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0-07-30 13:57刘晶如曹峥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习基地新工科创新创业

刘晶如 曹峥

摘  要 新工科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对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的主渠道。以常州大学高分子专业为例,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从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创新创业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对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为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新工科;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创新创业;实验室;实习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2-0128-03

Explor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for Polymer Specialty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LIU Jingru, CAO Zheng

Abstract The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the current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alent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actice teaching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cultivating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Taking the polymer specialty of Ch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ims at cultivat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abili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ffec-tively reform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polymer specialty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flexible and diverse practice teaching manner, the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driven b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practice links of “school-enterprise co-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e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in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polymer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open practical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ab; practice base

1 引言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必须强化学生的多学科融合意识,培养满足新工科背景下新经济和新业态发展需要的人才[1-6]。

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办于1982年,由我国著名高分子材料加工专家孙载坚教授倡导设立,首次将塑料加工、塑料成型机械、成型模具、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以及橡胶加工等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形成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应用”为特色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校中开设的第一个高分子材料加工类专业。本专业依托国家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资源,依托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江苏省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学科资源,依托与多家大型企业共建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先进的工程化实践教学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出更高的目标及要求[7-10]。常州大学作为石油化工类行业高校,把新工科实践的重点放在石油化工及材料类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实践环节内容缺乏工程背景、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建设不完善、实践教学方法落后,不符合新工科发展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对高分子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通过各类实习加深学生对实际生产的认识  高分子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共有三次到企业学习的经历,分别是校内实习工厂的金工实习(两周)、生产实习(两周)及毕业实习(两周)。三次实习均为必修课程,通过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分组交流等方式,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考核。实习由浅入深、由简到精,逐步、系统地强化学生的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金工实习在第四学期开设,由校内实习工厂承担。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车、钳、刨、磨、铣等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机械制造的原理和过程,熟悉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掌握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现代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对简单零件具有初步设计、优化、选择加工方式的能力和工艺分析的能力。

高分子专业的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生产实习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一次很好地接触实际企业的机会。学生通过实习可以了解现代高分子材料生产企业的技术与人才需求,发现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之处。在实习过程中,通过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工程观念,训练观察、分析和解决复杂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长实际操作知识与技能,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行业前沿;同时学习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系统、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了解企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社会责任等。

高分子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要求学生深入企业或车间,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了解和掌握高分子材料研究、分析、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实际知识,验证并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工具应用能力,了解企业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安全、环保、社会责任、工程伦理等;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培养在生产实践与科研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增加感性认识。

建立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学院建立了开放式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本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进行实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通过网上系统预约,申请的学生先進行培训,经培训合格的学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11]。这不仅丰富了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所有开放实验室均已改造成开放式智能化实验室,实行门禁刷卡制度,门禁卡与学生的校园一卡通通用。系统自动记录每个实验室的人员进出情况。实验中心采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仪器设备的购置及使用等进行计算机动态管理。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材料学院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联系与高分子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了责任意识,拓宽了社会视野,加深了对高分子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实践报告、单位评价以及实践取得的成果来综合评定成绩。推荐优秀的实践活动及小分队参加评选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并认定相应的创新学分。

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为了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本专业每年划拨10万元用于设立“高分子专业学生课外创新创业基金”。学院还制定了相应的课外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和成果奖励办法,对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者、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获奖者、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与项目相关学术论文者以及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者给予奖励;对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市(校)级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科技竞赛成绩还可以记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按《常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学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记载素质学分,同时在学生综合测评中计算相应分值。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屡获佳绩,如2017年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18年获得第四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铜奖等。

校企协同创新联合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分子专业在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的优势,近年来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为国家支柱产业、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形成校内看点、校外看面、点面结合的校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阿郎新科高性能弹性体(常州)有限公司、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常州胜威塑料有限公司、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云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常州塑金高分子有限公司、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鹿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在技能实训、学生就业、技术人员互兼、项目研发等多个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均为本地大中型企业,生产过程覆盖面广,工艺先进,安全管理规范。每个基地均配备有实习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参与实习指导与考核,满足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本需求。此外,还让企业教师直接在企业讲授部分专业必修课的实验课程,解决了“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操作性问题。通过协同创新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支持。

建立毕设“双导师制”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终环节,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是达成毕业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专业还建立了毕设“双导师制”,聘请实践经验丰富并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近三年来,本专业毕设的40%选题来自企业委托项目,毕设要求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与科研实际”得到有效落实。此外,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企业与学校的相互沟通与交流,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企业的车间变为学校的教室,学校的实验室变为企业的研究室[12],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工科专业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创新创业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法、结合“校企共建、资源共享”的实习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与探索,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升级,很好地满足了当今社会对实用创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2):20-27,2.

[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3]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4]顾佩华.新工科与新范式:概念,框架和实施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6):1-13.

[5]马陆亭.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62-68.

[6]孙科学,郭宇锋,肖建,等.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5):233-235.

[7]陈玲萍,景新幸,凌惜勤.“大工程观”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8-10.

[8]顾菊平.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协同创新的价值与机理[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7-90.

[9]蔡鷹,李思东,杨磊,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9-22.

[10]王红强,李向阳.“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6):130-131.

[11]杨燕,李坚,李锦春.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9):7-8.

[12]刘晶如.工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20-121.

猜你喜欢
实习基地新工科创新创业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实习基地建设与国际经贸人才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