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需求侧思考

2020-08-04 08:26吴跃本朱晓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9期
关键词:需求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吴跃本 朱晓艳

摘要: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往往只注重供给侧一端,惯于将显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灌输,易忽视需求侧一端,怠于将隐性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有机融合。因此,文章试从需求侧来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理论之基和实践之源,同时,从内化机理的视角来论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隐性之法。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求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凝练与表达,它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与诉求,承担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重任,党的十八大将其定位为兴国之魂,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鸡犬相闻”的地球村,各类社会思潮交融交锋,人们思想亦呈现多元多样,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正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如何根据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征、认知习惯和行为规律,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有效传输是高校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学理基础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的价值共识的自觉追求,无论是在茹毛饮血时代,还是现代高度文明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总结各个社会形态中人们苦苦追寻的最高价值理想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它既满足了人的内在需求,又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由、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

(一)马克思的需要层次论是开展认同教育的理论之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需要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上升,具有递增性和层次性。诚如其所言“满足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可见人的需要的过程是一个从生理层向发展层螺旋上升的过程,其中生理需要属于人的基础性需要,发展需要属于人的高层次需要。人的基础性需要是自发性需要,最初是从动物的本能需要中发展而来的,人的高层次需要是自觉性需要,这种需要依靠的是人的自觉意识,即意志的力量。这种意志的產生反映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众多的个体自觉需要就汇集成了社会公众的共同需求,这种共同需求正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源头,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也正是契合了人的这种需求的递增性和层次性。人们的共同需要是基于个体需要,但又不能等同于个体需要,共同需要是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追求的表达,一旦人们自觉认同这一价值表达,就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极强的导向作用,正是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才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次化成为可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开展认同教育的实践之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与发展起来,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与定海神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蹄疾步稳般前行。目前,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种社会转型催生了公民个人意识的强化。个人意识的强化不仅驱使人们追求自由,维护权利,更重要的是会使人们带着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去重构社会文化,这就使得一元化时代的价值观体系逐渐被多元化的思想颠覆和解构,也使得不同的人惯于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造成的后果就是个人价值强化,社会整合度下降,社会失去了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人们的行为方式就会不断出现摩擦与冲突。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一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多元化的个体需求之间的矛盾。然而面对着思想多元、多样和多变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如何将高度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大众化的普及呢?那就是要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得人们在尊重价值多元的客观基础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家的“共识”与“共为”。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化机理

内化与外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对立又依存的两个范畴,内化可谓先导,外化可谓目的,而其中内化具有高度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它是受教育者主动把外在的社会规范吸收为内在的个人行为准则,力图达到“外化而内不化”的人生追求。因此,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辨别、选择、消化与吸收,形成能够指导学生个人行为并保有相对稳定的思想形态,这一过程始于理性认知,终于精神共鸣,止于思想转化,学生通过这种螺旋式的认知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标准上升为自我的主观认同。

(一)立足需求起点,创设教育情境,提升理性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诸如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迅猛发展,微电影、微课堂等“微平台”快速崛起,从而将人们带入一个无“微”不至的科技时代。当下,站在信息潮流前沿的大学生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主宰,网络已成为他们思想交流、交锋与交融的主舞台,各种数字资源也正悄然地裂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重塑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内化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然而网络世界的遮蔽性看似给学生思想及情绪的发泄带来了便利,但也使得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在真实和虚拟之间相互纠葛。为此,要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高校就必须要立足学生的需求起点,通过创设教育情景将学生的真实境遇和虚拟世界的生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创设教育情景是指“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教育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对于高校而言,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在校内的教学空间诸如教学楼、实训工厂等,生活空间诸如商业中心、学生食堂、宿舍等,娱乐空间诸如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以及校外的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社区、模范家庭、革命圣地和各类纪念馆等场所来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各类实物教育场景,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来内化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虚拟空间诸如微信、微博、抖音、网络文摘以及播客等各种流媒体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日常的网络活动中。从而将现实中的教育情境、大学生的真实遭遇与网络虚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这种显隐互通的教育方式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国情、社情和民情,并以此来潜移默化的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

(二)关注内化难点,运用情感教育,促进思想共鸣

情感教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柏拉图的“心灵教育”,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均闪耀着人类情感教育的智慧火花。而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通过营造情感空间和情感氛围,以便获取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育目标、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特定的体验空间中进行感悟和反思,从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要求。

然而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过去单纯由教师以文字、图片、理论和知识堆砌出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再也难以使学生获得完整而真切的情感体悟,只有让学生经历过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其产生具有生命气息的心灵感悟。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中,可以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育人环境的创设上来深度挖掘情感教育的着力点。在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角色体验,让学生走进农村、企业、商店和政府机关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直接体验核心价值观在各个层面上的要求。同时,运用体验式情感教育需要更多的倾听和对话,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唯有什么样的情感需要,学生才会去追求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唯有“痛彻心扉”的情感体验,才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学生也只有在人生各种不同的际遇中去体验、去感悟,才能构建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希望他们拥有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意识,也只要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

(三)聚焦内化终点,提倡主体性教育,助推思想转化

主体性教育是指一种基于主体哲学对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教育活动的认识,它强调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教育的过程必须把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由此可见,动物只有一个尺度,而人类不仅要遵循自己的尺度,还要遵循一切对象的尺度,如需要遵循社会的尺度,这就意味学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要按照主体性教育的基本规律,聚焦学生思想内化过程,助推学生情感的转化。

人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相统一的过程,因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中,一方面学生是“学”的主体,即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客观存在的认识,通过内化完成主体客体化;另一方面学生又是“教”的主体,当新的思想观念形成后又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形成客体主体化。在这一辩证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主体性特征,就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身思想的内部运动才能发挥作用。学生只有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育过程,主动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促进思想的转化。因此,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为指导,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以往大学生被预设为被改造、被塑造的对象,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要持开放、支持、保护和重视的态度,而非恐惧、拒斥和阻挠。

三、基于需求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隐性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金字塔”型人格结构的核心层,也是大学生进行一切价值判断的内在依据,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然而很多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时往往是基于教育主体视角,易于忽视教育客体即学生的内在需求,因此,高校应立足于“需求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性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中,并以此来助推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与道德境界的提升。

(一) 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理论认同

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量认知,通过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已难以再重塑,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系统的价值引领,才能助其产生正确的增量认同。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其核心教学理念实际上是单一主体论,即教师主体论,也就是说整个教学活动本质上是教师主导、管理和支配下的活动,学生只是教师教育的对象,其二者间的关系被很多学者喻为“父母”与“听话的乖孩子”抑或“饲养员”与“等待喂食的鸭子”,因此应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运用交互式教学,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1.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育人为主,多课程价值渗透为辅

在高校的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推行案例化、情境化和项目化教学,按照“切点灵活、语言用活、素材鲜活、思维激活、内容盘活”的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政“活课”,不断提升育人效果。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干课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也应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提倡课程思政,各门课程既要做到凝心聚力,同心、同向、同行,又要处理好主干课程与其他辅助课程的教学关系,做到责任明确、主次分明,防止教育内容的重复或脱节。

2.要转变用预设的伦理规范来进行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

要转变用预设的伦理规范来进行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依循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运用研讨、案例和活动等形色各异的隐性教育资源。首先,在教育理念上,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困惑,增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本依托,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典型生活实例。再次,在教育方式上,要强调在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中实现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感化和相互改造。

3.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在论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比如可以构建开放式、互动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再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把网络作为青年大学生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之源,作为接收先进人物事迹,丰富文化生活需求,陶冶思想情操的虚拟平台。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能力”与“效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体系中的解释力、转换力和创新力。

(二)寓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情感认同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众化传播的良好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圈,具有教化人、塑造人和熏陶人的重要功能,由于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浓郁氛围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自觉地形成与校园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因此,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對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1.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

首先,要利用校内的文化墙、电视广播、横幅标语、橱窗展板以及班级黑板报等宣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其感性认识。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价值观内容与校园环境的融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CI设计对楼宇名称、道路指示、标牌形式等进行统一规范,在建筑风格、主题展示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国防教育、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等要素,在宣传资料、室内外装修、办公用品、文创产品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其次,可以通过校园QQ群、博客、微信朋友圈和在线交流平台等网络载体,深入持久地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最后,要充分利用校内展览馆、校史馆、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教育,让青年学生从党、国、校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

2.打造校园品牌文化活动

首先,可以依托学生社团打造品牌思政文化活动,如围绕一二·九运动、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其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所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因此,既要打造优良的学风,也要建设优良的校风和教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熏陶学生的高品质校园文化圈。最后,要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人物融入到学生演讲辩论、班会和形势政策报告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中,从而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

3.优化校园文化管理机制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起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校党委统筹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最后,要重视“管理育人”,用科学和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服务育人的“温度”,又能体会到管理育人的“热度”,促使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嵌为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基于学校内外社会实践中的行为认同

价值观需要实践养成,实践也需要价值观引领,二者相辅相成,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离开了实践,就会像马克思所言“有一部分陷入政治迷信,另一部分陷入政治上的不信任,或者说完全离开国家生活,变成一群只顾个人的庸人”。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就必须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夯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大学生心中的烙印。

1.加快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建设

高校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分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学时比例,把社会实践纳入授课计划与课程考核,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立劳动周等各类社会实践课程。同时,在组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应当精心策划,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安排实施步骤。周而复始,让学生在“知、悟、行”的循环反复中,使其思想认知和情感彻底地融入价值体系内部,从而内化为核心价值。

2.搭建各类社会实践平台

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加强校家、校地、校企以及校社紧密合作,建设与办学规模相适应、专业类别相配套、实践形式丰富多样的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比如挖掘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潜力,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身示范,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精神,这样就弥补了单纯技能教育带来的学生职业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实现了在“课堂之外建课堂”,教学扩展为“实践场景讲理论”,实训课教师成为“不讲思政课的思政课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企业技改、工艺创新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思想导向作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实践的条件与机会。要支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

3.要注重育人队伍建设

搭建校、企、政合作平台,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团工作者有序参与社会实践、企业挂职等活动。要建设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机制,在互帮互学中不断提升教师实践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部门来分管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2]夏建华.传承与弘扬——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191.

[3]唐广勇.情感教育论[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9.

[4]范慕乔.基于大学生特征思维、行为方式和文化诉求的校园文化构建[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14—1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3.

编辑∕姜雯

猜你喜欢
需求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