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认识1~5》案例反思

2020-08-03 02:03王婧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斜线半圆案例

王婧秋

一、案例背景

“数字”对于如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陌生,大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过。家长的辅导、幼小衔接课程的讲解,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的已知经验。那么,学校课堂中又该怎样进行教学呢?我在设计这一部分内容时,大胆地让一年级的学生尝试着去当小老师,让出讲台,让出思考。让学生教大家写数字,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数学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这样学生对数字的规范书写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呈现

教学片段一:拨一拨

师:(出示拨珠器)认识吗?

生:拨珠器。

......

师:真了不起,介绍了拨珠器上的数位之后,如果让你用拨珠器表示1,你会吗?谁来当小老师,展示给同学们?

生:在个位上拨一颗珠子。

师:这个珠子真厉害,这样就表示了数字1呀。那这里的1表示什么?

生1:一个男孩。

师:除了这个,1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3:一本书。

生4:一块橡皮。

......

师:2,3,4,5你会拨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说一说)

教学片段二

师:阿拉伯数字大家肯定都会写,但是要写好可不容易。老师的数字写得就不是很好看,但是我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小朋友数字写得又漂亮又规范。今天我想当一回学生,让小老师教教我数字1~5怎么写,老师要是写得不好,其他同学就帮我改正好吗?

生(众):可以!我!我!我!

师:咱们班有这么多的小老师呀。那老师先在黑板上写,小老师们一起帮我看看,举手指出写得不规范的地方,好吗?

“1”像铅笔

生:老师的“1”是直的,不对!“1”应该是从右上向左下倾斜。

师:好,重写一个!在日字格中从右上角附近起,斜线到左下角附近。这样对了吗?

生(齐):对了!

师:请各位小老师在日字本上也来写一写。

“2”像鸭子

师:2我会写,“2”像鸭子。

生1:不对!小鸭子的头太小了。

师:(重写)这样呢?

生2:小鸭子的头太大了。

师:“2”像小鸭,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角,碰线一横。拿出本子边说边写吧。

“3”像耳朵

生:“3”上小下大起笔不碰线,老师写的上下一样大了!

师:李老师可真仔细,这都被你找出来啦。“3”像耳朵,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向下碰线,略成半圆向中间弯,在虚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底线,最后,弯向上碰线。

“4”像彩旗

師:4我不会写,谁上黑板写一写。

师:写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写得太棒了!

师:“4”像小旗,从上线的中间起笔,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第二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5”像秤钩

生:老师的秤钩“5”,钩子太小了,挂不住东西喽!

师:好,钩子再大一点。从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最后,一横线。

师:通过刚才小老师们的不吝赐教,老师学到了很多,其他同学也学会了吗?

三、案例反思

(一)师非师

本案例中的数字教学环节,我的身份临时转换成“学生”。认真地面对学生的一次次“不对”,倾听学生的建议并修改。因此我决定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一年级学生对当小老师的积极性非常高,举手非常积极。

不会因为教师的多次“差错”就降低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反而因为师生之间平等的地位而拉近了距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适当地示弱,让学生去说去讲。在他们讲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有大概的了解。如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一切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沃土。

(二)师亦师

我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是基于我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前反复认真地钻研教材,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在这节课中,因为有的学生的已知经验不一定规范正确,所以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的总体水平和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

教师的每一次用心评价,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为了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本案例中,我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你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就会了解你,从而信任你。

教会学生一个问题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抓住教育契机,教会学生科学实用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猜你喜欢
斜线半圆案例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立体几何问题的传统解法剖析(不用向量的方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半圆周长和圆周长的一半
有关半圆的几个结论及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