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结构分析,建构有质量的小说课堂

2020-08-04 07:25梁观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4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结构分析初中语文

梁观红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分析作品结构入手展开阅读,是一个新的学习方向,有助于构筑高效的小说课堂。教师引导学生细化作品结构,整体把握内容;借助分析详略,掌握文章主旨;通过线性分析,体会作品写作特点;根据结构区别写作类型,探究作者创作意图。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掌握小说结构,并深入研读作品。

【关键词】结构分析;小说阅读;初中语文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围绕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展开教学,先梳理作品情节,再分析人物形象,并穿插分析作品细节和环境描写。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过于套路化,很难促使学生挖掘出作品的独特之处,使得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教师要尝试找到其他突破口,构筑高效的小说课堂。借助结构分析能让学生找到全新的分析角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一、常规细化,务求整体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先关注作品的结构特点,试着从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角度探究作品结构,围绕这几个关键点展开细化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结构分析图进行细化分析,先确定段落长短,再根据背景、起因等片段进行标注,这样就能看到每一部分写的是什么内容,有助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范进中举》时,鼓励他们展开结构分析,标注出每一个段落写的是什么。第一部分是作品的背景介绍,写的是范进中举之前的穷困生活,展现了他的卑微地位。第二部分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展现的是范进中举后发疯,体现了他的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又鼓励学生围绕作品的第二部分展开细化分析,理清其中的前因后果。学生发现这一部分也可以分成三个小层次:第一层写的是范进中举后发疯,第二层写的是胡屠户给范进治疗疯病的过程,第三层写的是张乡绅拜会的过程。在细化分析后,学生发现文章并未将全部的笔墨放在范进发疯上,而是写了特定背景下的众生态。这样学生就有所领会,认识到作者不仅仅只是为了写范进这个人物,更重要的是写社会众生,展现人情冷暖。

在分析小说结构的时候,学生发现部分作品没有按照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常规顺序来写,而是采用插叙、倒叙的手法,呈现出结果提前等特殊的状态。这样学生的见识更广博,对小说结构的理解更深刻。

二、凸显详略,领悟文本要旨

在结构分析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详略,看看作者关注哪方面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领悟文本的主旨。通过探究作品详略结构,学生体会了作品的特殊用意,在阅读时也会关注重要之处,浸润到作品中,产生共鸣,体会其动人之处。学习《智取生辰纲》时,我鼓励学生说说文章中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并思考作者为何要如此创作。学生发现作者详细写了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但是在前面还加了一段杨志催促士兵赶路的内容。我引导学生结合这一点,进行思考:“既然作品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为何不以众英雄的谋划为开端,而是先写了杨志呢?”这样促使学生探究作品的写作手法。有学生提出:“我覺得作者是想要让情节更曲折,先写次要人物,而后展现主角。”还有学生从人物的性格和计谋的实施等方面入手分析:“杨志对士兵太过于严苛,这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晁盖等人的计谋,所以我觉得这样能反衬出众英雄的智慧。”我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抢劫本是违法的事情,为何这里还要详细地写,还要用抢劫展现人物的英勇,这是为什么?”这促使学生认识到《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旨。

在探究作品详略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不同文本结构背后体现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往往展现出作者的独特创意,表达作品的要旨。

三、线性分析,发现写作特点

有的小说情节比较复杂,在探究作品结构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理清顺序。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线性分析图的制作方法,这样能更清晰明了地看到作品的结构特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孔乙己》时,我引导学生用线性结构图展开分析,说说作者如何生动地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学生展开自读活动,并试着进行总结,认为:“文章主要展现了孔乙己有关的若干事例,从孔乙己被嘲笑和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一直写到孔乙己被打断了双腿,还来酒店喝酒。”我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几个事例中,你能看出孔乙己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吗?”学生发现每一件事情都能体现孔乙己独特的性格,如分茴香豆展现了他的善良,被嘲笑偷东西而反驳、教“我”识字展现了他的迂腐,偷东西被打断腿体现了他好吃懒做,同时也体现出他的社会地位很低。我引导学生总结作品写作特点:“作者所写的都只是一些琐事,为何却能形象地展现人物?”学生有所感悟:“所以作者运用了淡化人物情节的方法,他关注的不是写故事,而是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分析小说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作品的结构分成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而线性又包括单线、复线、环形等不同的结构,而非线性又包括打乱时间或因果关系、淡化人物情节等不同的类型。学生利用分析图展开分析就能更清楚地理清展现作品的写作特点。

四、区分类型,探究创作意图

人物形象是小说三要素之一,但是部分小说的人物形象却似乎和作者创作意图不符,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分作品是情节型还是人物型,不同类型的小说结构也有所不同,写作手法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所不同。学习《台阶》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何作品中的父亲让我觉得是负面形象呢?父亲如此固执地要修台阶,这是否太迂腐了呢?”针对学生的疑问,我鼓励他们区分小说的类型,说说该作品是以人物塑造为主的作品还是以情节主题为主的作品。学生有所感悟:“这篇文章是情节型的作品,父亲只是一个代名词,用来代表千千万万和他有相同价值观和人生选择的人。”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为了展现一类人,他们虽然显得有些迂腐,但是却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作者围绕这样的形象创作了一个故事。”

借助对作品结构类型的分析,学生发现不同类型的作品写作结构也有所不同,要结合两者进行分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结构分析可以促使学生在把握文本详略的基础上明确作品的要点,并顺藤摸瓜地探究作品的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这样便促使学生找到了新的探究方向,提高小说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荣珍.分文本类型,借结构分析把握小说特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小说教学新探[J].中学语文,2020(02):10-13.

[2]董永春.论初中语文小说文本细读策略[J].中华辞赋,2019(05):115-116.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结构分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探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财政支出情况分析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