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资产模式下的财务管控机制研究

2020-08-03 02:04唐海英胡桥浚
时代金融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财务管控小米

唐海英 胡桥浚

摘要: 本文归纳小米轻资产模式的具体路径,总结小米轻资产模式下价值链成本管控、供应链治理管控、战略投融资管控等财务管控的具体做法。进一步研究发现,小米在财务管控方面的成功不仅源于自身高效的供应链治理能力,还得益于企业实施参股不控股的投资策略以及权益融资、同股不同权的融资策略。本文从轻资产模式下的财务管控机制角度,挖掘小米财务管控的成功要领并对其进行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轻资产模式  财务管控  小米

一、引言

在轻资产运营模式下,尽管以小米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大批企业在轻资产运营模式发展中昙花一现的问题。对比传统企业,轻资产企业盈利模式较为特殊,致使企业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对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管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研究由轻资产企业的营运模式的角度出发,首先从研发、生产、销售的角度进行分析,其次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视角下的财务管控机制。尽管探索轻资产模式的文章很多,但是鲜有文章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从轻资产模式下的财务管控机制角度入手,挖掘小米财务管控的成功要领和不足并進行理论概括。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小米案例分析

(一)小米简介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是较为典型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主要业务是智能手机、手机软件的科研和网络服务,主要产品是MIUI手机操作系统、小米手机以及米聊手机软件等。2011年小米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连年销量可观,2016年业绩跌到谷底,2017年雷军升级了小米的“铁人三项”理论:由“软件+硬件+互联网”变为“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在庞大的安卓生态系统中,小米尝试打造由小米手机、MIUI、小米盒子、商城、云服务以及开发者构成的圈子。小米通过轻资产运营模式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市值达到473.26亿美元。

(二)小米轻资产模式的现状

1.低资产投入:以战略外包为基础构建小米高效供应链。从资产的角度来讲,2015-2018年小米流动资产占比为63.75%、60.35%、68%、67%,且企业现金储备量占比较多;应收账款与存货比例很低,其中应收账款常年保持 5%左右,而存货占比也从2015年的22%降至2018年的15%。其次,从生产角度来讲,小米没有自己的专有工厂,最终产品都是以外包的方式交予ODM/OEM进行代工生产。所以,工厂即为小米的服务供应商,对小米的产品生产环节、原材料品质、物流服务等把关,但涉及一些价格较高的核心器件、零部件等,小米通常会自行采购和配送至代工厂,通过特殊的经营形式形成了高效独有的供应链(见表1)。

2.轻成本运营:以开放式研发和零库存为保障强化小米核心竞争力。研发方面:在研发过程中,小米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与客户互动,开放式研发平台实现了小米员工在产品策划、设计、开发、测试和发布全过程中与客户的无缝对接,通过客户全程的参与和体验,不但降低了新产品的上市风险,还压缩了产品的开发成本,并且消费者的参与过程,也是一种对新产品无成本方式的主动推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

存货方面:小米实施“饥饿营销”按需定制的营销策略,采取网上预售的方式让客户进行预付款抢购,根据预售所获得的订单数量再通过自身的供应链进行采购,如若订单量大则可以压低采购价,增强企业的议价能力。根据订单量安排生产,可以很好地减少资金的占用,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保证企业有较好的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流转、控制损耗并降低存货贬值损失,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存货周转率,降低存货成本,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3.轻资本扩张:以权益融资和战略投资为导向完善小米生态链。融资方面:上市之前的小米属于互联网初创型轻资产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创业初期由于企业运营模式的特殊性,固定资产占比较低,无法通过抵押或者质押的方式来获得大量的银行借款,企业以内源性融资为主。后期为了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降低企业的负债水平,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开始以吸收投资的手段来展开股权融资。在经过六轮融资后(表2所示),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最终在2018年7月在香港成功上市。

投资方面:小米以战略投资为导向,围绕手机周边、可穿戴设备等既定产品方向,采用不超过25%股权投资比例的运作方式,截至2018年底,已经累计投资生态链硬件企业超过100家,2017年仅硬件生态链销售收入就已经超过200亿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 100%。小米通过轻资本扩张的投资战略,不但布局在硬件领域,金融领域“小米系”也逐渐形成。由于小米有庞大的基础客群、较为充足的资金流,确定投资金融领域之后,企业从支付着手,之后进入贷款、保险、理财等行业,确保流量的顺利变现。此时,茁壮发展的小米之家、小米商城和全网电商,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全新零售闭环。

三、小米轻资产模式下的财务管控机制分析

(一)小米企业价值链上的成本管控分析

1.开放式研发平台的成本管控。研发一直是企业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小米在上市时承诺将30%的募集资金用来投入研发,数据显示,2015~2018年小米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6%、3.07%、2.75%和3.3%,总体表现在3%左右。

在用户和生态链方面,小米的做法也很有特点,体现了企业在研发方面的优势。2018年度,MIUI月均活跃受众是1.9亿人次,在以上受众中,产生了热衷于小米的“米粉”,他们认可小米品牌、自主参加平台活动、且为企业产品研发出谋划策,企业获得充足且积极性较高的世界用户群。让粉丝全面参与的操作方式很大程度上使小米企业粉丝群中的技术人员有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大家一同讨论、发表意见来共同帮助小米完善和解决相关问题,开放型互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控制开发环节的大量投入,并且让产品率先赢得用户的认可,抢占市场先机。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一定的研究开发成本,同时也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2.零库存储备管控。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49.6天(如表3所示),这是一个让多数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周转速度,已超越快消品牌H&M,直逼全球百货企业沃尔玛。小米的饥饿营销与零库存模式是紧紧绑在一起的。首先,小米通过预售模式实现以销定产,利用互联网技术通知到企业的库存管理部门,让企业可以获取准确的订单数据,从而可以科学安排生产任务,对企业的生产节奏进行调整,保证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其次,小米企业打通渠道级库存,针对OEM制造商生产合格的产品,企业可以利用代工厂仓库为库存周转,为其预售的产品进行发货;小米企业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管理的互联网化和透明化,保证企业库存管理和运输管理系统可以准确对接,保证库存管理的互联网化和动态化,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企业的周转成本,使企业总体运行效率得到提升。

(二)供应链轻型化的管控

1.利用品牌背书对生产商的管控。小米ODM/OEM模式的核心在于从选品、制造到上架的全过程把控来保证质量。尽管小米对非核心产品采取了ODM/OEM的生產方式,为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小米企业对部分零部件的获取采取签署合约的形式,强调制造商从特定供应商处买入或者企业购买相关的原材料。其次,小米企业会传送需求预测信息给制造商,上述预测信息属于成品级别,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之后制造商会结合己方的物料清单表,根据库存等内容,将其翻译成零配件级别的需求预测内容,发送给零配件供应商;零配件供应商再结合预测的信息数据来备料,生产出配件后在特定的时间要求范围内送到制造商。最后,制造商将这些零件用作加工制作的原料,生产出成品后运至小米企业仓库。

2.集中特定供应商锁定风险。当前在小米“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的三边业务架构中,集中式供应商是小米轻资产模式成功运营的关键所在。自成立以来,小米硬件设备全部都是以外包的形式来制造。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原则主要为:拥有核心资源和技术,产品符合小米价值观(创新、高质量、精心设计、卓越用户体验),认同小米未来发展战略。目前来看,小米供应商相对比较稳定,采取“聚焦快速供应链,集中供应商”的策略来指定合规的供应商以保持持续合作。表6是通过旭日大数据整理的关于小米2018年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从监测的数据以及市场调研情况来看,集中供应商是小米进行供应链治理的核心。

(三)投融资轻型化的管控

1.参股为主控股为辅,小米生态链投资布局的管控。战略投资是小米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部分,其投资战略原则是:其一,通过投资且成为活跃的股东加深与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其二,企业谨慎进行财务投资,只投资一流的合作伙伴;其三,对于生态链上的投资采取参股不控股的原则。小米企业为了提高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将一部分资金投资在研发和销售两个高附加值的环节,主要采用控股的方式。通过控股投资可以提高企业在研发环节的技术壁垒,同时降低企业研发技术外泄的风险,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销售环节的投资则可以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通过与消费者的深入接触获得一定的客户和流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预测数据。对于生态链上的企业,小米对于成员企业持股比例秉承参股但不控股的投资理念,实现企业间既保持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性与成长性,又能以最优的方式协调利益冲突保持经营一致性,小米企业在此共生基础上,实现丰硕的投资回报。

2.吸收战略投资者,“同股不同权”的融资管控。小米自成立到上市以来,成功获得了六轮融资(见表3),每一次融资都是遵循企业的发展目标来实施的。对于轻资产模式运营的小米来说,每一轮获得的融资都为企业生态链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7月,小米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市以后企业采用“同股不同权” 的方式,个别股东享有其在企业中所持的经济利益不成比例的投票权或其他相关权利,这样的结构协助成长型企业开展股权融资,还能避免股权被稀释,最终确保创始人员的控制权和成长型企业的平稳运行。

四、结论

本文以小米企业为案例,以小米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下的财务管控机制为切入点,分别对小米企业的研发、库存储备、供应链治理和投融资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轻资产运营模式的企业财务管控,并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财务管控,轻资产企业更注重于如何将企业资源更好地优化重整,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如何更好地进行业财融合是轻资产企业财务管控的重中之重。 第二,小米企业出色的财务管控能力不仅体现在研发和零库存储备环节,更多的体现在小米对其供应链的治理能力,尤其是对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营销环节的管控能力。 第三,小米利用“参股不控股”的投资战略,在减少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也保持了被投资企业的发展灵活性与自主能力,没有过多干预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为小米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在融资方面,小米利用“同股不同权”的方式成功上市,巧妙避免了轻资产企业融资的困境,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参考文献:

[1]戴天婧,张茹,汤谷良.财务战略驱动企业盈利模式—美国苹果企业轻资产模式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12(11).

[2]汤谷良,高原.企业轻资产盈利模式的财务挑战与实践路径[J].财务研究,2016(3).

[3]汤谷良,张守文.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J].财务研究,2015(01):59-64.

作者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财务管控小米
杜小米的夏天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关于国有集团财务总监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议企业集团委派财务负责人管理
懒洋洋的兔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