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 新儿童

2020-07-31 09:47汪政
民主 2020年5期
关键词:草坝儿童文学儿童

汪政

可以想见,喜欢黄蓓佳作品的读者拿到她的这部儿童长篇小说新作《奔跑的岱二牛》一定会感到惊讶。不管怎么说,从题材上讲,这部以农村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黄蓓佳的创作中还是不多见的。

少见的不止于黄蓓佳涉笔于农村儿童题材,还在于她对目前农村儿童题材文学创作流行主题与风格的避让甚至突破。稍微归纳思考一下,当前农村儿童文学创作大致有两大类型:一是浪漫诗意型。这类作品大致呼应了流行文化中的乡愁。大致以以前乡土生活为回忆对象,对已经失去的农耕文明的旧式乡村生活进行打捞,尽可能挖掘其中的诗意,利用时间和空间不同程度的美化,营造出一派田园牧歌式的浪漫风情画,对已经逝去的旧式乡村生活唱上追怀的挽歌;另一类型则是怜悯反思型。依靠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与农业人口大规模迁移城市务工的大背景,描写农村的空心化,叙述留守儿童的困境,表达对农村儿童身心成长的忧虑。这两类创作当然有其道理,但从第一种类型来说,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逆的;从第二种类型来说,现状也并非仅仅如此。而且简单地说,这两种类型的创作其内在的价值取向都值得商榷。所以,一个重要的问题由此凸显出来,即我们的儿童文学如何处理农村儿童生活题材?无论如何,其主流不能是这两种态度,不能如此想象和简单化。

心平气和地讲,任何人对当代中国农村的发展都有目共睹,对当下农村儿童生活的丰富性并不全然陌生,关键还在于我们如何处理当下的农村儿童生活,是否有能力将新鲜的农村儿童生活审美化。路径依赖阻碍了农村儿童文学的创新,说实话,不论是农耕文明乡村生活的自带诗意,还是打着公平的底层写作的旗号,这些套路用起来大家都是轻车熟路。

而黄蓓佳不愿意走这样的捷径,她忠实于生活,她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观察中国农村的变化与农村儿童生活,给出了另一种文学表达。在《奔跑的岱二牛》中,她以生活为依据,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富于喜感的当下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丰富而真实的新农村图画,这里有返乡创业的农民,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有正在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也有志愿到乡村从事教育的城市青年……新的理念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村,改变着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农民们既没有沉湎在过去的诗情画意中,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着新生活的到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的主人公岱二牛出现了,这是一个新农村的少年,勤劳、淳朴、善良,有着黄蓓佳以往作品中许多少年的影子,体现了黄蓓佳对人性和童心一贯的理解,只不过在新环境中以新的性格和故事表现出来了。小说的情节主线是到红草坝村旅游的游客丢了一部新款苹果手机,恰巧被岱二牛捡到了。岱二牛一直想把手机归还给失主,他问询、报警、上网寻找失主,由此串起了一连串的人物和故事,村里、城里、家人、同学、老师、警察、游客、老板,各色人等纷纷登场。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人物与故事又都是围绕手机展开的,寻找手机既是主线,又是一条叙事线索,不同的人物既与手机相关,又各有各的故事。父亲岱成材一门心思设计新的旅游项目,同学光头旺一家的乡村旅游生意,老师芮星宇的婚恋,乡村警察周金芽事无巨细的全科警务,小店主武六的精明和无伤大雅的耍猾,还有一批又一批来到红草坝旅游客人带来的戏剧性场景与无尽欢乐……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儿童文学固然要以儿童生活为主体,但什么是儿童生活?它的核心是什么?边界又在哪里?有孤立的自满自足的儿童生活吗?显然,我们不能将儿童生活狭隘地理解为他们自身,把他们的生活空间理解为家庭和学校,何况家庭和学校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关键的是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儿童离不开社会,儿童成长的过程本身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是不断走出其独立空间,走出家庭,走出学校,融入社会,并线现实的过程。所以,应该适度地引导儿童关注社会,关心现实,相应地,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也应该打破执念,在儿童与社會现实的有机联系中开辟有效的创作路径。只不过这样的创作是有限度的,儿童的视角,儿童的心智,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疆域以及儿童式的故事方式与语言表达,是儿童文学拓宽现实题材创作应该恪守的叙事伦理与美学定律。在黄蓓佳的《奔跑的岱二牛》中,红草坝既是新农村的典型,更是岱二牛们生活和成长的环境,红草坝是岱二牛们眼中的红草坝。它是以孩子们的视角和认知为边界的。比如乡村旅游是这部小说重要的内容,这显然是一个大题材,但小说做了减法,做了限制。无论是光头旺家还是岱二牛家,儿童都是参与者,尤其是岱二牛家,这个农村家庭的生活正在转型,母亲邵丽妹经营着卤菜生意,但父亲岱成材成天琢磨的却是山坡滑草项目,岱二牛就是他选定的体验者和试验者,正是屡败屡战中,岱二牛从对父亲的怀疑变成了对父亲的敬佩。也许,他还不能从旅游经济的角度明白乡村旅游需要创新,产品需要升级换代这些道理,但他在懵懂中觉得红草坝要变。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人们致富的梦想。

由此,我又想到了儿童文学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问题。儿童文学中儿童无疑是作品形象的主体,在《奔跑的岱二牛》中,岱二牛是塑造得相当成功的典型,他看上去软弱、胆小,大人一声呵斥足以让他瑟瑟发抖,他犹豫,越是事到临头越是犹豫不决、张皇失措,作品对他的“选择困难症”描写得极其生动,每到紧要关头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裤缝两边“点兵”“点将”,全凭运气来选择。但是他诚实大方,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占为己有,为了替不知名的失主保护丢失的手机,他得罪了不知多少人,他善良,总是替别人着想,从不忍伤害别人。其实他是勇敢的,他不畏手机店小老板的欺诈,为了救小朋友,他在紧要关头毫不犹豫地跳进小河,在这个负担不轻的农村家庭,岱二牛是早熟的,他总是奔前忙后,像个大人似的可爱地操着他这个年纪不该操的心……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将一个乡村少年活灵活现地推到了读者面前。

可是,除了岱二牛,除了光头旺等小朋友,《奔跑的岱二牛》中更多的是成人形象。优秀的儿童文学经典说明,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能在儿童形象之外,给孩子带来许多令人难忘的成人形象,夸张一点说,儿童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难题也许就在如何刻画出成功的成人形象。事实上,当下儿童文学作品成人形象的儿童化、简单化、漫画化、道具化几乎成为通病和顽疾。理想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成人形象应该是真实的,应该是根据作品的需要展示其性格的某一侧面,应该点到为止,在儿童认可的范围内,对其形象进行适度的描写,如果这些理解是对的话,黄蓓佳的儿童文学可以作为范本。在《奔跑的岱二牛》中,几乎没有一个成人形象是简单化的。岱成材写得多好啊,他做过推销员,有过辉煌的过去,他关心孩子的成长,读好书是他对孩子唯一的要求,他怕老婆,他喜欢喝一杯,为了自己的滑草板试验,他甚至动过岱二牛捡的手机的歪脑筋,他乐观、幽默,他走到哪儿,笑点就到哪儿。这个可爱的农民最突出的性格是有梦想、不服输,在别人眼里,滑草就是个笑谈,但正是这唐吉诃德式的试验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农民对理想的追求。岱二牛就是在父亲的反复失败中认识父亲的:“自己老爸这样的更是不多见啊,一个人不安于平凡,总想把日子折腾出动静来,也是很有趣啊。”作品有一情节,岱成材、岱二牛父子俩讨论滑草试验,这确实是一个看不到成功却又花钱的事儿,岱二牛不由得劝父亲不如帮妈妈干活,为家里减轻点负担,“等我和哥哥学出来,有了工作,挣到钱,我们出钱支持你,那时候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岱成材听罢好久不说话,他在岱二牛泥地上画的画儿上又“画了层层叠叠的大山,画了天空、太阳和一朵朵的飘浮的云,还画了一只挂在天空中的巨大的眼睛,眼睛瞪着朝上,看向更高的天空”,然后说:“等你们工作挣到钱了,你老爸我就老了,什么都做不成了。”这是怎样的梦想、无奈和情怀,难怪“二牛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似的,嗵嗵地疼。他忽然有点想哭”。这样的形象是感人的,他在与儿童的互动中展示出了他的性格,真实,可感。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这样的形象太需要了。

芮先生也是作品着力刻画的一个形象,他木讷、天真,却自有自己的判断和主张。芮先生出身上海,家境富裕,但他放着庞大的公司不去执掌,却甘心到边远乡村做一名小学老师,用他的话说:“人跟动物不一样,人有梦想,有好奇心,有征服世界的欲望。”这是他对《星际迷航》的观感,又何尝不是他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执着,使他得到了乡民们的信任和孩子们的喜爱。他与孩子们虽为师生,而实同兄弟,当母亲来“逼婚”时,他竟与村民们一起与母亲捉起了迷藏,这是多么可爱啊。孩子们不需要了解成人那么多的事,他们只喜爱他们眼前的大孩子一样木讷、羞涩而又见多识广的芮先生。总之,成人形象不应该是儿童文学作品中吆来喝去的道具,他们应该是独立的,应该是孩子通过儿童文学认识世界、接受成长的伙伴,他们就是孩子们的未来。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在其自满自足的同时还给我们许多创作上的启示,儿童文学如何表现更广阔的现实生活,又该如何塑造好成人形象而又不失儿童文学的审美本质,这不是《奔跑的岱二牛》带给我们的新意么?

猜你喜欢
草坝儿童文学儿童
四川小草坝白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析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
留守儿童
小草坝铜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