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

2020-08-03 09:02许静芳
今日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顺产难产助产士

许静芳

(金华市人民医院,浙江金华,321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孕妇在生活中也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不利于情绪的稳定,因而孕妇的健康受到极大的关注,孕妇的健康影响着分娩结局的好坏,对孕妇自身的健康和胎儿的健康都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医院对妇产科的护理也提出更好更新的要求,在专业助产士帮助下的护理,能够保证孕妇安全生产,得到一个良好的分娩结局,同时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忽略的心理护理,为孕妇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护理环境,让孕妇处于分娩的最佳状态,提高顺产率[1]。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18 年~2019 年收治的300 例产妇,分析助产士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结局的临床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300 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150 例孕妇,对照组有150 例孕妇。实验组孕妇的年龄在23~39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8.7)岁,孕妇孕周在31~40 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5.5±2.7)周。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在22~37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5.7)岁,孕妇孕周在30~40 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5±2.8)周。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300 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150 例孕妇,对照组有150 例孕妇。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产妇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助产士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难产率,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

1.2.1 对照组护理 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产妇要卧床休息,护理人员轮班看护,观察产妇生产的进程,在分娩时需要专门护理人员看护。

1.2.2 实验组护理 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助产士干预护理模式。由专业的助产士对产妇进行生产前的健康教育,及时的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产妇紧张的情绪,增强信心,在分娩过程中,有专门的助产士进行陪同,助产士要掌握每位孕妇的心理状态,指导产妇配合分娩过程,观察产妇分娩的过程,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娩结束后,第一时间向家属讲解整个分娩过程以及产妇和胎儿的状况。在孕妇生产后,要指导产妇正确的喂乳,积极与产妇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防止出现产后抑郁症[2]。

1.3 评级标准 满意:顺产,产妇和婴儿安全。较满意:顺产,生产时间较长,有出血的情况。一般:难产,产妇和婴儿安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难产率对比 为两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难产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难产率为17.33%,实验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难产率对比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

3 讨论

在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孕妇对自然分娩的恐惧也随之增加,因此很多孕妇为了避免分娩的痛苦,分娩时都会直接选择剖腹产,因此自然分娩率逐年下降[3]。为了提高顺产率,可以通过产前宣传以及助产士护理干预,提高孕妇分娩的信心。孕妇由于怀孕时激素的分泌,会对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助产士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孕妇产生的心理影响,助产士干预不仅能帮助孕妇缓解情绪还能增强孕妇的信心,保证孕妇处于自然分娩的最佳状态[4]。

本文通过我院收治的30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150 例孕妇,对照组有150 例孕妇。为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产妇护理模式,为实验组患者采取助产士护理干预模式,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难产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难产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难产率为17.33%,实验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猜你喜欢
顺产难产助产士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奶牛难产的诊断与应对措施
母猪难产的成因、判定及处理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