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铁路“工电供”融合背景下的专业融合优化的探讨

2020-08-04 07:41安学武王秀丽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务高速铁路高铁

安学武,王秀丽,王 宁

(1.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6;2.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陕西 西安 710032)

0 引 言

2019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出台了《关于深化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全国各大铁路局集团公司积极响应,先后成立了工电段(高铁维护段),打破了原来工务、电务、供电分开的管理模式,将工、电、供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体化管理、集中化组织、专业化维修”的高铁基础设施运用维修管理体系。2019年7月国铁集团又出台文件,将“工电段(高铁维护段)”更名为“高铁基础设施段”,明确了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机构组成、人员配备及岗位技能,要求在2~3年内,各高铁基础设施段的综合维护人员要达到总量的50%以上,后续逐年增加。国铁集团要求各高铁基础设施段一方面加大现有维护人员的培训和转型,一方面积极协调铁路高职院校相应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以满足现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企业的需求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同时培养复合型人才本来就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都在进行相关的探索,这次铁路企业的改革正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机,在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务、电务、供电各专业独立,已不能满足企业现场工电供融合的需求,开展专业融合优化必须要充分调研、提前着手,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1 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及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1.1 西铁院现有工、电、供相关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西铁院工、电、供相关专业分别隶属于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各二级学院按照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开展人才培养,具体专业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工电供相关专业设置情况

1.2 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主要负责高铁线路、桥隧、信号、牵引供电、电力设备管理,承担高铁基础设备设施日常巡视检查、检测监测、养护维修、故障应急、营业线施工管理、路外环境检查等工作,专业维修技术中心设置情况见表2。

表2 西安高铁基础设施专业维修技术中心设置情况

企业目前急需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工,主要承担高速铁路线路、桥隧、信号、接触网设备检查保养、质量验收、应急处置、施工配合、值班值守等相关工作。

综合维修工的职业技能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1)熟知高速铁路线路、桥隧、信号、接触网专业基础知识、设备构造及特点,技术标准、维修规则,并能进行设备检查巡视和保养。

(2)能熟练运用日常检查、检测、监测、维修作业常用工机具和仪器仪表。

(3)掌握设备故障处理流程、规定及方法,能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及时开展应急抢修工作。

(4)掌握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及工务、电务、供电专业作业的各项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办法,能正确防护、正确使用高速铁路专用防护用具及通讯设备。

(5)掌握线路、桥隧、信号、接触网专业设备特性及委外项目修理等作业的相关规定,能开展相关协作工作等。

目前,各高铁基础设施段已经根据需要,陆续开始进行老职工转岗培训工作。

1.3 高铁综合维修体制

高铁综合维修运行体制分为两条主线:一是专业生产任务编制及技术标准执行、验收等由各专业中心负责;二是生产任务组织实施、融合协调由调度监控中心负责。

1.3.1 年度检修计划

(1)各综合维修车间年度检修计划由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根据工务部、电务部、供电部下达的年度生产任务统一编制,内容包含全部基础设施设备。各维修队(所)检修计划按照专业分别编制,由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根据工务部、电务部、供电部检修计划编制指导意见及临时生产任务、设备改造等任务进行编制。电力车间检修计划不区分牵引变电与电力,由供电维修技术中心统一编制,内容包含全部牵引变电及电力设备。机修车间检修计划由工务维修技术中心统一编制,内容包含全部车间、班组的自轮运转、机具设备。车载设备车间检修计划由电务维修技术中心统一编制,内容包含ATP设备、CIR设备一级检测,二级修,高级修(集中检修)、LKJ设备检修计划。

(2)每年11月由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依据设备维护周期、设备更新改造、专项整治、重点任务等编制次年检修计划及编制说明。生产调度监控中心牵头组织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召开次年生产检修计划协调会,统筹兼顾,平衡全局。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按照“两上两下”工作法,征求相关车间、维修队意见。11月30日前由生产调度监控中心统一汇总后上报各业务部,经其审批后下发至各车间、维修队(所)执行。

1.3.2 月度检修计划

(1)工务、电务、供电维修技术中心,按照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计划,根据季节特点、设备状态、动静态检测结果及专项任务、临时任务等,制定年度分月生产计划。

(2)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每月20日组织各维修技术中心召开月度协调会,根据各线生产任务量统筹协调、安排次月天窗轮廓计划。25日前完成全段次月生产计划及天窗轮廓计划汇编,下发至各车间、维修队(所)执行。

1.3.3 周检修计划

(1)周天窗计划由各综合维修车间负责,每周四组织辖区内各班组、维修队(所),按照段下发的月度生产计划及天窗轮廓计划,结合各站、区间所需施工、维修天窗数量、作业干扰、项目融合及各专业生产任务轻重缓急等因素,对天窗安排进行融合、调整,制定次周“天窗日计划表”,确保月度天窗计划兑现。

(2)每周五各车间、队(所)向各专业维修技术中心汇报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1.3.4 日检修计划

(1)维修日计划由线路维修工区牵头负责,提前3日组织工区辖区内各班组召开日计划编制会,对辖区内各单位维修计划按照作业单元进行汇总、合并。

(2)综合维修车间提前3日,将本车间辖区内日计划汇总后,报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

(3)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提前3日,将全段作业计划汇总后,通过施工管理信息系统,报集团公司各业务部审批。各综合维修车间、维修队(所)需增补维修计划时,填写高速铁路增补维修计划申请表,经生产调度监控中心协调后,录入施工管理信息系统中。

(4)日计划经过业务部批准、各单位会签后,段生产调度监控中心于维修作业前2日9:00前报集团公司施工调度室批准(生产调度监控中心驻调度所联络员负责与施工调度室进行维修日计划日常沟通、联系)。

(5)经集团公司批准的正式计划,由生产调度监控中心提前1日公布,各班组、队(所)对照执行。

1.3.5 高速铁路维修计划

(1)高速铁路施工维修作业需开行路用列车时,路用列车开行方案必须纳入维修计划,由使用路用列车的专业驻调度所联络员向调度管辖区段调度所提供《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运行、作业计划表》。路用列车开行方案必须明确发站、到站、编组、运行径路、作业地点、作业防护地点及转线计划,明确路用列车司机和随车的施工负责人的联系电话(包括GSM-R电话号码)。计划下达后,施工维修单位不得随意变更路用列车开行方案。

(2)高速铁路延伸段的维修计划由生产调度监控中心于维修作业前4日向调度管辖区段的相邻站段提报计划申请,由调度管辖区段的相邻站段按照维修计划并向相邻集团公司施工办提报。

1.4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能力需求

依据企业调研的成果,梳理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能力需求见表3。

表3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能力需求

2 专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工电供”3个专业现有学生的培养问题。如果还按不同专业独立培养的模式进行,学生毕业将很难胜任岗位要求。

(2)“工电供”新专业(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工电供”3个专业的属性本身差别比较大,知识太多太庞杂,学生学制只有3年,新专业不可能将原有课程体系照搬,知识和技能的取舍问题很难确定。

二是目前国铁集团尚未公布高铁综合维修工岗位标准,学院在研究和制定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暂时没有确实依据。

3 对策与建议

3.1 现有学生的培养

针对工、电、供3个专业现有学生,可以根据高铁综合维修岗位需求,增开部分其他专业课程。建议采取“1+2”模式(即1个主专业+2个辅助专业模式),学生现在所学专业为主专业,其他2个专业为辅专业。

3.2 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作为新专业已经列入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我院也已成功申报,并将于2020年首次招生。因此,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了解岗位能力需求。深入企业一线,了解高铁基础设施段试点情况,了解综合维修工岗位能力需求、技能需求。

(2)制定实训场地升级方案。邀请西安基础设施段技术主管和工程师考察我院现有实训设备情况,在现有实验实训条件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方案和升级方案,以期建设工电供融合的实践技能培养环境,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开展学习与交流。以铁道行指委铁道工务专指委开展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强与其他已申报该专业的高职院校的交流研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同时,选派现有3个专业的带头人赴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参加“融合、智领未来——先进轨道交通未来教育研讨会”,了解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人才的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综合维修工岗位技能需求以及工、电、供各部分知识结构进行进一步调研,在充分分析总结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讨论工电供融合情况下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高铁综合维护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并且组织专家对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论证。

结合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能力需求,在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计划开设的专业核心课与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见表4。

表4 专业核心课与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

3.2.1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涵盖的主要教学内容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工务部分以线路、桥隧设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及联合应急处理作业知识为主,电务和供电部分以现场设备日常检查、保养及施工、维修配合作业知识为主。工务部分主要学习线路、桥隧设备日常巡视检查、保养、维修及联合应急处理等作业内容,这些内容既是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的基本工作,也是现场作业的主要项目;电务部分主要学习室外设备日常巡视检查、保养及室外设备施工、维修配合作业内容,这些内容既是保证设备日常状态良好状态的基本工作,也是日常设备养护及工电联合作业的主要工作,不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储备;供电部分主要学习接触网设备日常巡视检查、1C、2C、3C、4C分析及现场设备施工、维修配合作业内容,这些内容既是为接触网Ⅰ、Ⅱ级修提供准确依据的有效手段,也是施工、维修作业配合检查的主要项目,设备巡视检查及状态分析主要以标准件对比为主,学习简单、操作容易、错误率低。

3.2.2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

按照“工务专业以线路、桥隧设备日常检查、保养、维修及联合应急处理作业知识为主,电务和供电专业以现场设备日常检查、保养及施工、维修配合作业知识为主”的原则,我们设置了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体系。工务方面,针对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技能要求,拟开设《高速铁路轨道养护与维修》、《高速铁路桥隧养护与维修》等课程,讲授线路、桥隧设备,安全知识等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线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维修,联合应急处理等专业技能;电务方面,针对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岗位技能要求,拟开设《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联锁设备与监测系统运用与维护》等课程,包括车站、区间、列控等信号设备,要求学生掌握高铁信号控制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日常维护及常见故障分析等专业技能;供电方面,针对接触网运维、电力线路维护的岗位技能要求,拟开设《接触网检修与维护》、《配电线路运行检修与施工》课程,包括接触网、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结构、运维等内容,掌握接触网和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测量、巡视、检修、事故处理等技能。为了实现“工电供”的实质性融合,设置了《综合维修规章与业务管理》、《高铁设施接口管理》课程等理论教学环节及高铁综合维修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高铁综合维修岗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管理制度,而且具备该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专项技能,能够发现问题并上报,完成日常检修任务。

3.2.3 现有专业的调整及新专业申报

高速铁路“工电供”融合是企业的需求,我们高职院校只有紧跟企业需求变化,调整我们的现有专业、积极申报新专业,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针对工、电、供3个专业现有学生,可以根据高铁综合维修岗位需求,增开部分其他专业课程,采取“1+2”模式,即1个主专业+2个辅助专业课程。同时,申报高铁综合维修技术新专业,针对新专业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申报成功后,我们要加强与铁路用人单位的合作,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配套的课程标准、3个专业融合的课程教材、制作教学资源等,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知识覆盖面,使学生掌握多工种基础技能,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够从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和普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生产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4 结 语

高铁综合维修技术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满足铁路企业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站段改革的需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要不断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条件、师资条件等方面进行调整和融合,培养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能够从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和普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生产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工务高速铁路高铁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高速铁路技术》征稿启事
浅谈铁路工务防洪工作
高铁会飞吗
浅谈时速200公里动货混跑线路工务维修
工务材料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及实践
上海局工务系统标准化线路科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人地百米建高铁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WiFi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道岔维修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