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2020-07-30 10:28俞海燕
护理与康复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导洛韦后遗

俞海燕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于初次感染之后潜伏在背根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在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时再活化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可使受累的神经发生炎症、坏死[1]。带状疱疹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虽然具有自限性,但其并发症(例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创、靶向给药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已有研究表明,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对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3],但是对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目前较少。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对64例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住院患者采用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臀部及下肢诊断为带状疱疹[4];为首次发病;临床资料完整;能完成本研究1个月的随访。排除标准:精神类相关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哺乳、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或严重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病3级以上、3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心病等;病情危重,器官衰竭,难以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作出准确评价者。2019年3月1日至4月30日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共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水疱干涸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内加注射用喷昔洛韦0.25mg的0.9%NaCl注射液250ml,1次/12h;口服维生素B110mg,3次/d,10d为一个疗程,局部皮疹处外搽喷昔洛韦乳膏2次/d,直至水疱干涸结痂脱落。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疼痛区域的皮肤给予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治疗。采用某公司生产的超声电导仪进行定向透药。先用干纱布清洁擦拭患者双下肢足三里处及阿是穴处皮肤,将3片电极片各浸泡在1ml地塞米松注射液中3~5s,将2片带药电极片放置于患者双下肢足三里处,1片带药电极片贴于阿是穴处。超声电导仪的首次电导强度设置在30级(仪器设置说明书建议起始强度为30级),询问患者是否适应,如无不适,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增加5级的强度,直至患者主诉感觉适宜,无不能耐受情况,并个体化将此治疗强度作为下一次的参照标准,最大治疗强度不超过60级;此后每天治疗前询问患者,耐受或不耐受时相应增减治疗强度等级,并将该次等级强度作为下一次的参照治疗强度。治疗1次/d,30min/次,7次为一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

1.3.1 评价指标

1.3.1.1 水疱干涸程度

参照临床经验,水疱干涸程度分为0%~30%、>30%~70%及>70%~100%。皮疹上的水疱饱满,疱壁紧张,为0%;水疱完全干涸结痂,疱壁形成血痂为100%。干涸程度越高,表明皮肤愈合越好。

1.3.1.2 VAS评分

VAS评分法为在一条0至10分的横线上打分。0分表示无痛,无任何影响;10分表示剧痛,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VAS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剧烈[5]。VAS为目前国际、国内常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简便并且量化,是目前临床常用疼痛评分标准工具。

1.3.1.3 ES评分

ES评分法与VAS评分法一致,也为在一条0至10分的横线上打分。0分表示最佳情绪,睡眠正常;10分表示最差情绪,疼痛导致无法入睡。0~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10分为重度[6]。ES能够相对较完善地代表生活质量高低,在疼痛等症状影响生活、睡眠时,患者情绪也相应变化,现国际、国内通常用此表来评价生活质量,作为常用评价量表衡量生活质量。

1.3.1.4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指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局部神经疼痛仍持续存在的疾病,疼痛多持续超过1个月[7]。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后遗神经痛发生例数/组内总例数×100%。

1.3.2 评价方法

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由经过相应培训的责任护士对患者水疱干涸程度、VAS、ES进行评价并记录。自患者出院当日起1个月后由经过相应培训的责任护士电话、微信回访患者,统计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两组数据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5 伦理学原则

本研究获得医院科研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数据的录入参与者必须遵守数据保密制度,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严禁参与者泄露所接触的信息数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各监测时点水疱干涸程度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干预前及干预后第3天、第7天水疱干涸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0天,观察组患者的水疱干涸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及E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第3天、干预后第7天、干预后第10天的VAS评分比较见表3、ES评分比较见表4。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时间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

2.3 两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3例,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11例,发生率为34.38%,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81,P=0.016)。

3 讨论

3.1 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的机制

超声电导透入治疗是近些年来兴起于国外的一种促进药物渗透的新型技术,其利用超低频超声物理能量,通过超声波的聚焦辐射而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让机械能转化成动能,综合应用电致孔、超声空化、现代粒子导入等技术,将药物经皮肤直接透入病变组织,以实现高效的靶位治疗。在整个过程当中,药物无需经血液循环便可直达病变部位,避免了传统给药给正常组织所带来的损害,尤其是经血液循环给药而产生的肝肾功能损害,同时也提高了病变组织的药物浓度与药物利用率。另外,因靶组织内的药物可均匀地分散于细胞当中,药物维持的时间得以延长,从而取得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超声电导透入治疗具有无痛、无创、高效安全、操作简便等优势,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当中[8]。郑金玲等[9]研究发现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止痛效果明显,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刘光涛[10]证明电针足三里、阿是穴在下腰痛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身体,适用于临床推广。因此本研究选择足三里、阿是穴进行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水疱干涸程度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评分比较()

注:F时间=508.366,P=0.001;F组间=4.181,P=0.045;F交互=24.646,P=0.001。

组 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第3天 干预后第7天 干预后第10天32 6.44±1.24 5.06±1.11 3.53±1.61 1.41±1.27对照组观察组32 6.34±1.12 4.91±1.15 4.41±1.07 2.97±1.71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评分比较()

注:F时间=731.716,P=0.001;F组间=7.196,P=0.009;F交互=11.895,P=0.001。

组 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第3天 干预后第7天 干预后第10天32 6.00±1.11 4.97±1.18 3.06±1.83 1.06±0.98对照组观察组32 6.19±1.09 5.13±1.36 4.28±0.73 2.16±1.48

3.2 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的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皮疹,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关[11]。本研究观察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用药对比单纯喷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第3天、第7天水疱干涸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干预后第10天,观察组的水疱干涸率已高达93.75%,高于对照组的水疱干涸率75.0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可有效促进水疱干涸,促进带状疱疹好转愈合,从而使患者疼痛感减轻,情绪好转。本研究结果显示,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干预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时间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在VAS评分、ES评分上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能有效提高带状疱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赵树群等[7]的超声-中频电中药导入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研究有共通之处。

3.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超声电导定向透药联合喷昔洛韦治疗臀部及下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观察时间较短,且样本量较少,因此,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的观察。尽管超声电导定向透药技术在临床上己进行广泛推广并使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和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例如超声波强度、频率、皮肤耐受性、耦合剂形式等)的治疗效应还缺少系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12-16]。

猜你喜欢
电导洛韦后遗
STANDING WITH CHINA AND THE CPC
侧链位阻效应对芴基分子电导的影响研究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万赛维的属性剖析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超声脉冲电导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威伐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