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导向的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研究

2020-07-30 07:21熊黎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公立医院

熊黎

摘 要:随着中国医疗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平衡“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公立医院必须面对的难题。由于公立医院所有权、控制权与监督权相分离,使得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很难兼顾“公益性”和“经营性”。本文基于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中的风险点,探讨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从而实现双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水平。

关键词:风险导向;委托代理理论;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内部审计

一、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关系,即委托代理理论,双方动态博弈其是核心内容。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补偿机制是按照“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由于公立医院所有权、控制权与监督权相分离,使得资产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内部审计执行的是内部监督权,为适应公立医院复杂的治理结构,减少委托代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尤为必要。因此,为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和经营性双目标,本文探讨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从而提高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水平。

二、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风险点

随着中国医疗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平衡“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关系成为公立医院必须面对的难题。公立医院总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固定资产,因此,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对公立医院双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部分学者认为,资产绩效管理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工具之一,并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大部分仍采用传统模式管理固定资产,主要风险点包括以下方面。

(1)资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散、实物管理与信息管理相互独立、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清。

(2)考核主体不明确。“谁来评价”是绩效考核体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资产绩效管理主要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而这些部门往往参与了设备的购置和使用等环节。由参与者自身推动绩效评价,数据的扭曲危险显而易见。

(3)资产管理考核指标不完整。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主要关注大型医疗设备和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资产的配置效率、使用效率、闲置和调剂情况、处置收益等经济指标。这些量化的专业性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但指标的完整性、权重和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值得商榷。

三、内部审计在资产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2018年)第十二条规定: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随着单位经济业务类型的不断丰富,内部审计职能也在逐步转型和发展,由最初的“查错纠弊”的财务报表审计,向防范风险和增加价值的审计方向转型。

公立医院所有权、控制权与监督权相分离,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分散,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的有效实施难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本身具有“衡工量值”与“问责”的职能,由它来实施固定资产绩效考核,有助于将绩效考核与审计的问责功能结合起来,做到绩效问责,从而在医院实现双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水平。医院内审部门应从国有资产保值角度出发,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关注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中的风险点,促进资产管理各项法律法规执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及完整。具体可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指标的完整性

部分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更多关注经济指标,而忽略了公益性指标。公立医院坚持以公益性为目的开展经营活动,可以促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保证公益性的实现,进一步促进医疗费用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公立医院的合理化经营性。内审部门可重点关注资产管理公益化指标。例如,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大型设备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维保费、耗材等,均可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此外,公立医院在政府指令性任务中的资产投入是体现公益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可纳入固定资产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2.办公设备的购置效率和使用效率

由于办公设备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购置后容易出现无人问津并疏于管理的状况。内部审计部门可加强办公设备的绩效管理,例如,重点关注办公设备的使用年限和人均台件数等。对于超标准购置的办公设备,应加大问责力度。

3.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基础数据来源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如:验收入库、报修、处置等。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抽查,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固定资产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资产绩效考核的结果及运用,对于资产管理职能科室分散的公立医院来说,内审部门的介入显得尤为重要。

四、完善措施

由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它作为固定资产绩效考核的牵头部门,即可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实现公立医院经营的双目标,同时,可以客观的评价资产管理水平,顺利推进医院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工作。针对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绩效考评中存在的上述风险点,结合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评价作用,笔者总结梳理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公立医院资产绩效管理组织体系。在“专业人员做专业事情”的前提下,加强内部审计部门对资产绩效管理的监督职责。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医院监督和评价部门,为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应参与到医院的具体业务环节中,例如: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医院资产管理部门也不应该作为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的考核者,避免出现“既当守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2)以风险为导向,明确内审部门在资产绩效管理中的职能。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坚持公益性导向成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内审部门应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关注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中的风险点,执行资产绩效审计。

(3)建立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的长效问责机制。考虑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领导干部任免、奖惩等关键环节挂钩,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落实公益性。

(4)搭建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平台,使得内部监督常态化。公开透明化固定资产绩效考评信息,有利于资产安全与完整性的保障,有利于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资产存量与使用情况的动态化,便于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

(5)与外部审计形成合力,不断完善补偿机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公立医院改革的补偿机制亟待完善。内部审计部门在履行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内部监督职责的前提下,应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为补偿机制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帮助医院回归公益性的本质属性。

参考文獻

1.尚虎平.合理配置政治监督评估与“内控评估”的持续探索.管理世界,2018(10).

2.吴晓红.基于内控视角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以W医院为例.中国总会计师,2019(11).

3.崔静.新时代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卫生经济,2019(12).

4.程楠楠.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改革中政府职能探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6).

5.符悠璐.公立医院内外部审计协作配合机制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23).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基于风险导向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境外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