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07-30 14:05李程
工业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

李程

摘要:《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之首,承接学科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课程以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创新能力、设计方法运用为核心,因此本文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的教学现状,阐述《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实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养,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6-0048-02

工业设计属于“设计”的范畴,作为制造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解决企业及用户需求等实际问题。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工业设计行业供给规模不断扩大,未来的工业设计将朝着多元化、更优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等方面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2015年,第29届ICSID大会对工业设计的重新定义。“工业设计是解决创新的战略问题,它通过创新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来推动创新,促进商业成功并改善生活质量。”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是产品设计专业主干课程,以设计工作基本流程及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程序和设计评价为主,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为目的地,在教学中始终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在创造人、社会、自然和谐体系中,以产品设计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为目标。使学生掌握一般工业产品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能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项目,锻炼设计创新与开发能力。

1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的现状

1.1传统的授课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以前期理论学时+后期实践学时的分段式教学,课程以四节连上居多,大量的理论讲授对师生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一方面,教师需要对理论知识体系的研究非常深入并能够形成系统认识,而不是机械复制内容,这种做法并未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理解能力,课程质量也得不到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知识很难形成深刻记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乏相互渗透,不能保障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很难对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造成多以外观造型设计为主要成果。

1.2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设计类专业课程的考核大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为平时课业、课堂考勤,期末成绩主要为设计项目成果,主要偏向成果展现。这种考核方式相对单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水平,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训练,所展现的设计与思路过程无法纳入考核。学生提交了设计成果,一般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小组互评为辅。评价仅限于班级内部、师生之间。对于成果的市场应用价值、设计的创新程度等均缺乏合理的评价。

1.3授课教师结构单一

传统的授课都是一位教师承担从头到尾完成理论与实践授课,这种安排已经不适合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课程处在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位置,对师资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师资年轻化,教学研究、授课经验和实践经验均显不足。近年来,国内有多家大学的设计类专业课程开始实行双教师或多名教师授课的情况,这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教师间也可以取长补短,这种组合授课形式较为灵活,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改革的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所培养的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要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多元项目化教学正是强调课程教学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将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环节,以企业真题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竞赛命题项目为载体,帮助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师角色的转换,将工业设计方法、程序、市场调研、知识产权保护等知识融入设计项目环节中,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所需要素,达到专业技能与素养的提升。

3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3.1混合式教学方式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的课程设计采用企业通用的项目设计流程,将设计流程融入课程的教学环节始终。包括企业真题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竞赛命题项目。采取项目组式分工合作,结合团队成员的优势、兴趣进行选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同时,能够逐步促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锻炼协作能力、帮助学生进行产品设计师角色的转换,重视项目成果与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力培养,项目实践各环节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科学性、创造性和规范性的职业能力。授课流程如图1所示,将课程知识点分模块融入到任务流程各环节,使学生达到“做中学、学中做”,运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融汇贯通,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练习法、实践活动法、案例分析法等,保障知识传播的有效性。

3.2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建立行业专家、生产企业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成立考核小组,以能力测试为中心构建应用型专业考核方法,将有利于改善以往课程考核的不足。改革考核内容,将课程分阶段进行考核,尽可能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关注过程性考核。主要形式为设计项目阶段评估考核、项目成果答辩与项目成果展览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3.3注重教师综合能力培养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课程设计中加入行业/企业专家,作为课程部分环节的讲授与指导。学生对设计中的应用技术并不了解,以往开设这门课目标更关注在设计本身,不了解技术层面,造成一些设计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却很难落地。合作过程中,校内教师逐步提升实践能力;同时,校内教师也可阶段性到企业任职,直接参与企业项目,提升实战经验。

4应用型大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实施

4.1多元化项目引入

课程教学可以引入企业真题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竞赛命题项目,通过行业导师或校内教师对课程项目进行介绍和解析。首先,使学生了解到不同项目的侧重点、要求细则。通过项目引入环节让学生们重视设计前期的准备工作,凸显设计工作的严肃性、严谨性、科学性。其次,将课程知识点贯穿到实践环节全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2角色转换与项目分工

在教学中,学生担任设计师角色,每个团队选出一名设计总监,带领团队完成任务,而教师则担当督导角色,负责项目进度及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教师由行业导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组成,行业导师负责开展设计程序、项目实践指导、项目阶段性评价,校内教师负责设计认知、设计方法、项目指导及项目阶段性评价,课程教师经过分工与合作的形式,达成教与学有序开展。

4.3项目实施

依托企业真题项目、教师科研項目、竞赛命题项目,以学生为主导,围绕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流程展开实践,校内教师和行业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完成的过程即为教学开展的全过程。项目实施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设计项目前期调研与分析能力、设计展开与深入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4.4成果展示与评价

项目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展示效果为项目阶段性评价的重要环节,所占比例最大。项目评价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前期调研汇报评价、设计过程评价、设计效果评价、草模评价四阶段。以上评价均由校内教师、行业导师、项目团队共同完成。

5结语

本文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特点,针对性提出了多元项目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中注重真题项目的引入、多元师资的构建、阶段性评价、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灵活运用,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改革策略。项目化教学不仅是一种课程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元项目化教学,不仅将课程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然而《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教学改革要持续推进和完善,还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企业等多方共同合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应用型大学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