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林与他的红色情结

2020-08-02 10:57董海燕
时代报告 2020年6期
关键词:服务区大桥家园

董海燕

17岁:溯源“红色情结”

17岁那年,张贵林的内心深处被烙下一枚红色的印记。

这一年,张贵林的父亲被评为卫辉县劳动模范、发家致富带头人;这一年,父亲的一句“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让年轻的张贵林沐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这一年,留在张贵林记忆深处的,是张灯结彩的县礼堂和礼堂里听取父亲介绍致富经验的人山人海。

让我们随着时光的脚步漫溯,跟随张贵林回到他的1982——

豫北的冬,凛冽的风直往人的骨头缝里钻。这一天,卫辉市后河镇李亨屯村的小伙张贵林一早从热被窝里爬出来,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院子里逡巡,焦急地等待父亲。他要陪父亲去县礼堂做报告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家家户户把心思和干劲用到了责任田里。张贵林的父亲更是眼光独到,在精心操持自家联产承包责任田的同时,还积极搞起了副业,迅速成为令人艳羡的“万元户”。

张贵林兴冲冲的,一路上说个不停;父亲乐呵呵的,红色光晕映照着他的面庞。

县礼堂早已布置好了,张灯结彩,座无虚席,来自全县各界的代表和领导济济一堂。张贵林的父亲走上台,开始介绍自己勤劳致富的经验。末了,他实在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一把推开发言稿站了起来,说:“不是我有多大能耐,真正让我们家富起来的,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啊!”

他的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响声,经久不息。17岁的张贵林被深深震撼了,父亲的那句话和当时的场景,成为他一生中永难忘怀的“红色记忆”。

也是在这一年,张贵林与油结缘,寻梦中国。

在1998年大桥石化成立之前,张贵林曾遇到人生中的三个“贵人”,他们都是共和国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在张贵林看来,这些“党的人”,真诚、热情,尊重和襄助了他的理想和奋斗。

——1990年春,张贵林正在地里栽树,卫辉市唐庄乡农机站站长孙普风尘仆仆找到他,一见面就急切地开门见山:上头来文件了,农机站可以卖汽油、柴油了,还允许个人承包经营!自此,张贵林昂首走上了石化成品油经销的大道,石化人生的大幕正式拉开。

——1993年春,张贵林遇到新乡市宝奇劳动服务公司经理魏国新,他给张贵林讲党的富民政策,讲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讲商业优质服务的理念。后来,他们合作建立宝奇加油站,张贵林由此迈开了阔步发展最坚实的一步。

——1997年春,加油站业务因高速公路的开通,一落千丈。一筹莫展的张贵林遇到了原阳县一个农村党支部书记李奇,在他的帮助下,张贵林如愿在紧邻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北岸桥头堡的地方一次性租下15亩土地。一年后的5月18日,“大桥石化”的声名从这里升起,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升腾和传播。

43岁:递交入党申请

43岁那年,张贵林做出了人生中举足轻重的选择——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这一年,是张贵林带领大桥石化高歌猛进十年之后的拐点;这一年,是被张贵林称为大桥石化“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这一年,留存在张贵林的记忆中,是尖利、刺痛的,此生仅有。

让我们随着时光的脚步漫溯,跟随张贵林回到他的2008——

距离原阳县城西南方向18公里处,是原武镇——京港澳高速原阳服务区的管理属地。

这一天,张贵林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了原武镇。就是在这里,大桥石化董事长张贵林与时任原武镇党委书记王相民的一番对话,扭转了这家民营企业的前途命运。

“王书记,你看现在的情况该咋办?”张贵林的眉头拧成疙瘩。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留住人啊!”王相民沉思着。

“啥办法能留住人呢?……”想想员工的迅速流失,张贵林更苦恼了。

“有党员没有,能不能想法儿把党员组织起来?”作为党委书记,王相民首先想到的是关键时刻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倒是有,可我们没有组织……”张贵林打了一个激灵,17岁那年的“红色记忆”像电流一样击遍全身。

“那就成立党支部吧,先留住党员,稳住人心,再共渡难关。”两双大手有力地握在了一起。

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暗涌之下,多少人一夜白头,多少企业倾家荡产。

这是大桥石化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此前两年,京港澳高速基本落成,在业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张贵林敏锐地意识到,高速公路开通后,他已然握在手里的大批量客户会像流沙一样从指缝散落。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建设上。最终,他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拿到了京港澳高速原阳服务区25年的经营权。及至2008年,张贵林押上全部身家建好的原阳服务区不仅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大好局面,反倒在金融危机的重击下折戟沉沙。

有数据显示,在这一年,民营石油批发企业关门、倒闭占2/3,加油站关门、倒闭的占1/3,市场油品出现严重“批零倒挂”,卖一升赔一升。无法从低迷的市场盈利,员工还得发工资,眼看资金链越绷越紧,张贵林几乎彻夜难眠。

他不敢接电话,怕银行贷款期限的逼近;他怕踏进家门,无法面对亲人的安慰;他甚至没有心情在亲手打造出的服务区走走转转,他无法预知下一刻,会不会又有员工要离他而去。

从原武镇离开后,张贵林没敢停歇,急匆匆赶回。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原阳服务區,竟然还有19个党员。后来的日子里,张贵林喜欢将一句话挂在嘴上,“党员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来是满天星”。正是这19个党员,像天上的星,点亮了原阳服务区的盏盏明灯。

这年7月,大桥石化第一个党支部——京港澳高速原阳服务区党支部正式成立。党员们纷纷表示“宁愿不拿一分钱工资,也要与大桥石化共渡难关”,他们自发去做群众工作,凝聚人心。在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员工提出要与大桥石化“同甘苦,共命运”。

党员的表现极大地感染着张贵林,让他的内心受到深刻震动。

也是在这一年,43岁的张贵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在追寻初心的路上找到了组织。

50岁:打造“红色家园”

50岁那年,张贵林斥资500万元打造的原阳服务区“红色家园”落成。

这一年,大桥石化年产值破30亿,跻身全国优秀服务区行列;这一年,大桥石化配备了专职党委副书记并组建主抓党建的班底;这一年,留在张贵林记忆深处的,是络绎不绝参观“红色家园”的人流。

让我们随着时光的脚步漫溯,跟随张贵林回到他的2015——

7月1日,京港澳高速原阳服务区“红色家园”落成,免费对外开放。徜徉这里的党建展馆,光辉历程、中原丰碑、大桥之路、大桥之魂、大桥之歌、大桥之梦六大主题板块图文并茂,生动详实地向人们展示着大桥石化自2008年创建第一个党支部以来,张贵林带领全体员工,坚定不移跟党走,以党建引领促企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大桥石化以党建为魂,用爱心守望客户,取得党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骄人成绩。”中国社科院政治学博士后、兼职教授张明师给予高度赞扬。

自2008年7月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之后,大桥石化在危机中留住了人心,迸发出了迎难而上的强大干劲,转危为安;2011年10月,大桥石化党总支成立,党员人数增加至50多人,年产值破20亿;2012年9月,大桥石化集团党委成立,在岗职工增加至近3000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鼓励大、中、小企业要像抓经营一样抓党建。各地民营企业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也更为深刻。

在张贵林看来,党建阵地建设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抓好阵地,才能进一步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抓党建,不能空,不能虚,得有阵地建设,没有阵地,说什么都是空谈”。

为充分彰显党建工作对民营企业的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红色动能,张贵林斥资500万元,在原阳服务区打造了大桥石化“红色家园”党建示范教育基地。

“可以说,是党组织挽救大桥石化于水火,也是党组织,始终引领着大桥石化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张贵林不无感慨地说,“这也是大桥石化多年来坚定做党建初心不改的重要原因。”

不唯此,在抓党建的这些年里,张贵林将个人奋斗史和企业发展史愈加深刻地融了进去:

“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学无止境。党的理论,博大精深,取之不尽。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实事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张贵林如数家珍,“从党本身的内涵里,就能学到很多,我们提出‘跟着党建学管理。”

“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指导我们发展,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张贵林滔滔不绝,“尤其是投资方向的把握和战略机遇的预判,很重要,我们‘从农村包围城市,把握到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脉搏,抓住了郑州快速发展的机遇。”

“为什么要抓党建,就是要讲政治,有方向,有理想,正能量!”张贵林胸腔的热情喷涌而出,“啥叫讲政治,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与党同心,与国同运!”

在张贵林的精心谋划下,原阳服务区“红色家园”刚一落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成为飘扬在中华大地民营企业非公党建的一面旗帜,被誉为“红色驿站”。

也是在这一年,张贵林为大桥石化配上了专职党委副书记尤连平,大桥石化非公党建由此驶入快车道。

53岁:风云领军人物

53岁那年,张贵林荣获“中国石油流通行业民营石化领军人物”称号。

这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大桥石化成立20周年;这一年,张贵林麾下的大桥石化已然成长为拥有诸多民企党建好经验的“百花园”。

让我们随着时光的脚步漫溯,跟随张贵林回到他的2018——

“大桥石化是乘着改革开放东风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大桥石化的今天,没有企业家精神,大桥石化不会一直健康快速发展。”这是张贵林在大桥石化集团2018年度工作报告大会上所讲的,也是他多年来搏击商海的真实写照。自从与油结下不解情缘,他凭借一杆秤换人心,一把抽子把油抽,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和智慧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这一年,人们会注意到,寸土寸金的郑州市惠济区花园路与迎宾路附近,坐落着一座新的“红色家园”。知情的人们可能会问,这块土地即便不盖商品楼,就是对外出租,年租也能达到每年上百万元,可张贵林为什么放着这笔钱不挣,反而追加投资,在已有原阳服务区“红色家园”之后,再次打造出惠济区新“红色家园”教育基地呢?

这个问题,早在两年前,张贵林在大桥石化集团董事会上提出时就曾引发轩然大波。

“我们的主业是油站,不断加大投资搞党建,会不会本末倒置?”

“有千万资产,我们完全可以另建一座油站,那可是真金白银!”

“党建我们已经搞得卓有成效,扳着指头算算,全省乃至全国,有我们这样投入人力、物力的才有多少……”

……

会是开不下去了,张贵林也不大声争辩,一声“散会”,众人离去。会开了散,散了再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僵持不下。与他白手起家、共同創业的夫人侯振荣清楚地知道,丈夫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他自有他的道理。

是的,张贵林的确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这一时期,郑州市已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诸多方面将承担起更多责任。与此同时,大桥石化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业务布局也已启动,“经营发展到哪里,就将党建阵地建设到哪里”是张贵林一贯的遵循。

当然,张贵林也敏锐地意识到,十九大之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各地民营企业也深刻意识到党建工作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开展党建的热情空前高涨。

“历史地看,大桥石化近十年来业务的成倍增长和集团的良性运转,离不开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张贵林表示,“如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找准方向,凝聚人心,更大力度发挥非公党建优势,助力全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开展党建工作,是大桥石化在新形势下的使命与担当!”

在张贵林擘画的蓝图中,倾力打造一座新的“红色家园”,为全中国的民企党建提供交流、共享的平台,创设非公党建孵化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拓展非公党建工作的新格局。

走进大桥石化惠济区“红色家园”,所有建筑以红色为主色调,与党旗党徽遥相呼应,在满园青草绿树的掩映下,格外美观。仔细观察,在展馆功能设计中,对高科技手段的充分应用和全媒体党建意识的精准体现,尤为令人惊叹。大桥之路、大桥之魂、大桥之歌、大桥之梦向人们传递着大桥石化波澜壮阔的行进史。

也是在这一年,张贵林在大桥石化成立20周年晚会上致辞表示,要为打造“百年大桥”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荣誉与未来

事实不断证明,张贵林带领大桥石化抓党建的历史性抉择无比正确。

2016年,时任中组部长赵乐际对大桥石化“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的“三力”經验,及“职工的心,企业的根,抓党建就是抓人心”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2017年,河南省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莅临大桥石化调研党建,他称:“大桥石化抓党建的‘三力经验创新了非公党建新模式,张贵林是新时代下涌现出的新典型……”

2019年,在《高质量党建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汇报中,受到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的点评与赞扬。王国生说:“张贵林是围绕党的建设开展的发展,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我认为讲得很好……党建这方面,你要坚持下去。”

……

时间走到2020年,张贵林有了更大的梦想,他想依托大桥石化集团“红色家园”阵地,打造好新时代党建学院,以“党建共建,结对帮扶,公益性质,传播党的理论”为宗旨,使大桥石化更大程度上成为非公党建的孵化器,传递党的好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

这一年,张贵林55岁,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他和他的大桥石化一路走来,仍然在以奋斗者的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与党同心,与国同运”成为他最铿锵的誓言!

猜你喜欢
服务区大桥家园
相关论
梦中家园
逃跑的大桥
数鸭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温馨家园
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分析与研究
爱无国界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