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0-07-31 09:47林全金
民主 2020年5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村级村民

林全金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为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民进福建省委会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主题,先后赴福州、厦门、宁德、南平等4地7个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中感受到,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做了积极有效探索,基层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但与此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村“三治”体系建设仍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

一、村“两委”行政事务较多,牵扯乡村治理精力

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大量行政事务下沉到村,“一票否决”考核硬指标、密集督查检查以及“痕迹化”文档要求,让乡村干部疲于应付。

二、村规民约体现民意不够,自我约束力不强

多数村规民约内容趋同、空泛,与村民习惯用语以及日常认知也相距甚远,不少村民对村规民约的内容不清楚,内容没有真正进入村民内心而转化为自觉行动,成了“挂在墙上”的文字。

三、村民利益取向发生变化,乡村治理主体弱化

村民普遍对村财、福利分配等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务比较上心,“三留守”群体参与意愿与能力有限。一些乡村自我造血能力较弱,缺乏稳定可靠的集体经济收入。村庄空心化日趋明显,村级治理处于下滑状态。

为此,建议:

一、理顺乡村治理主体关系,增强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建立村级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全面规范清理农村创建达标、各项检查评比等事项,推行乡村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村“两委”协办事项清单、自治事项清单等,构建政府治理和农村自治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党和政府乡村治理政策的宣传,使乡村治理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村党支部在农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积极发挥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培训教育机制、能上能下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村干部培养使用力度,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增强村干部队伍活力。

二、坚持以村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健全农村依法治理机制

把知情权亮给村民,決策权还给村民,监督权赋予村民,激发村民关心村级事务、爱护环境卫生、维护社会治安、促进邻里和谐等乡村治理的内生需求和动力。探索“互联网+村治”的新模式,通过APP平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保障外出务工人员了解、参与自治事务的民主权利。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为抓手,深化普法教育,完善基层诉求表达机制和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推进法律援助、顾问进村服务,促进村级治理依规依法。

三、强化村规民约的共识共为,不断浓厚道德良俗氛围

引导村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诉求相对迫切、认识比较一致的事情转化成具有本村特色的村规民约,发挥其引导规范约束村民行为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和“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家风评议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礼仪廉孝宣传引导,树立文明新风。发挥村老人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和本土乡贤示范教化作用,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引导农民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组建公益服务志愿者队伍,促进新时代农村良好新风尚的形成。

四、合理调整乡村区划设置,增强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对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自身“造血”功能欠缺的农村,可采取村社并入等方式,拓展其经济发展空间;对“空心化”比较严重、治理瓶颈难突破的农村,采取可行的措施办法“合村并组”,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引导乡贤能人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建立一站式村级社会综合服务站、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增强新时代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作者系福建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村级村民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