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

2020-08-03 01:56郭宇晨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郭宇晨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理念的运用,对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以及体育多元化教学的改革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究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以期能够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教学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  多元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4(b)-0006-02

Abstract: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concept, for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social adaptability, the cultivation of consciously exercise habit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sports diversified teaching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Based on the core quality concept,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specific methods of diversified teaching reform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help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ors to better carry out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Junior middle school sports; Diversification teaching reform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初中体育教育是有效衔接小学和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纽带,对于发展学生身心素养,促进学生各方面提升都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当前,新课改要求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积极进行教育多元化改革。因此,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应当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构建科学的锻炼意识,并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锻炼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运动更好地发展自身适应社会能力,如此才能够使得初中体育教育发挥出育人、健身的价值。

1  多元化丰富学生体育课程体验,打造校本课程

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教育多元化教学改革,需要打造以学生长远发展、可选择、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进一步使得学生体育体验得到满足,进而养成对体育课程的正确认知。首先,学校应当积极开发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要调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有效评估学校自身的优势,结合教师专业特长和学校实际,对学生的个性需求进行满足,构建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体育课程。在具体设置体育课程内容过程中,通过编排、穿插等手段,有效结合短、长课程,结合自选、多项化体育项目和主课程,促使学生有更多体验和学习体育项目选择的机会。多元化丰富学生体育课程体验,打造校本课程,应当充分结合隐性和显性校本课程,同时也应当与在迎合和相应国家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带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2  拓宽学生视野,延伸课外活动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完全依赖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个方面共同作用,需要对课外活动做进一步的延伸和丰富。鉴于此,初中学校应当的多元化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探索,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同时学校也可以和家长进行合作,能够使得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更好地展开。学校应当和家长搞好配合,如此才能够有效地发挥督促和指导作用,保障学生能够有一定频率和强度的锻炼。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没有很强的自控力,在对于某项体育活动不会保持长期的坚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应当向学生传授相应的体育价值和重要性认识,并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收获和成长记录下来,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

3  有效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发展学生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也是初中体育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手段。竞赛活动的合理开展,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体育锻炼效果得到检验,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同时,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过程中,也能够使得运动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合作竞争意识和勇敢拼搏的意志品质得到培养。鉴于此,初中学校应当对不同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带有本校和地方特色的竞赛活动体系。第一,学校可以立足于学生的身心素质、运动技能及体育爱好兴趣等因素,在学校内组织开展多样性的精彩活动,比如说不同班级、年级之间的学校运动会、武术比赛、足球和篮球比赛等类型的比赛,一方面可以使得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的增强,相应的也能够使得学校内运动队人才数量得到增加。另外,学校也可以立足于自身实际及参考其他学校运动队建设情况,开展不同学校之间的体育运动比赛,这样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互相切磋运动技能的平台。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当前新课改在不同地区,不同选段学校深入推进,生抄硬搬的教学模式和现状和当前现代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矛盾,一校一品特色学校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学校应当充分整合学校地理位置、体育资源和师资团队等资源,打造带有本校突出特色的体育办学道路。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多元化教学改革,更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品牌,有效结合本校特色体育项目和体育工作,充分将学校独特的个性特征和体育文化发扬出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体育品牌的打造,首先,学校领导层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保障充足的费支撑;其次,学校应当有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并且学生对这些项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再次,学校应当针对体育品牌,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最后,应当争取家长的支持。

5  保障学生参与积极性,合理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于教育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教育工作者应当立足于學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认知现状进行合理评价,如此才能够使得当前新课改的意义和价值发挥出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想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应当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科学创新,要转变传统的单一导向。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应当多样化的结合过程与结果进行教学评价,首先应当构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多样化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进而使得学生参与课程积极性的提高。最后,对体育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丰富,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习惯、运动技能、课程参与度、课堂态度、课程成绩及课程表现等指标纳入到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来,多元化地进行课程评价,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建池.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9(5):11-12.

[2] 黄斌成,马克银.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方向[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4-5.

[3] 黄斌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经验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2-3.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