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探究

2020-08-02 10:47杨氏秋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筑艺术传统民居越南

摘 要:民居、榕树、竹丛以及村井不仅是越南乡村文化的象征,还是越南北部三角洲人民的骄傲。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其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与水稻种植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价值体现出以下特征:传统民居与乡村空间整体非常和谐;民居形式简单,符合当地风俗习惯、气候;布局对称,装修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只用天然材料;社区性;地方性。这些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具有借鉴价值,值得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建筑艺术;传统民居;越南;北部三角洲

民居、榕树、竹丛以及村井不仅是越南乡村文化的象征,还是越南北部三角洲人民的骄傲。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其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与水稻种植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特色建筑艺术的结晶,体现了越南人的性格和灵魂。本文会让大家走进越南北部三角洲越南人传统民居,了解其建筑艺术风格。

一、北部三角洲以及影响越南人传统民居建筑的因素

北部三角洲也称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由红河及太平江泥沙冲积而成的平原。北部三角洲土地肥沃,富有营养,北部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形成乡村聚落。北部三角洲以越池为顶点,北起海防,南至带河口的海岸线为底边,构成三角形地区。三角洲地区共有10个省市,分别是:河内、永福、北宁、海阳、海防、兴安、太平、河南、南定和宁平。三角洲大部分土地早已开垦为水稻田。

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北部三角洲的人民以乡村形式形成聚落,民居成为乡村的核心要素。越南人的传统民居被两层次文化空间包围:内围是村路、村口门楼、村亭、乡村集市,形成了乡村中的直接关系——邻居关系;外围是村寺庙,形成乡村中间接或直接的关系。因此越南人传统民居不仅具有单纯的住宿功能,它还是保留、传承越南传统文化的地方。在水稻种植生产农业的条件下,北部三角洲的人民有重视土地和民居的心理:“寸土寸金”“安居乐业”。因此建造房子也是“人生大事”,得选风和日丽的日子,看主人的岁数,趋吉避凶,盖房的每个工段都要祈祷平安顺利,连材料也得从规格到颜色仔细挑选。

越南北部三角洲是传统民居受气候、生活条件、生产条件的影响,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穷人的房子,房屋是茅草屋,地板是紅土地板,柱子用竹子制作。第二种是条件好一点的人,房屋也可以用茅草或瓦做屋顶,柱子是乔木做的。墙可以是泥土墙或砖瓦,地板是红土或红砖的。第三种是有钱人的房子,木材是铁木中的格木,地板是砖做的,屋顶是瓦屋的,墙可以是砖做的,也可以是木做的。大部分房子都是朝南的,适合越南的气候,因为朝南凉快。房子用屏风作隔离板,家具配置简单,保证屋内通风,屋内祭祖的地方和生活区域分开。为了使屋内通风凉快,北部人的传统民居一般有院子、花园、屋内和屋外环境。花园与院子是北部三角洲越南人传统民居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越南北部三角洲越南人传统民居相对封闭,符合本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水稻农业生产自供自给的习惯。封闭模式包括主空间和次空间,主空间包括住宿及祭拜的房间,次空间包括住宿区域、厨房、仓库和用来从事生产的区域。除此之外还有家畜棚、院子、家大门、围墙栏杆、内道、澡堂、卫生间、水井、水池、池塘(池塘一般在凹陷地区有,山坡地区是没有的)、花园、屏风(只有富裕家庭有)。主空间和次空间的构成部分可以全有或者少一些部分,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建设,如果贫困家庭只有一个小的房间,家庭成员的生活范围就是在这间小房间里。但是不管规模大小,民居均有以下功能:祭拜区、接待客人区、生活活动区、休息(睡觉)区以及生产区。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在越南文化的多样性中体现了统一性,在建筑艺术的统一性之外,它也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河内唐林古村的传统居民一般面积小,狭窄,没有池塘(因为是在山坡地区的),有小花园或院子和花园是一体的;而凹陷地区如河南省、兴安省地区的民居有池塘或在江边,院子和花园都很大。其传统民居的多样性也体现在使用的自然材料的方面,唐林古村民居的建造材料是木材、红土、石头,而河南省和兴安省的民居的建造材料是木材、砖和柱子。这样的多样性促使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形成独有的特色,引人注目。

二、越南北部三角洲越南人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特征

(一)在乡村空间中和谐存在

越南北部三角洲乡村是形成、推广、传播当地越南人的传统美德和文化价值的摇篮,乡村民居就是每个家庭聚落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越南北部三角洲的民居是构成乡村建筑、景观、生态环境的核心因素。

传统民居在乡村总体空间中和谐存在,是乡村的构成部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竹丛、村口门楼、村路、村井村池、村亭、村寺庙、家族祠堂、集市等。民居是乡村每个家庭组织和进行各种生活活动的地方。民居一方面是封闭空间,是每个家庭的隐私空间,一方面也是开放空间(因为院子、花园是跟村路连在一起的),保证与乡村其他建筑项目或文化空间相结合。民居也是维持乡村关系的地方,如亲戚关系、邻居关系(祭拜空间和待客空间)。民居代表了家族身世和家风。因此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在社会关系和乡村建筑艺术中和谐存在的。

(二)形式简单,符合风俗习惯和气候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形式简单,空间宽阔,反映了越南人民的朴素美德以及审美观念。在传统民居的总体空间中,常有的建筑包括主屋、厢房、花园、鱼塘、家禽家畜棚、院子、围墙栏杆以及门口。民居建筑简单,与乡村、田园统一,和谐。民居的朴素简单还体现在颜色方面,因为主要使用的都是天然材料,不过于讲究,家具的主导颜色是深棕色,床、茶几、桌椅都是深色的(黑色或棕色),颜色跟房屋木框统一(也是黑色或棕色)。祠堂的颜色也跟家具的颜色一样。

民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人们适应、开发自然环境的结果。根据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每个地方的民居会有其特色建筑。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是越南家庭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祭拜祖先、神、佛、天主的地方,是进行家庭活动、接待客人的地方,体现了乡村社区的公共性和越南人的友好、好客。越南人在民居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为了和自然和睦共处,民居屋顶是斜屋顶,雨季容易排水,夏天凉快,屋门宽大,通风,采光良好。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在适应自然环境方面,传统民居的建筑对人、乡村社区、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培养发展了当地人的人格,为乡村社区创造了特色。

(三)布局对称,民间性浓郁

越南传统民居结构对称,民居间数以奇数为主,一般为1、3、5或7间,再加上2间厢房。奇数的间数方便装修,布置家居,以正屋为中心,使整体布局对称。民居的高度与周围环境和谐。屋脊和框架梁比例均匀,形成稳定、坚固的结构。

越南传统民居装修的民间性体现于建筑规格、建材、装修、家居和装修风格方面。民居的规格、比例都按照越南人的规则建设(上三下四、上四下五、三间四脊;正屋一般是祭拜的地方,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内自外客)。这是越南古建筑的特征,也反映了越南古人的才华。建材也具有浓郁的民间性,建材普遍是木材、竹子、砖、瓦、土等。越南人认为,正屋代表主人的面子,是祭拜祖先的地方,所以装修也比其他房间更精致一些。正屋中的柱子上面有雕刻,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常见的装修花纹是花瓣、云朵、河流、福禄寿字、四灵物(麒麟、凤凰、龟、龙)、四君子(松菊竹梅)、四季花卉(松菊荷梅)、八宝等。雕刻也出现在其他地方,如门额、门、窗户等。正屋的最中心布置祠堂,祠堂两边有对联。即使屋主不是很富裕,祠堂也得布置在正屋最中心的地方。越南传统民居的审美空间也根据主人和客人的关系布置。正屋,祠堂前面会是接待客人的地方。正屋会再布置一些家具,如茶几、柜子、碗、水壶、槟榔盒、痰盂、吸烟工具。穷人家的布置朴素,家具一般包括床、草席、竹子做的长椅、茶几、槟榔盒、水壶等。越南民居的布置也体现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一般男人会安排在主屋住宿,女人则会安排在厢房。民居中的所有家具以及居住空间都反映了越南人的亲切、朴素,人文性浓郁。这也是越南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和审美观念的民间性。

(四)主要使用天然材料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的建造材料主要是天然材料,常用材料有竹子、木材、石头、土。这些材料到处都有,适合本地气候。

最普遍的建材是竹子,竹子在当地民居建造中是非常重要的建材,可以用竹子来做横梁。木材多用铁木或菠萝蜜木。屋顶可以使用草或用软木铺设,也可以用瓦。泥土用火烧后变成了砖,用来盖墙。石头用来垫柱子,防木虫。越南人传统民居的家具(木床、柜子、茶几、床)主要用木材制作。从这些特点来看,越南人使用的材料都源于自然,容易取材,容易制作,与人民的生活有亲密关系。

(五)公共性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社区公共性。因此,民居不仅是避风避雨的地方,也是家庭成员的共同空间,是成员们与邻居、亲戚、社区交流的地方。民居可以容纳很多人,使一家人可以一起居住。社区公共性也体现在其功能方面,如祭拜、生活、待客、睡觉。越南人的民居以间为单位,民居可分很多间但没有门所以是全通的,没有隐私空间。虽然民居是独立封闭空间但不与邻居隔离。民居可以有大门也可没有,但一般没有门扇,围墙栏杆很低,很矮,用轻材料,主要是为了划分界限或防家畜进来。民居的布局空间按照开放原则布置,连续不断:从屋子、院子、花园、小弄、村到主干道。那是一个融入的空间,容易自然地融入其中。

(六)地方性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最突出特点是地方性。因为地理位置、气候和原材料不同,每个地方的传统民居五颜六色,具有地方性。基于每个地方的经济条件、每个家庭的条件,传统民居也变化无穷,各有各的特色。笔者选择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中的两个代表建筑,即河内唐林古村的传统民居以及河南传统民居来分析民居的地方性。

河内唐林古村的传统民居位于北部三角洲西边,是山坡区的,其共同特点是每个民居都是独立的、封闭性的建筑。其面积不太大,300平方米左右,有红土石头做的围墙。家门口是斜的,不直接朝着正屋。唐林古村传统民居包括主屋、厨房、仓库、家畜棚、花园,没有池塘。唐林古村传统民居按照“内自外客”的原则建造。檐廊一般会有软木做的屏风。屋门门扇是木材做的,每一间都有四扇门。屋墙一般用红土石头制作,柱子用木材制作,下面垫石头来防木虫。唐林古村大部分传统民居都是建于阮朝的。何有体先生的民居(唐林蒙附村,图1)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约365平方米。其民居共5间,2间厢房,5层门前台阶。主屋面积长17米,宽7.8米,正间布置祠堂,也是安排接待客人的地方。祠堂和茶几都用木材制作,屋顶铺瓦,地板是砖的,屋墙是红土石头做的,梁子都是用木材做的。厨房、家畜棚都用竹子、软木或木材及砖建造。家门一般用砖和石灰,装修图形是柠檬花花纹。大多数装饰元素都集中在木制建筑中。木材隔板是此民居装修中很有创意的部分。此隔板是主间和侧间的划分边界。隔板上的门扇后面是女主人的房间,也是全家的仓库,用以存家具和粮食,门框部分装修得相当精致。门框最上面是菊花和叶子,菊花对称雕刻,门角边是叶子,围绕着菊花。门框上雕刻5条平行线,造型像一个小舞台,亮点仍然是菊花图案,但这里多了荷花图案,荷花图案排成长排,满鋪门框。这是唐林古村古民居中最有特色的雕刻作品。

河南的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凹陷平原地区的特点。河南的传统民居也大多使用木材、砖、竹子和软木。河南的传统民居一般面积很大,院子和花园也很大。民居一般在江边或池塘附近。保留相当完整的河南传统民居代表是古建筑——伯建古民居。伯建古民居有1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900平方米,位于河南省礼仁县和后村。屋顶上有汉字,记载有建造时间——1910年。民居以封闭模式建造的,3间2厢房,厨房和卫生间在主屋两边,民居有院子、花园、水池、假山。屋顶主要使用用小青瓦(阴阳瓦)。檐廊有木材做的屏风,冬暖夏凉。屋中有4排共16根柱子,都是格木做的。柱子下面垫有石头,雕刻凤凰和龙的图案。在建造民居时人们把石灰、烟灰和甘蔗蜜糖混合在一起造成特别的胶水。门扇是格木做的,8扇门,很坚固。院子总面积是70平方米左右,铺红砖,花园很大,种蔬菜和水果。此民居里面本来有很多之前的东西,如画、古对联,但已经坏掉或者被卖掉了。据村里的老人说,此民居已经换了7个主人。建造此民居的是旧亨先生,是当时北部三角洲比较有钱、有名的商人。他是作家南高著名的文学作品《志浮》中伯建的人物原形,因此人们把这座民居叫做伯建民居。

河内唐林古村古民居和河南伯建古民居在空间、面积、装修、建材等方面都不相同,反映了越南北部三角洲越南人传统民居的地方性和独特性。

三、结语

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的建筑不仅有艺术价值,还是越南民族的宝贵财富。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传统民居也是家庭、社区开展生活、文化活动的地方,因此需要保护并推广越南北部三角洲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它就是一代代先锋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凝结了越南一代代人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杨氏秋河,博士,中央艺术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任。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建筑艺术传统民居越南
读图
越南Vedana餐厅
越南百里“银滩”
论湘西侗族传统建筑风格及其保护
瑶山宝镜何家大院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凯萨娜”侵袭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