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的失去与收获

2020-07-29 12:31
北广人物 2020年29期
关键词:经管通识清华

2013年起,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还会收到钱颖一开出的书单:哈佛大学原校长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何兆武的《上学记》等,除了《魔鬼经济学》,都与经济专业无关。

不仅是工作更是事业

打开这所拥有最热门专业的学院的本科课程表,更是让人瞠目结舌———140个总学分中,专业课只有50个学分,通识课高达70个学分,另20个学分是任选课。

“你还能找出比我们学院更‘功利的领域吗?但恰恰是在这个最‘功利的学院,我们在推行最不‘功利的教育。”钱颖一说。

2006年秋季,钱颖一出任清华经管学院第四任院长。钱颖一自认很幸运,“改革时代给了我好的机会”。40年前的1977年,在北京密云县一个公社中学里参加高考的他考入清华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1981年他提前从清华毕业,赴美留学,无意中成为1949年以后到西方国家学习“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批中国大陆学生。

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钱颖一相继在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所名校任教,他的研究聚焦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改革。而回国后,这位研究改革的经济学家,把自己变成了改革中的一分子。

2006年回国时,钱颖一离开清华已经25年。这期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不少他读大学时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学生知道如何应试,却不知道如何思考;他们娴熟于解答作业,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团队项目并做演示;他们善于在托福考试中获取高分,却不能说好、写好英文……

2007年春季开始,学院本科英文授课的比例一下提高了50豫以上。到现在,55豫的课是全英文授课。“我们并不盲目提高到100豫英文教学,我们要求学生中英文都行。”钱颖一说。

批判性思维是短板

英文授课只是一个起点。中国教育界在2002年有一则轰动新闻:钱颖一等28名在海外大学任教的华人教授被清华经管学院聘为特聘教授。

钱颖一自告奋勇地为学院开设本科一年级两个学期的“经济学原理”。“我一直都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中最重要的。”任院长后不久,钱颖一拜访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李荣融,听取他对学院的建议。当时正值国资委面试公务员,李荣融告诉钱颖一:“清华的学生分析能力很强,可是这些高考作文分数都很高的聪明人怎么就写不好文章呢?”钱颖一也不理解,就问自己的学生。学生们告诉他,高考语文与写作能力关系不大,那是八股式的作文。

他还去北京若干所中學听了多门高中课程,这让他明白,为什么本科生抱怨进了大学后英语反而退步,也知道为什么高考作文满分,也不一定能写出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

清华经管学院决定增加这方面的训练。但是落实起来并不容易:钱颖一找了清华中文系,又找到北大、北师大等学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后来,终于从对外经贸大学请到一位老师,开设“中文写作”课。

钱颖一做过调查:哈佛大学本科课程都是选修课,只有一门课程例外,那就是“英语写作”。麻省理工学院这种工科极强的院校也同样对写作要求很高。在美国大学待了25年的钱颖一知道,在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上,国内很容易赶上。但是,在通识教育上,就难了。而此前,钱颖一已经开始组织学院同事作了1年的本科教学调研,研究国内外名校的通识课。

2009年,清华经管学院作为清华本科教育改革的试点,开始加强通识教育。这年秋季,清华经管学院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中文写作”和“中文沟通”课程。2010年春季,又首次开设“心理学概论”。在钱颖一看来,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广阔,让学生去学习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这门课是清华经管学院的创新。钱颖一认为,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问题。而这正是中国学生的短板。

收获了一位教育学家

钱颖一说,学院发展同经济发展一样,“只要是在增长期间,就好解决问题。我把经济改革的办法全用在教育改革上了。我是亲力亲为的行动者,用一杆子插到底的方式做事。”有人说改革要算经济账。钱颖一的账本中有经济账,比如他努力去为学院筹款。但在改革中,并非都是经济账。以“中国与世界”课程组为例,外请老师几乎都是免费授课。“这些人来,是因为认同你的事业”。

清华经管学院教学办学术主任朱玉杰算了算,几乎全院都在办本科———40多名教授中,有30人以上给本科生上课;70多位副教授里,将近60人给本科生上课。“我不在乎‘政绩,这就是价值观。”钱颖一说。而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生都是什么人呢?这里每年只招180名本科生,近100人是各省高考前10名,其中20人左右是各省第一名。

钱颖一说:“我们要给他们创造出一种宽松的学府环境,不能有官气和俗气。”每年,钱颖一都要逐字逐句修改本科生培养方案。因为他的办学理念很简单:大学为学生,而且还要为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重视,是从小事开始的。经管学院每个学期都举办一次本科生的“院长下午茶”,钱颖一与自愿报名前来的同学“闲聊”两个多小时。学院还有一个学生教学咨询委员会,每学期两次会议,直接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钱颖一认为自己是“办学最投入的,在本科教育上花的时间,可能比任何海外回来的学者都要多”。这几年,他的经济学论文少了,探讨教育改革的论文倒是写了好几篇……

2016年年底,钱颖一以十多年前的“在转轨经济中作用于政府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奖。经济学家吴敬琏在颁奖仪式上评价:“这些年来,钱颖一忙于清华经管学院的院务管理,这无疑减少了他用在经济学上的精力,但我们收获了一位教育学家。”

(本文有删节)据今日头条柳叶刀学术

猜你喜欢
经管通识清华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新经管”建设工程的时代背景、总体思路及设计方案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检察日报社2017年度“十佳采编明星”、“经管服务明星”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