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
——统编语文教材五上《少年中国说》的构思艺术

2020-08-06 02:24杨九俊
江苏教育 2020年41期

杨九俊

“说”是一种说理议论的文学体式,写法比较灵活,大都讲究文采,也常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说”不宜简单地当作说理文,而是需要把握它“说”什么,怎么“说”,有没有“说”到位。

《少年中国说》就是一篇“说”,作者要“说”的观点很明确:中国少年奋起,才能建设美哉、壮哉的少年中国。又是怎么“说”的呢?从节选部分看,作者不太关注理性和逻辑,而是注重情感和形象,更多地用形象说话,融哲理、情感、形象于一体,体现出议论性散文的特征。

课文的第一段以“故”开篇,关联起节选部分与整篇的关系,也自然而然地将节选部分放在民族危机严峻无比的大背景中,然后作者言明观点:中国少年奋起有为才能有少年般的中国。在这里,作者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用八个“……则……”的句式反复强调少年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这八句话的强调有其内在结构。统编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把它们分成三组: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欧洲、地球,确认其层层推进的关系,是有道理的。我们在和薄俊生、蒋燕等老师讨论时,薄老师、蒋老师更进一步,为八个关键词设计出逐步深化、渐次递进的图示,让人眼前一亮(见图1)。

按照薄老师、蒋老师设计的思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推敲这些关键词的排列顺序,感受层层推进的内在逻辑,品味文言词“则”的意蕴,不断强化“只有……才……”的唯一条件性,体会少年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应该说是很有创意的。

“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的关系,第一段已经说得够清楚了,那么为什么还要来个第二段,第二段这些意象的铺排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呢?这是理解这篇课文的难点,也是作品构思的特色所在、魅力所在。中国古典诗歌,以至许多文学创作,都是“情志为本”。有些学者认为,“情”偏重个体生命,“志”偏重群体生命。朱自清先生在阐说“诗言志”时,把“志”解释为“怀抱”,而这时“诗言志”的“志”,也可以理解为包括“情”了。“诗言志”,“志”为内容,“言”为形式,但文学创作常常有“言不尽意”的现象,于是就需要“立象以尽意”。《少年中国说》的第二段,正是“立象以尽意”。“红日东升,其道大光……”汪洋恣肆,浩浩荡荡,蔚为大观,极具震撼力、冲击力、感染力!奋起的中国少年和少年般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是“智”“富”“强”等语词所概括的,更是托物寓意、立象尽意所描绘的。第二段的十个句子,描绘了七种意象,细细品味,一是七种意象有自然景观、动植物、创造物纷至沓来;二是要扣紧与“少年”的契合点,如“初开”“河 出 伏 流”“潜 龙”“乳 虎”“试 翼”“初 胎”“发硎”,都是初试锋芒,冉冉向上,特别感人;三是要从“崇高美”、壮美维度欣赏。第八九两句拓开天地、时空。第十句则顺势做结:“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可以说,作者如椽大笔,雄文一卷,不仅立象尽意,而且如黄钟大吕,声震寰宇,“象外之象”“象外之境”都浑然天成了。

第三段两句话,“美哉”“壮哉”是互文关系,“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既有因果关联,又是相互映照。有前面的铺陈,这里坚定有力的收束顺势而为,自然是掷地有声。

由是观之,作者这一“说”,胸中激情澎湃,下笔气象万千,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产生巨大的影响,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