轩相连形成转折,以一斜向对头狮雕刻拱起承托轩桁过渡,其于门屋后檐缝构架以四架梁承重,背座以两平盘斗竖童柱,童柱间以小月梁拉固,两侧与立柱以剳牵相连,为常见卷棚轩构架。屋面为倒插一披水排向天井,并与门屋后檐形成合沟。

3 李氏宗祠建筑的主要特点分析

李氏宗祠建筑自清嘉庆四年(1799)重修至今,历代虽有不同程度的修葺,但从未做过大型维修,目前已保存200多年,除内部木结构地板、楼板、檩条、木椽子、望板等部分构件出现糟朽现象之外,整体房屋建筑没有出现地基沉降、结构倾斜、局部坍塌、墙体开裂等重大病害,充分说明当时的建造工匠具有出色的建造技术和工艺。

李氏宗祠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3.1 建筑地理环境选择特点鲜明

古人的建筑风水学虽然含有大量的封建迷信思想,但其内在本质同样也具有科学合理的成分。一是选择背山的地理环境,有效地避免了季风对建筑的损害。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冬春之季寒冷的西北风夹杂潮湿的空气,长时间雨水和潮湿的浸润,对木构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选择背山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二是选择面水的地理环境,与建筑物消防有极大的联系。古代建筑大多为木构,火灾对建筑物有极大的威胁,在建筑的前面建设“风水池”,就能够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三是采取朝南向,完全能够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求。日照不足、阴暗潮湿的环境不仅会加速木构的糟朽,而且还极易形成白蚁、粉蠹虫等生物病害。祠堂台基采取一进高于一进的递进方式,不仅仅为了满足“步步高升”的寓意,对整体建筑物的通风采光等也有重要的作用。李氏宗祠正是因为建筑环境选择绝佳,才能够完整地保存200余年至今。

3.2 结构用料用材极大且极具特色

如前所述,李氏宗祠整体建筑用材较大。木制金柱截面圆形,直径0.45米。靠墙柱直径均不小于0.35米。第一进前厅和享堂之间的天井前后檐柱采用当地花岗岩制作,0.54米方角石柱4根,柱高5米,根据花岗岩密度计算①,单根石柱的重量达4.44千斤,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古代,要完成这样重量石柱的起吊安装,可见其难度之大。五架梁跨度5米,梁高0.6米,整体给人以相当大的视觉冲击。天井廊轩以对头狮金钩梁连接,卷棚顶部设鹅颈椽,上铺望板,给人以华贵的直观印象。

李氏宗祠整体建筑用材同样具有地域特点,柱梁等承重大型构件采用柏木、杉木、白果等材质;雕刻构件采用纹理细密的樟木、柏枝木等上等木材;楼地板、地板枋等采用耐腐蚀的本地松材制作;屋面檩条、木椽子采用本地不易变形的杉木制作。

3.3 构件装饰极为考究

李氏宗祠雕刻构件较多,主要有廊檐卷棚月梁(俗称金钩梁,图6)、狮衬、平盘斗以及门窗等装饰构件。石质有石鼓、柱础、栏杆等构件。

祠前两边墙上嵌有花卉图案石板,祠门两侧立石鼓,鼓面浅浮雕“狮子戏球”。寝楼底层台基青石栏板间设立石柱,望柱头雕刻狮子,技艺精湛。神龛装修较底层简单些,其设有两个层次:第一层为额花板雕刻,横楣鎏金雕刻为二龙戏珠;第二层饰有额花板、月梁雕刻,亦是精美。前廊步卷棚轩乙列以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两轩桁承重,二列、边列以四架梁承重,上背座两平盘斗竖童柱,童柱间连以小月梁,外侧与立柱以剳牵相接,此卷棚轩构架皆为常见。

后天井及东西厢廊底层于楼板下做有卷棚轩,金钩梁以对头狮雕刻,而后架弯椽钉铺望板,此卷棚轩与享堂后廊轩相连通,以斜向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轩桁过渡,檐口以挑头梁承撩檐枋支挑屋面,有木飞椽,于撩檐枋及承椽枋间置鹅颈轩与享堂后檐相连,屋面亦为合沟。

人字轩明间抬梁式,以五架梁承重,上背座两平盘斗竖两金童柱,柱间安三架梁,外侧与立柱间以剳牵相接,三架梁上背座一平盘斗竖脊童柱,两侧以雕花板与金童柱拉牢,二列脊柱落地,采用列枋构架,此人字轩构架亦为常用做法。檐口由挑头梁嵌承撩檐枋支挑屋面,无飞椽,上檐出1.3米,屋面为前后双落水。

寝楼前廊轩构架均以对头狮雕刻拱起嵌承两轩桁架椽条铺钉望板,人字轩明间抬梁式,以五架梁承重,上背座兩平盘斗竖金童柱,柱间连以三架梁,外侧饰以木雕象鼻,三架梁上直接以雕花蝴蝶木嵌垫脊桁,二列脊柱落地,月梁、剳牵皆扁作,蝴蝶木变为对置象鼻雕刻,此构架形式于徽州惯见人字轩构架稍有变化,适用于楼板下脊顶较低人字轩设置。檐口由柱头出挑头梁承撩檐枋支挑屋面,撩檐枋及承椽枋间做以鹅颈轩,并与东西厢廊形成连通。

李氏宗祠轴对称布局严谨,做工考究,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在江南徽派建筑中是非常精美的祠堂建筑之一。

4 李氏宗祠古建筑的价值及保护意义

李氏宗祠是池州青阳县境内重要的乡土建筑,是青阳县地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本土色彩和地方民族特色,凝聚着当地百姓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直接体现了地域特点和个性特征,包含并显示了重要的艺术、科学价值,显示出历史的渊源和风采,展现了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李氏宗祠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建,嘉庆四年(1799)完工,历时二十年。由此可见,即使是人力众多的大家族,建设如此巨大工程都有各种阻力和意想不到的困难,足可见当时人力物力的巨大耗费。从结构上看,李氏宗祠规模较大,用料粗壮,结构完整、独特,是皖南地区不可多得的祠堂实例。从装饰上看,李氏宗祠木雕、木装修及石雕精美绝伦,图案变化费尽心思,彩绘、雕刻描漆贴金上彩非常精美,为雕刻装饰中精品,价值极高。寝楼底层、二层神龛装修极为丰富,层次多,雕刻精美。李氏宗祠整体建筑有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在皖南地区已不多见,有极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第二,李氏宗祠整体大木架构富于创新,结构传力、转折更合理,装饰构件善于变化,建筑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内部“弓”字形内轩较为少见,加上奇特布局衬托,为我们研究皖南木结构祠堂建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实例。

第三,宗祠以儒教的文化思想作为宗法制度的基础,以祖为纵向,以宗为横向,通过祭祖达到敬祖归宗的目的。同时,宗祠具有弘扬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长幼尊卑的社会伦理,传承李氏家族秩序,增强全体宗亲的凝聚力,进而实现家族治理。李氏宗祠不仅对上章村李氏家族意义十分重大,其文化内涵对于重塑基层社会道德根基、重建基层社会秩序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四,李氏宗祠于1998年5月4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3年5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余论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氛围里,宗祠文化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宗族文化,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极高的历史价值。明清时期,宗祠是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和传承的生活方式和家族文化,它的产生、存在、演变和发展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宗祠建筑及家族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往往被人们忽略,但和谐社会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当前,我国各地乡土建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昔日的乡村风貌迅速改变,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当前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文物保护方面加大了保护性投入,并在监管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基层社会民间信仰文化的角度,还对于理解中国社会一般文化面貌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