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胜优汰的“逆选择”是怎样产生的

2020-08-03 02:03
新传奇 2020年24期
关键词:货币贬值裁员价格

为何能力强的员工被裁减,能力弱的员工被留下?为何质量差的车频频成交,而质量好的车却被挤出市场?为何假冒商品挤走正牌商品……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普遍法则,然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劣胜优汰的“逆选择”却随处可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出

较早关注“逆选择”的学者是格雷欣。他发现,当一种货币贬值时,另一价值较高的“良币”会被储藏,而价值较低的“劣币”却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为“逆选择”。

阿克洛夫(信号理论之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旧车市场模型”是“逆选择”的一个著名例子。旧车市场上,由于买者与卖者信息不对称,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买者却不清楚。买者为避免中计,往往只愿按旧车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可这样一来,卖者会将质量较差的车先沽出。结果是:质量差的车频频成交,而质量好的车却被挤出市场。

另一个例子是就业市场。据外企工作人员介绍,外企裁员通常是先裁那些薪酬高的员工。赶上大裁员,薪酬越高被裁的可能性越大。

一般来说,员工薪酬高表明能力相对强,不然公司不会付给他比别人高的工资。问题就在这里,能力强的员工被裁减,能力弱的员工被留下,这样就业市场也出现了“逆选择”。

现实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假冒商品挤正牌商品,走私商品挤进口商品,盗版软件挤正版软件等,举不胜举。

市场为何会出现“逆选择”

导致“逆选择”的原因是什么?有学者称是“价格锁定”。当然,并不是有“价格锁定”一定会出现“逆选择”;但有“逆选择”就一定有“价格锁定”。换句话说:若价格不被锁定,市场不可能有“逆选择”。

为何劣币驱逐良币?当年格雷欣指出的原因是,两种货币中,由于一种货币贬值,当其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格时,贬值的货币继续流通,价值相对高的另一种货币会被储藏。这里“逆选择”的关键不在货币贬值,而在法定价格被锁定。若一种货币贬值后法定价格能及时调整,劣币不可能驱逐良币。

为何新车市场没有“逆选择”,偏偏旧车市场出现“逆选择”?究其原因,是买方锁定了价格。试想一下,若卖方能按质量差别定价,买方怎会锁定均价?

保险市场有“逆选择”也是价格锁定。保险公司面对众多的客户,收集客户真实信息不仅难,且成本非常高。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与其支付过高的信息成本,倒不如锁定均价更便捷。由此看来,保险市场的“逆选择”,是保险公司经过成本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再有,劳工市场的“逆选择”,症结也在劳动力价格(工資)锁定。当经济不景气时,企业需要压缩成本,但由于工资存在刚性不能减,企业只好裁员。而高薪员工的工资高,一旦裁员这部分人自然首当其冲。设想一下,假若员工集体同意减薪(价格不锁定),企业不裁员,劳工市场也就不会有“逆选择”。

回到现实,我们可得如下启示:第一,市场“逆选择”是价格锁定的结果,如当下某些落后产能未被淘汰就与价格锁定有关;第二,凡是由价格锁定造成的“逆选择”都是市场选择,考虑到相关约束,其中有些具有合理性,不需要一概排斥;第三,但凡不由价格锁定的“逆选择”皆非市场选择,政府应该制止。(《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货币贬值裁员价格
比裁员更可怕的,是我知道了新同事的工资
货币贬值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影响
金属货币贬值成因分析
价格
浅析中国汽车行业发展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