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痴迷遛弯儿

2020-08-03 02:03指听
新传奇 2020年24期
关键词:走路跑步鸡蛋

指听

在国家体育总局20年间的多次调查中,散步类运动始终维持在“中国人最爱运动”的榜首。无论是在小区广场、公园步道、河边甚至马路上,都随处可见疾步如飞的人群。走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运动之王”?

在很多人心中,“不爱运动”算得上是中国人身上的一大标签。如果单单是指健身之类的项目,那必须承认,无论是人群覆盖面还是运动水平,中国人都比不上欧美国家。但是,我们在另一个运动项目上却可以说“完爆全球”,那就是——走路。

研究数据显示,各国人民平均每天走4961步,中国人以日均6189步夺得冠军,成为全球最能走的“战斗民族”。而在国家体育总局20年间的多次调查中,散步类运动(长走、健走)也始终维持在“中国人最爱运动”的榜首。

除开这些数据,相信每一个曾在夜晚出门的人,都深深体会过中国人对走路的热忱:无论是在小区广场、公园步道、河边甚至马路上,都随处可见疾步如飞的人群。甚至还有人放着公交车不坐,坚持步行半个小时去几公里外的菜市场或超市,就为了遛遛弯儿。

走路如何成为中国人的“运动之王”

一开始把走路这项运动发扬光大的,可能是把“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当作真理的中老年人。但与其说老一辈对走路情有独钟,倒不如说这是他们在体育场地和设施长期短缺的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殊习惯。

即使到了今天,公共体育设施的短缺问题也没有得到太大改善。时常出现的“老年人抢占篮球场”新闻,表面上看是代际矛盾,背后却反映了所有人群对于公共运动场地的需求。

根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的报道,中国大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46平方米,远低于欧美等体育发达国家的水平。

此外,大到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小到社区内的健身器械,被损坏和占用的情况都非常严重。一些老旧小区的健身器材已经超过了报废年限却还在“服役”,更多则是沦为了晾被子、贴广告的专用设施。

基础体育设施及场地的短缺,迫使人们寻找更容易操作的运动项目。

一部分人选择了跑步。但跑步对于有关节心脏问题(多为老年人)、体重基数较大,甚至跑步姿势不正确的人来说,都有一定概率发生运动损伤。再加上共享单车、机动车的占道问题,使跑步障碍重重。

“走路”作为一项运动就显得尤为可爱——门槛低、强度适中可调节,适宜人群广,对场地要求不高,同时又能达到一定强身健体的目的。

从“中老年运动”到全民社交

但如果你仅凭公园里“花式健身”的大爷大妈们就以为,健走只是属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那就太过落伍了。

根据去年的一项媒体调查,八成90后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健康的焦虑。而曾经被看作“大爷专属运动”的走路,就成了他们对抗焦虑而使出的第一个“大招”。

对于动辄加班到10点的大城市上班族来说,回家只想睡觉,抽时间健身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秉持着“动一动总比不动好”的朴素理念,利用上下班时间走走路,就成了成本最低也最容易坚持的运动。

随着一二线城市开始兴起全民健身的热潮,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塑造自己健康的个人形象。而走路这项中国人最爱的运动,甚至还开始有了社交功能。

把自己的微信步数刷到榜首,心里也能暗自骄傲10分钟;就算下班再晚也要坚持在小区里快走几圈,就是为了跟朋友秀出手环上那代表“完成运动目标”的3个圆环。

随着其社交性质的不断强化,走路本身也逐渐衍生出新的形式。比如曾在年轻人群体中流行的“暴走二环”,与朋友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去欣赏平日在地铁里、车里注意不到的景色;定向越野、户外徒步等极限运动更是成为了都市青年心中最酷的运动之一。

大概谁都没有想到,走路在一系列形式的演变下,居然逐渐转变成了一种年轻化的全民时尚。

通过形形色色的“集体健走”活动,人们开始走出自己狭窄的生活圈。而对于都市人来说,通过户外徒步的方式挑战极限、投身大自然,也是一种从机械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的有效途径。

用“暴走”传递最本真的爱

不过,对于那些极其热衷于走路的人来说,所获得的远远不只这些。

有人在互相帮助中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有人在训练中学会了与自己独处,也有人在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的过程中,把自我价值投射到了更有希望的远方。

王李兵是一位银行职员,在2017年第一次参加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徒步项目“一个鸡蛋的暴走”,从此爱上了走路。

“我的目标是暴走10年,到时候正好是我儿子18岁的生日,我想把我的10块完赛奖牌送给他,作为他的成人礼。”

而对于年轻妈妈葛萍来说,参与暴走不仅是她生完孩子后重返健身的契机,更是因为闺蜜向她推荐“一个鸡蛋的暴走”时的那句话:“走50公里多大的挑战呀,最重要的是能够为那些条件不好的孩子们出一份力。”

顾名思义,这项于2011年启动的公益徒步筹款活动之所以吸引并打动着千千万万的参与者,就是因为联劝团队的一个朴素意愿———“如果我成功挑战50公里徒步,你是否愿意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钱,让他们每天吃上一个鸡蛋?”

2010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针对1400个贫困地区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参与调查的孩子中,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到9%。而营养摄入严重不足,则是影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就连鸡蛋等最基本的营养来源都无法得到。

因此,联劝团队把公益活动命名为“一个鸡蛋的暴走”,参与者不仅要在12小时内走完50公里,还要通过创意的方式向熟人网络募集善款。善款全都用于资助儿童领域的公益服务机构与项目,帮助更多0至18岁孩子的健康成长、平等发展。

在暴走参与者、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受资助公益项目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无数身处困境中的中国孩子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因为“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9年来,来自广西、云南等地区的超过20万农村孩子在校期间每天可以吃到一个鸡蛋;超过9万个孩子得到了医疗服务项目、寄宿制学生健康卫生项目等资助;在甘肃、陕西等地,逾20万个住校儿童及事实孤儿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心意无论大小,都能汇集成对孩子们最实在的帮助。

(《Vista看天下》)

猜你喜欢
走路跑步鸡蛋
会走路的蛋
宝宝学走路
神奇的鸡蛋画
会走路的树
其实,跑了你才懂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