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域下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0-08-03 02:01郭景茹赵铁丰袁建彬计红甄丽刘艳芝杨威李国良张旭王艳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双因素理论双创教育

郭景茹 赵铁丰 袁建彬 计红 甄丽 刘艳芝 杨威 李国良 张旭 王艳超

摘 要:通过对大学生“双创教育”内在动力的分析,以及“双创教育”激励机制建立的细致研究,运用“双因素”理论,探索提出科学化、系统化的“双创教育”激励机制的构建策略,进而建立专属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双创教育”路径,提升“双创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双创教育”,激励机制,畜牧兽医专业,双因素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9-0157-02

Study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ouble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peci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wo-factor Theory

Guo Jingru et al.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163319,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detailed research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two-factor" theory is used to explore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innovative educ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trategy, and then establish a path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exclusively for the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Key words: "Double innovation educa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pecialty; Two-factor theory

近年來,黑龙江省正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奋进,为保持其迅猛发展的态势,需要大量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优秀专业人才[1]。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最核心评价指标,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作为拥有浓厚专业背景,充满创新创业活力和潜力的“落地人才”,如何培养并提升其“双创”能力,是制约社会发展并亟待有效解决的重要课题[2]。当下,“学校热、学生冷”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缺乏、创业比例低、创新成果少、以及参与创新创业内在动力弱等问题。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关键在于构建有效激发畜牧专业学生的“双创”激励机制,进而使学生从内因的角度化解或解决问题。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教学改革过程中难度最大、最敏感、也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此,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同类院校的成功做法,应用“双因素理论”从保健与激励2个维度协同推进,通过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内在动力形成规律的解构,查找制约激励机制有效运行的环节与因素,完善畜牧专业学生创新创业内在动力提升路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1 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的研究现状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良好的激励效果需要激励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间的合力作用。赵增胂研究指出,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应包含2个分支,一个分支为教师层面的制度建立,其中应重点针对教师的工作时间、工作报酬以及考核方式进行;另一个重要分支为学生层面的制度建立,其中应重点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评价体系、表彰奖励体系、物资和环境保障、以及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效果分析[3]。还有学者认为要基于职业成长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4]。曾怡华指出应基于著名的X-Y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构建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内部至外部,奖惩合理的激励机制[5]。

通过分析发现,在“双创”激励机制的搭建与实施过程中,成果多为研究学者的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入思考和归纳。因此,科学性、合理化的理论指导是“双创教育”激励机制的制定、开展,以及效果评价的根本保证[6]。

2 “双因素理论”及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1956年,美国科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也可称为“激励-保健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分别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其核心内容在于“双因素”给予人们不同的感受,激励因素仅可提供满足感和积极性,而保健因素仅能消除不满情绪。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建立科学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启常态化的创新创业榜样宣传;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制定个性化创新创业帮扶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搭建激励机制,如何提高“双创教育”实效性鲜见报道。大学生“双创教育”的保健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引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强化,以及创新创业相关平台的建立,例如大学生创出创业孵化基地。

经调查研究发现,在“双创教育”的逐步完善过程中,许多高校缺乏“双因素理论”思考,使得激励和保健机制不够明确。基于这一论断,如何认定与分析提升学生“双创教育”内在动力的激励和保健因素,并“因材施教”,是“双创教育”激励机制合理开展,并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3 “双因素理論”视域下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

基于“双因素理论”,依托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构建完整规范的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具体流程如下:

⑴结合现行畜牧兽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环境及模式,筛选影响“双创教育”激励机制的激励或保健因素。

⑵基于“双因素理论”筛选结果,构建完整规范的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教育”激励机制,主要包括:“激励因素”激励机制、“保健因素”激励机制。

⑶依托动物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的顺利运行,并从畜牧专业学生实践、创新、创业、应用技能以及专业理论能力等方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激励机制的效果分析。

建立行之有效的“双创教育”激励机制,无法脱离与之相适应的支撑体系。支撑体系一般包含制度、师资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校企合作平台为畜牧兽医专业“双创教育”激励机制搭建提供了经费、场所、实践环节等多方位支持。目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已设立15项企业奖助学金与素质教育基金。另外,针对“双创教育”,学院已经建立起“4·4·3·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4个实验教学模块和4个实习实训模块为主体,以提高学生3种能力和意识,满足生产需求、创业需要、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4种社会需求为目标的“4·4·3·4”实践教学体系)。

4 结语

基于“双因素理论”支撑,凭借校企合作平台保障,结合“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融入与实施,将打造出完美契合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双创教育”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将有效激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并可大幅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真正夯实“双创教育”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胜海,王晓峰.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奋进——黑龙江省畜牧业概况[J].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0):26.

[2]蔡玥,陈涵.大学生创业意图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03):40-41+47.

[3]赵增胂.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398-399.

[4]孙小进.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4):152-153.

[5]曾怡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3-5.

[6]黄侃.“双因素理论”视域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子及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1):66-71.

(责编:王慧晴)

猜你喜欢
畜牧兽医专业双因素理论双创教育
高职院校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性教学创新分析
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双化”视角下培养高职双创型护理人才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