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2020-07-31 08:26郑敏
兰台内外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图书馆作用

郑敏

摘 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工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而文化扶贫作为提升大众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扶贫工作中不仅能够助力地区文化建设,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更好地落实扶贫政策。因此,相关部门将高校图书馆运用到文化扶贫工作中,旨在推动地区民众文化素质,加快实现脱贫目标。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地区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文化扶贫工作形式较为单一,扶贫流于形式等问题较为明显,极大影响了国家整体扶贫工作的开展。对此,相关部门在融合高校图书馆和文化扶贫时,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积极作用,为文化扶贫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扶贫;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的开展,先后制定了救济式扶贫、创新式扶贫以及开发式扶贫等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所以扶贫内容和政策也需要进行调整。近几年来,文化扶贫方式以其文化引导作用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大众的重视,成为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具体扶贫过程中,相关部门可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确保文化扶贫的及时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我国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文化扶贫政策的概述

1.文化扶贫的概念和特点

扶贫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有精神扶贫和物质扶贫两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已经基本实现了物质的扶贫。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交通、居住环境以及医疗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文化扶贫并没有得到重视。文化扶贫指的是从精神层面对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进行文化精神方面的帮助和扶持,促进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扶贫具有很多特点。首先,文化扶贫具有针对性。文化扶贫主要针对的是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针对他们进行文化扶贫,从而促进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其次,文化扶贫针对的是精神扶贫。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因为地理位置、教育水平的问题,其精神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这就需要文化扶贫工作进行推进,促进贫困地区人群和弱势群体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最后,文化扶贫具有系统性。文化扶贫是从整个文化的领域进行扶贫,包括价值观、思维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系统的文化扶贫促进扶贫工作的高质量进行,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文化扶贫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促进各地区文化水平的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这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有的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不畅通导致贫困地区文化水平发展落后,也造成各地文化水平发展不衡。文化扶贫政策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各地区文化水平的平衡发展。其次,有利于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文化水平落后的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具有关键的作用,施行文化扶贫政策有利于促进落后地区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最后,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扶贫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环节。而文化扶贫又是扶贫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促进贫困地区的人们提高文化素质,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共同发展,有利于早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胜利。

二、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扶贫政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等形式争相涌入市场,给社会大众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其中,文化扶贫方面作为扶贫最重要的环节已经成为国家相关部门最重视的工作。将高校图书馆融入文化扶贫工作中,对于国家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为地区创建良好文化氛围,还能提升广大劳动者自身素质,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1.构建良好文化环境

文化扶貧作为全国脱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充分发挥其思想引导作用,为地区构建良好文化环境。早在“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工作已经渗透到800多个贫困县级行政区中,为当地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影响,当地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这只是局部作用明显,一些部分地区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县级图书馆馆藏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而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自身馆藏、人才与技术优势,为贫困地区引进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良好文化环境,从而满足贫困地区精神需求和文化发展。

2.提升社会大众文化素养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大范围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为文化扶贫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为扶贫地区、扶贫对象进行文化知识宣传,举办文化活动以及文化知识课堂讲授。这样不仅能够创新地区文化发展形式,同时还能提升地区社会大众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社会大众能够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在产业创新、科技研发过程中融入文化内容,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理念,积极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3.助力地区经济发展

高校图书馆进入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中,不仅能够提升地区人民文化素质,而且还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高校图书馆中具有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技术型人才,可以将其引入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中,如开办农产品市场培训、农产品销售培训以及种苗育苗理论培训等,并将书刊、报纸中的科技信息整理成册,在培训中为群众讲解,使其不至于盲目投资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高校图书馆中可创办扫盲活动,辅助农民阅读书籍,定期观看文化影片,为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创新之路。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高校图书馆运用到文化扶贫工作中的现状

传统扶贫工作主要从经济、物质方面进行辅助,但是贫困地区要想脱贫致富,仅仅依靠物质脱贫难以根除贫困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当前扶贫形势而言,相关部门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开展扶贫工作,为人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但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群众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相关部门文化扶贫工作浮于表面且形式單一,难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与文化扶贫工作的统一与发展。

1.地区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

当前,有些地区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大多贫困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气候条件差、经济条件落后,地区信息不畅,农民无法学习到外界先进的农产品种植经验,当地也未创办农业图书馆等学习场所,农民的文化科技常识缺乏,所以农民只能采用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开展农业生产。其次,在国家脱贫攻坚大方针制度下,社会各界还未意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性,甚至对文化扶贫具体内容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加之当地图书馆又拒绝外来群众入馆读书,使得农民群众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

2.地区文化扶贫工作浮于表面

现今,部分地区文化扶贫工作流于形式。大多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方面,也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但是仍然存在形式化现象,如捐书活动,捐书本身是为了农民群众能够掌握理论知识,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但是实际中捐书成为一种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表面形式,经常出现图书馆捐书质量不高,捐赠与农民生活联系不大的书目等现象,使得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并未有明显提升。另外,地区部分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文化扶贫工作存在侥幸心理,与高校图书馆合作机制并未完善,一定程度制约了地区文化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3.地区文化扶贫方式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地区文化扶贫工作也在不断推进,但是部分地区高校图书馆融入文化扶贫工作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形式单一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传统报刊捐赠、文化宣传等扶贫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扶贫现实需求,而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过程中并未对当地扶贫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缺乏一套与地区相配套的文化扶贫实施细则,阻碍了地区文化扶贫工作进程。此外,在地区文化扶贫过程中,虽然已经效仿高校图书馆创建了农村图书馆、爱心书屋以及县级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但是限于资金、人员的支持,这些图书馆并未发挥其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作用,使得大多图书馆形同虚设。

4.地区文化扶贫对象的不准确

如今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国家在很多贫困地区建立了“一对一”高校帮扶的农村公共图书馆。但是在具体运用上出现了扶贫对象不准确的问题。一方面,是群体针对性不准确的问题。偏远农村建立图书馆就是为了农民的文化扶贫问题,但是部分农村图书馆不允许农民进入,只允许学生和知识阶层进入,导致农民并没有享受到文化扶贫的福利。另一方面,扶贫内容的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图书馆内书籍资料不符合实际需要。公共图书馆的扶贫对象是农民以及弱势群体,但是农村图书馆内的书籍资源都是文学、科学等不符合实际需求的书籍,阻碍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解决思路

文化扶贫作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精神扶贫方式,只有高质量落实的情况下才能促进扶贫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针对以上地区文化扶贫意识较为薄弱、地区文化扶贫工作浮于表面、地区文化扶贫方式单一、地区文化扶贫方式不精准的扶贫工作现状,提出以下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解决思路,以此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

1.加大文化扶贫宣传力度

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群众能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是当前文化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需改变传统理念,加大文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文化扶贫氛围。具体高校图书馆可参考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围绕种苗育苗、抗旱救灾、人生励志等内容定期为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提升农民群众理论知识水平。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可创建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开展以农产品为主题的座谈会、举办地方美食大赛等,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构建良好文化扶贫氛围,提升地区农民群众文化扶贫重视意识。

2.落实地区文化扶贫工作

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文化扶贫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地区文化扶贫政策。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可开展校地共建策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具体可在县级图书馆之外下设乡镇图书馆、村图书馆,与当地部门协调,各地图书馆统一由当地高校图书馆支配管理,避免管理冲突问题。其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捐赠帮扶政策,与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创办爱心捐赠书屋、农家书社等形式的文化场所,定期推荐老少儿童皆能阅读的书目,吸引广大群众阅读兴趣。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还可创建志愿服务基地,吸引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以及广大社会人才志愿服务,创办学生读书会、教师读书会以及读者协会等,为地区农村文化生活构建文化品牌,从而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3.利用互联网多渠道开展文化扶贫

高校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获取文化知识和其他资源的主要场所,将其与文化扶贫工作内容相结合,能够发挥图书馆的最大优势,促进文化扶贫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在当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相关部门还可利用互联网多渠道开展文化扶贫工作。比如,设立地区数字图书馆、开通文化扶贫图书馆专用微博以及公众号,及时推送时令农产品种植与销售相关技巧,帮助贫困群众得以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利用互联网还可设立移动图书馆,为地区群众做好智能手机使用以及网上学习的相关培训工作,让高校智能图书馆发挥最大作用。

4.制定精准的扶贫方案

文化扶贫的关键在“贫”。如果扶贫对象不精准,文化扶贫的目标就是一句空谈,而且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所以要制定精准的扶贫方案,保证文化扶贫工作有序进行。一方面,要真正发挥农村图书馆的扶贫作用。为农民和弱势群体设立专座并提供借书的优惠,从而使农民和弱势群体体会到周到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农村图书馆等文化扶贫设施要深入农民群众,立足于农民群体的需求,寻找关于农业种植方面的书籍,增强农民对农业科学的认知,从而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实现文化扶贫的目标。

五、结语

扶贫先扶志,这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共识。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贫困地区从教育、医疗、交通以及经济等条件都有所改善,但是文化和精神追求方面的需求仍然难以满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之下,扶贫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工作。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文化扶贫工作中与政府部门达成共识,需要将图书馆工作机制、管理方式以及智能技术等纳入国家文化扶贫工作内容中,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文化扶贫形式,在大胆创新与积极尝试过程中,促使高校图书馆发挥综合服务能力,实施多元文化扶贫内容,促进高校图书馆与文化扶贫工作相结合模式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展超.浅论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J].兰台内外,2019

[2]刘玉环.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探析[J].图书管理,2018

[3]唐美荣,冯永财.高校图书馆在国家文化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

[4]何媛媛.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9

[5]麻婷婷.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20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图书馆作用
图书馆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