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聚落理水理念对海绵型乡村建设的启示

2020-07-30 14:02晏雪晴唐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4期

晏雪晴 唐彬

摘要    本文以海绵城市理念和乡村振兴政策为指导背景,采用实地考察及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岳阳市张谷英古聚落选址时自然水系的选择利用及对水系的人工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诠释其从生态环境和人工构筑层面呼应海绵系统的“渗、蓄、滞、净、排、用”6个过程,初步印证海绵城市理念与张谷英古聚落理水理念的一致性,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古聚落;理水;海绵乡村;湖南岳阳;张谷英村

中图分类号    TU982.29;TU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4-0264-03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olicy, this paper adopt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water system and the artificial control of water system in the site selection of Zhangguying ancient settlement in Yueyang City, explained the process of "infiltration, storage, stagnation, purification, drainage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ponge system from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rtificial construction, and preliminarily confirmed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sponge city" concept and the concept of water management in the Zhangguying ancient settl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Key words    ancient settlement; water management; sponge village; Yueyang Hunan; Zhangguying Village

近年來,随着海绵城市理念在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的乡村建设中引入,诸多学者对古聚落的水系进行研究发现,其水系统构建的生态环境和人工构筑层面与海绵系统理念相呼应。本文以岳阳张谷英村为研究对象,以期提炼出符合地域性的海绵乡村理念运用到乡村建设中。

1    聚落总体概况

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张谷英古聚落位于湖南省北部岳阳县,坐落在由幕阜山余脉旭峰山、笔架山、大峰山余脉绵延的四面环山的盆地中,建筑群背靠由盆地内山头形成的龙形山,前有绕村而过的渭溪河,主要有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建筑群,总体呈“干支式”布局。建筑围绕天井组成单元,各单元由巷道连通,使得建筑群融为一体。聚落总建筑面积达5万m2,有62条巷道、206个天井、12个门头、58座石桥、237个厅堂、1 732间房屋[1]。2001年张谷英古聚落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素有“民间故宫”之称。

2    聚落水系营建

2.1    自然水系的选择利用

“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布局是中国古聚落选址时首选的一种布置模式,先辈们往往选择既能伴水而居拥有充沛的水源、又不会遭受洪水侵害的居住地[2]。湖南地区水网密布,背有靠山、前有环水是大多古村落的首选地址,村落整体顺河布置,形成了线性的建筑布局模式,这一布局方式主要是因受水环境影响而构成的[3]。在张谷英古聚落选址时,张氏祖先选择了四面环山的盆地,以盆地中央的几个山头构成的龙形山为聚落的靠山,村落中的建筑群落依次分布在地势较低的丘陵、盆地之间,同时巧妙地使渭溪河的2条溪流沟通绕村而过,形成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整个村落随着地势的变化,呈现玉带环抱的山水景观特色[4]。

2.2    人工水系的设计利用

人们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除对自然水系的利用外,还对水系进行设计和人工处理,即通常所说的理水。人工对水系的设计包括修建沟渠及巷道排水沟、用石条在建筑庭院的两侧砌筑池塘、方便居民取水打造水井、修建排出天井收集的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地下排水渠、室外污水发酵池和净化池。这与自然选择利用的水系构成了由绕村而过线性布局的渭溪河、沟渠及巷道排水沟;分布在农田及建筑旁面状布置的池塘、洼地;散落在古村落内点状布置的水井、天井的聚落水系体系(图1)。

3    海绵系统理念

3.1   概念与内涵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中提出,要以较低的影响进行开发利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河流、湖泊、湿地、洼地、沟渠等,让雨水实现自然渗、蓄、净、滞及可持续循环[5]。

3.2    海绵乡村概念

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乡村也积极开展水资源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保护和修复乡村内的敏感水资源,包括乡村的河流、湖泊、湿地、池塘等水生态保护和修护[6]。部分城市制定了海绵乡村设计细则,提出要让乡村像海绵一样,让水在乡村的存储、用、转化、迁移中更具弹性与可持续性,适应如今多变的环境及自然灾害[7]。

4    海绵乡村的营建

4.1    流程与模式

海绵理念在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系统建设中观层面对雨水的径流作了明确,即可通过屋顶、铺装、管渠、沉淀池、蓄水池、渗透池等调节、净化、回收雨水,全程可总结为“渗、蓄、滞、净、排、用”六大环节。

4.2    应用与体现

经现场分析调研,从聚落外部环境来看,雨水降落后由环聚落四周的幕阜山余脉旭峰山、笔架山、大峰山绵延的山体及盆地中央的龙形山接收水源,“山体海绵”吸纳一部分水体,其余水量沿着各方向山脊汇水沟流至中央盆地中的河流、池塘,溢出的水流向聚落内农田、菜地、零散边沟和道路低洼,最终排入河流。从建筑中观层面来看,张谷英村整个建筑群顺应地势布置,排水系统顺应整体的走势,聚落建筑屋顶为内坡交错相连的形式,通过天井的地下排水管道将收集的雨水和生活用水与建筑外围沟渠收集的雨水流向门前的烟火塘或渭溪河中(图2)。古聚落“海绵乡村”理念通过以下载体实现:幕阜山余脉旭峰山、笔架山、大峰山绵延的四面环山及盆地中的龙形山山体、山间林带、农田、聚落建筑群、周边构筑物、沟渠、水井、塘类、自然铺地和河流等。整体村落通过自然和人工的海绵载体,分散雨水源头、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雨水,使古聚落水系统如“海绵”般舒畅吐纳。张谷英古聚落的理水理念正和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流程的六大环节相呼应,是海綿系统在乡村人居环境中的现实应用。

4.2.1    渗。首先,雨水降落后在围合盆地四周山体、盆地中部的龙形山及聚落建筑周围的林地、农田、菜园、洼地等处开始渗透;古聚落中道路、桥、零星散落的水井大多由透水材料建造,石间缝隙使雨水直接下渗,补充地下水(图 3)。其次,雨水通过建筑外墙自然缝隙渗透到绿地和墙角下的沟渠;建筑内天井将接收的雨水和生活用水自然渗透和排入地下管道,增加地下水储量(图4)。

4.2.2    滞。张谷英古聚落建筑群的屋顶采用内坡形式,降雨时从多方向分散建筑顶部的雨水径流;建筑周边的菜地、林地、农田、低洼地带等起到雨水滞流和缓解雨洪的作用,经过下渗、吸收滞留后降低地表雨水的流速。

4.2.3    蓄。张谷英古聚落的蓄水载体有龙形山体和贯穿村落的自然溪流、建筑外围的农田、水池、菜园和低洼处为主的自然蓄水体(图5),还包括建筑内院的烟火塘、零星散落的水井、放置在天井内的水缸等人工蓄水载体(图6)。这些蓄水体均在降雨峰值期储存水量,为雨水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创造条件。

4.2.4    净。自然净化主要是通过自然植被、土壤和微生物来净化水质。在宏观层面,降水首先通过山体的吸收再由聚落内的林地、农田、菜地进一步净化;在建筑层面,雨水顺着建筑内坡屋顶排入天井,同时被排入天井的还有生活用水。

4.2.5    用。聚落蓄存雨水的载体能使雨水再利用,如绕村而过的渭溪河,为居民提供浇灌、洗涤、消防用水;院落内的烟火塘能提供养鱼、消防、浇灌用水;天井内放置一口水缸,降雨时接收的雨水能提供洗涤、紧急灭火等作用,同时还能作为蒸腾水池调节聚落居住环境的气候。

4.2.6    排。张谷英古聚落自身排水系统有内、外2条路径,聚落内206个天井底部通过地下排水通道与烟火塘和外部溪流相连,可有效排涝;另有一条贯穿古聚落的渭溪河,为村名提供日常用水、灌溉、洗涤等,雨季则起到调节雨洪、引水导流的作用,使其具备了防洪滞洪能力。

5    结语

张谷英古聚落在水崇拜文化观的指导下,对雨水进行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以及简单、生态的全覆盖自然利用,其遵循的理念和方法与海绵城市建设不谋而合。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应学习与借鉴古聚落生态理水的理念,与科技相结合,运用到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海绵乡村建设中。

6    参考文献

[1] 杨利.古村落和谐人居环境特色分析: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193.

[2] 张岳望.古村张谷英的风水格局与环境意象[J].中外建筑,2001(1):25-27.

[3] 李敏.江南传统聚落中水体的生态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何林福,李翠娥.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经典体现:湖南岳阳张谷英大屋研究之一[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6-4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建城函〔2014〕275号[A/OL].(2014-10-22)[2020-01-13].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411/t20141102_219465.html.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0-01-13].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7]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宁波市海绵乡村设计指引》[EB/OL].(2018-03-01)[2020-01-13].https://www.docin.com/p-2087314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