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2020-07-30 07:24郝盼盼
现代交际 2020年12期
关键词:现代价值天人合一

摘要:当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研究在吸收、借鉴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呈现“东方转向”的趋势。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丰富的自然生态观念,通过分析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归纳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中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观内容,发挥其现代价值,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关键词:天人合一 自然生态观 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2-0225-02

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自然被严重破坏,沙尘暴、泥石流、臭氧空洞等自然灾害频发。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深刻反省,重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强调人与万物和谐共生,为我们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价值导向。

一、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来源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于西周,发展于儒家、道家、墨家和杂家。《中华思想大辞典》中释义:“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1]从儒家来说,春秋时期,孔子曰:“天无言而四时动,地无语而万物生。”他认为天地即自然。孔子提出 “知天畏命”的思想,“天命”即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人们不仅要“知天命”,还要“畏天命”,顺应自然规律。战国时期,孟子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他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延伸“天意”的范畴,将其发展与人道相一致,通过修身、养性,而知天命。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的观点,他认为天、地、人各据一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三者“合而为一”,进一步发展成为“天人感应”。他提出“大一统”的政治理论,体现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宋代,随着这一思想的发展成熟,张载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 他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肯定人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及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运行,论证了天与人的职能,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总的来说,儒家思想蕴含丰富的自然生态观,认为人们应顺应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道家、墨家和杂家对于“天人合一”观点的阐述中,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最根本的,先于世间万物的存在,人、天、地合于自然之道,揭示了宇宙天地间的事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遵守自然法则。庄子认为,“牛马四足之谓天”,此天之义,其概念已然推翻了西周时期的意志之天,即不言说天帝,也不言说于神,阐述自然而然的状态,不应违反万物的规律,要顺应自然的規律。墨子与天命鬼神的观点有所不同,在《墨子·尚同》中,他认为 “兼爱”方可建立心中理想之地,主张天命神鬼的信仰,“非命”“明鬼”和“尚同”的最终结果便是同于天。吕不韦在《吕氏春秋·应同》中说:“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从中看出,他认为天(自然)和人是相联系的。

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内容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是一个重要的观念,这与当代的关于“生物多样性”“可持继发展思想”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相吻合,说明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密切。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人和谐统一,天地指的是“广大的自然”,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把三者视为一个整体,揭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材之道也。”儒家“三才之道”揭示天道(自然法则)与人道(社会伦理)两者是互通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人道与天道的会通之道,实际体现“天人合一”,把人的伦理道德看成是天性,人完成自己的意志,同时也完成天的使命。《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认为,四季有时,万物按规律运行,自然万物才能兴盛。《荀子·天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肯定“天”“地”的客观存在,体现天、地、人并行的思想,蕴含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朴素的自然观。荀子认为,“天人之分”,把“天事”和“人事”分开,不应该随便将二者合为一体,应尽人事,听天命,顺应自然。《尚书·尧典》说“人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梓材”说“合由以容”。中和的态度蕴含整体性和和谐性的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道”即法则,自然界和其他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和规律,反对干预自然,追求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状态。道家思想认为“天人一体”,“道”是最根本的,“道”是先于世间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由“道”产生。世间万物中的天地与人是如何从“道”中产生的呢? 《道德经》中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养万物、产生天地和人,“道”将天地和人联系成一个整体,打破了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古代哲学体系,具有朴素的整体观。《老子》第三章提出“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的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天地的内在矛盾决定的,肯定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人应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即“效法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这与当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相吻合。“道”对待世间万物的自然法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一切随其自然发展,这种观念有利于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大量物种濒临灭绝,自然灾害频发,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考虑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中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找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据,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不仅具有外在价值,也存在内在价值,自然与人彼此联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西方社会主张以人为中心,事实与价值二分,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形成人应该超越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把人与万物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融相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提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理念,强调协调发展,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发展社会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观中挖掘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相协调的思想,为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为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供依据。中国是农业大国,“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中,蕴含以农业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的实践,这为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启发和参考。首先,保护动物,保持生物多样性,不因实现人的目的、利益而利用动物。中国传统生态观有相关记载。例如商汤在捕猎时,给动物留下活路,即“网开三面”。天子狩猎时“不合围”,诸侯狩猎时“不掩群”[2]。人对待动物及其他生命,均反对“一网打尽、赶尽杀绝”,確保动物足够的生存空间,保持一定的数量和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的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保护山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古代人们意识到,山林不仅是人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动物生活的乐园,“源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致士》),尊重林木生长规律,按时节、时令等进山开采,不过度开发,只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再次,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我们的生存之基,我们面临土地沙漠化、土地荒漠化、耕地被占用等问题,保护土地资源迫在眉睫。《礼记·郊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崇拜天地,意识到天和地负载万物,应尊重并保护土地资源。我国古代人民在“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中总结出“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的儒家“三才理论”。该理论从“上农”(要有重农思想和政策)、“任地”(农业应追求优质高产)、“辩土”(农业要因地制宜)、“审时”(农业应趋时、顺时、得时)四个方面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思想和行动准则。[3]这与我国制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相契合。

中国“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一方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唇齿不可分割,承认自然万物的固有价值,不因为人的需求而改变。人也不能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对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对其他生命无节制地利用;另一方面,中国“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正如,儒家主张“人性本善”,通过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儒家强调“各正性命”“各能自尽”“无相夺伦”,即没有阶级斗争,也没有种族战争,不征服和奴役他国。“不为己甚”,提倡忠恕之道,人们共同生存,互相交流合作。墨子主张“兼爱”,认为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平等对待他人。虽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没有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但是,它富含生态哲学智慧,为现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四、结语

中国“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可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为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提供借鉴,为探索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提供依据,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华思想大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221.

[2]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37.

[3]任继周.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119.

责任编辑:孙瑶

[作者简介]郝盼盼,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

猜你喜欢
现代价值天人合一
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儒家廉政思想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