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理论创新构建与实践路径研究

2020-08-04 08:26汪明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组织力基层党组织高校

汪明峰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要突出政治功能,多维度提升组织力的理论创新建构。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当前时期是各高校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升组织的引领执行力、建设发展力、结构領导力和创新凝聚力,在实践中解决面临的问题,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党员在思想和实践上对组织的认同,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高校;组织力;基层党组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组织力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把握高校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保证。不断增强党的组织优势,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弱化、虚化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已经成为高校党建实践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理论构成及表现形式

组织力是政党在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时自身的应变和整合能力,内涵意义上组织力是互动的关系力,体现主体政党对外部环境或者自身各构成部分的影响。组织力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为实现组织力发展目标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而表现出来的政党力量。“要虚功实做,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的完成,不断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基层党组织在工作引领上是否具有组织力以及组织力实施过程的力度强弱都关系到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工作内容呈现出多层次发展和立体化构成的理论特征。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党员队伍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要求。作为党组织体系末端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是从严治党的基础,落实“三会一课”是各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重要着力点。组织力提升的理论创新构建关系到党员坚定的党性修养以及坚定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党员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形象,这是高校稳定发展的动力之源。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理论架构和表现形式在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制度的过程中深化。组织力是在院系党政联席会议使各单位具有决定权的情况下,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时能够具有应变能力,同时凝聚师生党员的向心力,对非党员形成影响和号召力;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接受各组织和群众的民主监督,党员能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工作机制;能够服务师生,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平台,营造积极的理论学习氛围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基层党组织能够将理论学习和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去检验组织方式方法的创新性。

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高校党建的发展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方向。高校基层党组织将责任落到实处,强化思想引领,能够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是还有现实问题需要解决,组织生活质量还需要不断提升。

(一)政治功能坚守需提升

基层党组织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政治领导和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各院系通过开展一系列党的主题教育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与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党员教育和党员发展中的不平衡还个别存在,特别是成为正式党员后的再教育质量不高,民主评议环节的形式感较强,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针对党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显得比较被动,缺乏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与活动形式创新程度不够,导致党支部的活动实效性受到影响。

(二)党的决策执行力需增强

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管理等事项,决策的程序、过程和最终的实施结构是衡量决策执行力的重要指标。党政联席会议是集体领导和决策,议事前如果院系领导沟通协调不够,就可能导致责任不清的问题出现,甚至有的党政领导之间也会矛盾频出,在落实工作过程中也缺少责任担当,高校二级学院层面存在党的领导弱化,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党组织委员会的职能作用不能够充分体现。

(三)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需深化

基层党组织能够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高校组织建设的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部分高校中有一些专业学生入党意愿不强烈,部分有海外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政治学习不热情,部分优秀的专业教师政治意识不强等。另外,基层党组织中教师党支部负责人较难选拔,教师更重视与职称评选相关度高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党务工作复杂繁琐而且难以体现工作价值,因此教师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切入点不够精准,很多时候是形式大于内容,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与自身专业特长相差较远,所以,“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四)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水平需提升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党组织发展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不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专业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并不高,比较重党建实践轻党建理论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个别党组织负责人不具有与党建相关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是高校对党建工作的理论研究没有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产生了对党建研究缺少动力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工作通常要按照上级要求有质有量的开展,但党建工作实效性还需要增强,特别是在党建活动的设计和创新方面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有效实践路径

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主要体现在组织引领执行力、组织建设发展力、组织结构引导力和组织创新凝聚力方面。遵循党建的基本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优化组织设置,建构出有效的组织力提升路径。

(一)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决策执行力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领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注重结构力的合理优化,综合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党建工作开展,协调高校各部门间的资源保障,营造全校重视党建、支持党建的校园环境,发挥基层党支部书记优势,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运用开放思维,推进基层党组织内外协调,开放院系间党政干部队伍结构,加强高校间的沟通和交流,汲取经验和做法提升决策的科学性;运用共享思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内部人才资源共享,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成为双带头人。高校党委要培养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担当党支部书记。

(二)实现组织协同,提升组织建设发展力

组织工作效率情况取决于各组成部分间的配合与协作,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党政领导班子协同建设,要协调整合党务、行政、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把各项工作职责落到实处,确保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明确分工、协同合作,提升班子决策水平,制度执行效果决定基层党组织制度约束下的规范运行。高校党委要加强对党政联席会议执行情况的监督,并纳入党建考核体系,对党组织产生弱化影响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通过制度保障党员的监督和参与机制,推进院系工作的整体效能实现;专、兼职队伍协同,加强基层党建。新形势下,工作任务繁多,单个组织人员的力量很难胜任,要调动多方人员力量协作完成,培养兼职党务教师和学生党员骨干以充实党务工作队伍。

(三)加强组织引导,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组织力的重要基础,是保证支部发展和前进的必要前提,是党支部成员间的粘合剂,核心要求是在思想上加强党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加强还需要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能够具体实施的价值实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政治理论学习要与党员的生活相联系。基层党组织要对党员给予关心,发挥党员的优点和特长,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让党员获得身份认同感和存在感。基层党组织要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使党员的潜力得到激发,进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靠近组织,形成组织凝聚力。基层党组织要把握青年知识分子群体特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通过生活和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让青年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并积极主动地融入党的组织生活中。

(四)探索学习创新,加强组织创新聚合力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机制创新要突出中心特点,这是提高支部凝聚力和先进性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实践中我们要提升工作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并对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理论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要学习与实践同时开展,只有通过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探索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道路,党员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其次,要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与创新的活动方式,通过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使支部设置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党组织开展活动方面要创新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使线上线下相结合,只有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相结合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水平。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但是十九大的新要求,也是党建研究和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工作任务。所以我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理论构建,加强高校党组织组织力建设,使组织协同性和创新性相互促进,组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实现队伍建设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把制度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在实践中为高校党组织建设不断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進而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

[2]陈智旭.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

[3]蒋棋玮,等.强化高校二级学院党的领导作用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8,(3).

编辑∕李梦迪

猜你喜欢
组织力基层党组织高校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