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困局——美育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启示

2020-07-30 14:05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教育

陈昱,中国艺术家,出生于中国江苏,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学士学位;2012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版画专业进修;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学主任。

陈昱的作品中呈现出的对于形而上学的关注是中国艺术界在过去三十年中所鲜少提及的。她热衷于对“未知”和“生命体”的探索,并且在奋力地试图挖掘出隐藏在表现背后真正的真实。现阶段,不受时间、空间、人数限制的网络授课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到极大的冲击。那教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教师的角色会被取代么?

我想这个答案是“不”。我相信教育背后一定有一些潜在的东西,让这个古老的职业能够在各个时代常青。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时期,信息革命带来的冲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催动着教学方式不断革新。就像在今年这个特别的学期里,我们在空间上被隔离开,但信息技术和网络又打破了空间把我们的课堂重新聚合在一起。教育搬到了线上,课程变成了视频,知识点被浓缩成微课。

各种技术的辅助使得教学不再受到物理限制,但同时也受到科技制约。网络和电子设备重新划分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决定能不能上课的不是老师和学生而是网络;隔了一个屏幕,语言的张力被消减;判断学生在网络课堂上课时能否有效地跟随老师的思路更加困难;高度依赖于电子设备,学生和老师把统一的知识一股脑复制在电脑里而非人腦中。我们看到了科技之于教学的双刃剑。

这些矛盾如此新鲜,是在过去的教育中从未遇见过的,我们的教学要怎么做?对教师的传统理解是传道、授业、解惑。放在当下去对应,在信息时代,我们得到的最大便利就是“授业”变得如此容易。在现有的网络资源中,搜索引擎和回车键可以找到任何已知、确定的答案。如果教师只完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责,那的确是会被网络所替代的。但教学中还有“传道”和“解惑”。“道”是方向,是知识学习的承载。“惑”是疑问,是知识的延续。“道”这个问题大而广阔,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对于艺术专业,艺术之“道”的思考就很难有个标准的定论。每个老师讲课都会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且需要通过一笔一画、不断重复的实践去传递和表现。这些讲述不是独立的说教,它可能是写生、创作、雕塑、编织等等,在不同的课堂以不同的形式流露,再汇总成为答案。正因为回答形式的多样化,才能体现艺术的宽泛和包容。通过老师的多元讲述让艺术的“形状”越来越清晰。如果说“道”还在于教师的讲述,那么“惑”则关于学生的思考,或者说是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现在的教学中,可以被复制的是一些必然的知识,每个问题都习惯于对应有一个非常确定的答案。但这些答案是正确的么?还有其他答案么?这些质疑并不是为了否定,而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一个大学生,最基本要具有的就是探索精神。无论艺术还是自然科学,真正可贵的是那些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像数学领域,先有猜想才会有前赴后继的学者去验证。艺术设计中,不断地实践和突破造就出艺术家而非艺术的苦工。这些概念跨越学科共同存在,是教学的共性,也是网络教育所不擅长的部分。即使必须在线上进行教学的当下,最贴近真实课堂的直播教学还是被老师们选择的主要授课形式。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持续的课堂,需要教师与每一位学生在课程中真诚的交流和引导,需要学生不断的对知识思考、提问,再与教师去共同寻找答案。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在磨合中不断推进,让教学鲜活饱满、有血有肉,也让教师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传道”“授业”“解惑”形成了教育的起承转合。但新时代带给教育的困扰依然存在。如何针对科技的狂热追捧,在不可逆的发展中留有余地,怎样找到这个平衡呢?

被科技武装到牙齿的我们看似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但人类并没有无所不能。近在眼前的现实情况就是给我们的当头一棒。宏观到人类的命运,微观到个人的生活,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稳定的保险箱中。在自然面前,我们需要学会谦卑和敬畏。人类是渺小的,有太多的事物其实我们并不了解,我们只是站在已知的孤岛上,而未知是环绕我们的茫茫大海。对于高校教育,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只是认识构成孤岛的沙粒,更要教会学生不要那么“自信”,对未知保有向往和好奇。一个健全人格的人应该具有敬畏之心和探索的勇气,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共性。承载这些的是关于人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在儿童的蒙昧时期,德育、智育是在为学生建立基本的社会秩序和传递经验知识。但到了高校,当我们越来越成熟的接近理性、科学的时候,我们需要另一种教育去重拾幼年的懵懂、好奇,这就是美育。高等教育中美育存在的意义就是提醒那些已知知识的背面,在那些书本和搜索引擎可以找到的答案之外,还有未知、不确定、感性和直觉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并且进而帮助我们弥合科技与人性之间的缝隙。

高校教育需要美育的引领去弥合教育中对理性、必然的过度追求,那么美育究竟是什么?

对于艺术专业,美育是非常熟悉的内容。但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因为美学其实真正的翻译是“感性学”,属于哲学,和艺术的技艺无关。美育本体的性质被定义为感性的、趣味的和人性的教育,具有创造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征。美学所讨论的是关于人类精神塑造的“美”的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美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或者教授技法,不是指美术也不为营造视觉上的漂亮,而是以更多样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和观念,建立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的和谐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完善、健康的人格。

美育的概念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对美的探讨。在《理想国》中的第十卷开篇,柏拉图提到了苏格拉底与格劳孔关于神创造,工匠的模仿,与画家的模仿作为比对,阐述了柏拉图批判艺术是一个对于创造是模仿再模仿的影像。柏拉图似乎是要我们看到美或者审美是指向艺术以外的可能性。

在此之前是荒蛮的时代,一切都是等待被定义的。原始人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果腹遮体而兵刃相向相互撕咬。但当进入了农耕时代定居下来有了城邦,就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来整理最基本需求之外的心思: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就产生了种种“毫无意义”的哲学思考,也就有了对“真、善、美”的讨论。有了“美”,解决了当时人们一些虚无思考的归类。比如得体的服装、有魅力的胡须、装饰丰富的陶罐,这些都不是浪费时间多余之物,是高尚的人才会追求的,是人人向往的“美”。

对“美”的追求成为社会中最崇高的部分,“美”使得人们有所向往不再是动物一样的在土里挣扎。“美”给了这些欧洲文明的拓荒者启蒙。“美”经历了百年,被欧洲的精英们探讨。在希腊人粗躁理想化的概念之上最终成了学科。哲学家鲍姆加登、康德、黑格尔等总结了“美”的范畴——“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感性对于人的重要,是高于经验的创造,这就是美学,他们同柏拉图一样,将美学指向到思想的本质。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巨浪袭卷世界。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创造出魔法般的新世界。同时,工业社会剥去了人作为个体的魅力,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同样的工作。复制的,失去自由、想象力与创作力的“人”是多么恐怖地存在,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也是资本引导生产的胜利,但这同时催生了人性的悲哀。美育概念在此刻被第一次正式提出,它出自席勒的著作《美育书简》,它的理论基于康德等人的古典美学观点。席勒希望借由“美育”来改变这种现状,用“美”唤回人的灵性,重拾本性的和谐与自由。美由此从哲学的思考转向了教育,从精英们高深的学术理论中脱胎,走向每个人的精神生活。虽然审美的普及至今仍然在继续,但在那时,美育已开始在教育中担负起塑人的使命。

随后的一百多年,美育被更加的实体化,在民国时期被梁启超引入中国,成为国民复兴的政策,希望能够通过美育重塑当时国人的品格。在此之后,王国维对美育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以“美”的非功利性对人的胸襟和情懷进行拓展。蔡元培在任教育总长时,将美育正式纳入了国家教育方针,与德、智、体、哲并称五育,并指出美育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使美育成为信仰,破除封建迷信,替代宗教给人以精神的慰藉和行为的指引,打破陋习,摆脱狭隘、自私等不良的品德。

当下,美育在国内高等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美术工作者的回信及中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提到了美育,这更是推动了各级政府和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对美育的关注。正在进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中,关于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的提案成为两会艺术界声音的关键词。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被独立地强调出来,再次推向前台。

追本溯源的讨论美育发展的始末,实际的意义不是为了让美育越来越复杂或者高贵,而是恰恰相反,美育与每一个人都越来越紧密。对美育的梳理是为了找到为什么美育会在不同的时代都能够闪光,而这些时代与当下是否有共同的疑惑。这些解决方法是否有可供我们参考之处。

从美育的发展过程和当下对美育的理解来看,艺术在美育中的作用越来越被强调。美育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美育在一开始并不与现在所想到的艺术挂钩。“美”从抽象的概念到“审美”,都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等美学落地到了教育中,席勒的美育所指的是人格教育,没有明确到美术或者艺术。

在人类对真、善、美共性追求的框架下,对于“美”的教育,东、西方的美育有着不同的解读。西方的美育是一种人文学的范畴,更像是一种骑士精神的传承,囊括宣扬的是对于自我的发现和对于自我以外的认知。所以在西方美育融入社会时,它可以被解读为对宗教信仰的支持、对自然保护的关注等等。但中国不同,美育在被引入中国伊始就并没有被全盘的接收,而是被改造成为了更适合当时社会需要的、有功能性的美育。它保留了对美的阐述和解释,但在功用上发生变化。西方的美育更贴近于宗教,而中国民国时期的美育被引进的目的则是要“取代”宗教。它期待美育对人的改造和人们受到美育教育之后的改变。美育要剔除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和僵化,让人们觉醒而不再麻木。民国时期,美育的萌芽更加接近于希腊哲人对公民所受“美”的教育的期待——文明的启蒙。

美育在中国要急于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发展道路,奋力与中国不断变化、高速前进的社会而磨合,从而形成更加适应本国民众需求的教育内容。很快,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开始把美育变的更具体,更容易理解。在那时创造性的把德、智、体、哲从西方混沌的“美”的概念中单独提炼了出来。让美降纬并列,成为人格教育的一个具体塑造步骤。美育中的美开始从宏观的美和审美逐步转向具体的、中文里的艺术和美术的概念。

美育在当时的降纬也并不意味着美育在中国发展的退化,这应该是一种外来事物的本土化过程。并实体化的加入了艺术的教育实践。在动荡的年代里,新思想与顽固的旧时代对撞,政治家、教育家需要对这个阳春白雪的救国概念以一个更让人信服的理由。所以美育在中国开始寻找“合作伙伴”。由于对人在道德上的、心智上的、体魄上的、生活基本技能上的提升已经被单独列了出来,那么美育能联合的、又相近的应该就是美术和艺术的教育了。虽然这不是当时美育的全部提法,但在实践推广上,更多的是以艺术的形式——结合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等,而艺术也给了美育实践的方便。如果翻看近现代关于艺术和美术起源的探讨,都会指向原始人类在劳动中所产生的韵律,再跟随劳动技能的传递代代延续。艺术产生于人类的生存需求活动,但又高于生存需求,这和美的意义以及美育的诉求是相符合的。

所以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实践手段。

美育从西方而来,在民国时期被引入中国,并结合艺术教育形成了符合中国需要的美育概念。对它的研究能够对当下的高校艺术教育有怎样的启示?

在当下,美育被重视,一定有其必然的原因。

在过去,东、西方几个美育推进的社会发展时间点中,其背后都是时代交替的瞬间。在西方,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生产的秩序,在东方,新的社会体系推翻了旧的王朝。无论任何形式的更迭都意味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式,应该如何适应,如何更好的生活,这都需要漫长的适应和摸索。美育在其中的共性都是给予迷茫中的人们以重新启蒙,在新鲜的混沌中重新回到对人的本质的关注。

那么今天呢?不再封建迷信,不再愚昧,甚至过于“聪明”,美育为什么被重新提起和强调?我们是幸运的一代,科技和信息的爆炸,在短短十几年甚至几年间革新了人类的生活。無论是艺术还是科学都被裹挟着顺着这股力量在前进。科技让人类看起来无所不能。但实际上我们也意识到了无限的新的困扰和疑惑。这些问题背后的疑惑其实和工业革命后的时代一样,是我们闯入新的时代后的不知所措。科技让社会发展越来越便捷、精确,我们也被训练得更加理性、科学、实用。但也发现,这些新的特性又能够被科技替代。那教育还需要苛求这些么?是不是科技的反面,它们所不曾拥有的感性的、直觉的、无用的、理想化的这些审美层面的追求,才是作为人所应该提倡的优势?

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无论是设计专业还是造型专业,在当下都面临着同样的冲击。就像百年前摄影技术促使绘画放弃再现的功能一样,技术的登峰造极已然不再是艺术教育的重点。因为在传统的表现方式中,绘画技术的秘籍早已被公开,不断丰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不需要艺术家像百年前的工匠一样琢磨色彩的化学配比。同样,对着被平面化后的照片使得传统的写生练习也变得随意。设计专业和新媒体艺术也是如此,看似科技手段在不断推陈出新,但电脑在智能程序的训练下可以在茫茫的信息海洋里自动抓取,并做到自我学习和创作,比设计师更省时省力,并且精确的符合需求。

那教育如何立足呢?并不是说学习艺术中已知的技术没有意义,它们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在这些知识的传递中应该融入的是艺术中对人性的引导和塑造的功能。设计和造型艺术的根本都是通过视觉语言传递人类观察、解构、重构世界的审美活动。它的独特魅力更关乎于我们的好奇心,关乎我们在司空见惯中发掘“美”的能力,关乎于我们能否打破常规提出问题,关乎于我们对自然和人类的敏锐通感,关乎于我们对创造力的追求等等。这才是高校艺术教育的共性和实质,是套路化的课件无法传递的,是线上教学无法实现的。“美”的不确定性,让艺术教育充满生机。不同艺术专业对人格与思辨的共同追求,让高校艺术教育凝结于一体。

哲学家卡斯滕·哈里斯曾经数次在《无限与视角》里提及一个关于美学的现象。人类为了追求外在崇高而不断地渴望征服自然,比如登山运动、探索太空,然而这个你我心中所不断追求的崇高就是审美。回到在此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至少艺术教育是不能被线上教学素材的学习完全实现的,因为任何课程的核心都在于对“审美”的追寻。美育使得艺术教育的目的升华,通过“美”唤回我们最本真的直觉,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的世界。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