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以及《钢结构》课程群教学问题探讨

2020-07-30 14:04袁芙蓉
科技视界 2020年18期
关键词:建筑力学基础课力学

袁芙蓉

摘 要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建筑结构》、《建筑力学》和《钢结构》等课程,这几门课程通过受力分析,设计基本构件和各类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可将这些课程划分为一大类课程群。本文主要阐述了该课程群课程现状,教学现状以及教学突出问题。

关键词

课程群;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18 . 62

Abstract

The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includ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mechanics" and "steel structure" and other courses. These courses, through force analysis, design basic components and various types of structures,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These courses can be divided into a broad class of courses.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d this curriculum group curriculum present situation, the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eaching outstanding ques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group; Teaching; The status quo.There are problems; To discuss

0 引言

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建筑力学》课程、《建筑结构》课程以及《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可通过对《建筑力学》的学习了解物体构件的受力性能,继而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和《钢结构》课程的学习,设计建筑工程中的基本构件梁、板、柱等。最后组建不同结构类型。因此,《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是专业平台课。这类课程群内容庞杂,很多学生学习难度大,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该类课程群的课程现状、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阐述了该类课程群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课程现状以及教学现状

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不同,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强。可以较快地上岗并适应,也更能快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环节中,更应增加较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内容。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也融入了教学改革的热潮,专业基础课课时不断缩减,为了在较少学时下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这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1 《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以及《钢结构》课程现状

《建筑结构》课程和《钢结构》课程是以《建筑力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对构件或结构的受力分析,设计各类建筑结构和构件。该类课程群实践性较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建筑力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属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课。《建筑结构》课程和《钢结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属于专业平台课。

通过对该类课程群的调研,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1.1 教学大纲缺乏针对性

教学大纲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而制定,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不够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未能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因此,制定的教学大纲缺乏针对性,直接影响到本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

1.1.2 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教材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很多学生上课没听明白的地方,下课后会自行看教材,由于目前各出版社只注重教材发行量,通常会将相近专业发行同一种教材,教材的针对性不够明确,还有教材内容上也相对滞后,不能及时修订,对现场工地所用的新方法,新工艺以及新技术不能及时编入教材。

1.1.3 跨度大、综合性强

《建筑力学》课程之前需学习《高等数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学习之前要先学习《工程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以及《建筑力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广泛、课程之间跨度较大且综合性较强。

1.1.4 课程实践性强

《建筑結构》和《钢结构》课程以《建筑力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受力分析,理论推导,再加上试验和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在满足国家建筑行业设计规范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合理设计。随着试验的不断完善,工程经验的不断积累,设计规范也不断修订。

可见,该类课程实践性较强。

1.1.5 教学课时数有限

课时数有限(建筑工程专业钢结构方向建筑力学60学时,建筑结构64学时,钢结构50学时)、内容多,跨度大,综合型腔,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该类课程群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难度较大。

1.2 《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以及《钢结构》课程群的教学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和学生密不可分。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是主导者。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投入学习,是教学活动者,是主体。每个角色的扮演都非常重要。

1.2.1 教师上课情况

目前,由于实验资源和教学课时的限制,很多试验任务无法实践完成。比如,《建筑力学》课程当中有大量试验,钢筋的扭转试验,低碳钢的拉伸试验,铸铁的压缩实验,压弯试验,拉弯试验,压杆的稳定性试验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做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试验演示,学生很少实践,很多实验被教学视频代替。在《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轴心受压试验,轴心受拉试验,劈裂试验,钢筋的冷弯试验,还有钢筋混凝土梁的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斜拉破坏,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混凝土柱的受压破坏等试验,由于试验耗费人力,财力,以及受学时限制,很多均被教学视频代替,教学效果较差。

1.2.2 学生学习情况

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环境较差,一般都是在室外,冬天冷,夏天热,很多该专业的学生并不喜歡该专业,而是因为成绩不够,其他理想专业或其他理想院校而被调剂过来的,或者按照父母意愿,选择该专业,因此,很多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的主动性也不高。

1.2.3 学生考试情况

考试是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生在该课程上的用功程度。

通过近三年对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成绩不高。专业任课教师也同时反映了此类问题,例如学生平时作业不能主动独立完成,在线测试,单元检测,以及上课回答老师提问都不太理想,达不到任课教师预期的效果。究其主要原因,《建筑力学》课程较为抽象,理论性较强,计算繁杂,由于是内力计算部分。而《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又以《建筑力学》课程为基础,这两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这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不能为以后的专业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非常不利。

2 《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群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教学上的问题,不是单个方面的问题,而是教材、教法等方面的问题。《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课程群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内容把握不够准确

对于刚大学毕业,没有经过企业工程经验的积累,就走上讲台,讲授《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这类课程群的任课教师,他们虽然教学态度很好,但是缺乏实践的磨练,所以课堂理论讲的多,实践讲的少,且无法对实际工程案例信手拈来,是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培养的学生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大部分教师之间相互沟通不足,有的知识点会重复讲,有的知识点却会被遗漏,学生学习知识点不够全面。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老师与后续专业课老师不能及时沟通,了解专业课所需知识。所以在教学内容处理上针对性不够强。还有很多老师本本主义,哪些知识点该强化,哪些知识点该弱化,并不是特别的到位。

2.2 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不够成熟

随着教学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但是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和《钢结构》这样的专业基础课却非常少。虽然大部分老师都用多媒体,尝试通过优慕课,云班课等教学,但是优慕课,云班课等平台需要建设,耗费人力资源,目前很多的基础课程老师课业繁重,没有时间建设这些课程。比如,虽然多媒体最主要起到的作用是节省了大篇幅板书的书写时间和实验演示时间,并且增加了很多内容,《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以及《钢结构》课程群课程内容中公式繁复,多媒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而对于专业基础课以及计算公式较多的课程还是应用较少。

2.3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

学生是教学活动参与的主体,教师只有设计好教学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目前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好的教学活动,上课枯燥无味。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发挥。

例如,在传统的《建筑力学》教学过程中,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引导者,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学生很少有时间思考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学生只是跟着教师,思维受到限制,更没有机会解决一些自己的问题。这就只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

3 结语

总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以及《钢结构》这类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强,课程内容较多,跨度大,教师的教授方法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缺乏好的教学设计,以上我从课程群现状,教师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现状,分析了该类课程群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高教学效果,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性、实用性人才。

猜你喜欢
建筑力学基础课力学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二力杆在建筑课堂上的应用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