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以“五化”举措推进森林康养发展

2020-08-06 14:55黄宰胜张甜甜
浙江林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五化康养基地

黄宰胜 张甜甜

森林具有特殊的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功能,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温州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借助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优势,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森林康养产业,以“五化”举措推动森林旅游向森林康养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建成市级森林康养基地40处,雁荡山等5处基地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数量居全省第二。文成猴王谷等3处基地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2019年,全市森林旅游康养人次超过5000万,产值超200亿元,产值比2005年增长了300多倍,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超过10%。

顶层设计科学化

规划森林康养发展布局

明确发展板块。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立足温州“山、海、城”的自然格局特征,按照森林资源的分布及特点,确定“内陆远郊型、都市近郊型、沿海靠山型”三大发展板块。

明确推进路径。结合温州市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制订《温州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年度任务,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森林康养基地50处,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压实责任,分步推进。

明确认定标准。率先制订《温州森林康养基地认定标准》,规定了森林康养的申报条件、申报材料和程序、运行评价及退出机制等。同时年初根据各地申报情况,下达建设计划并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年中组织市级森林康养专家对基地进行指导;年末组成森林康养基地现场考核验收组实施验收,形成全市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评定体系。

投资主体多元化

推进森林康养项目落地

财政资金扶持。3年共安排1000万元扶持资金,专项用于打造10个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各地在此基础上再加码,如乐清和泰顺对获得市级森林康养基地的单位一次奖励40万元,苍南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补助最高达80万元,极大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

加大招商引资。创新投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如永嘉9个森林康养项目通过吸引永商回归,协议投入资金45亿元,实际已投入超12亿元。2018年实施鹿城田塘头仙人谷等13个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总投资12.69亿元。

积极鼓励创业。借着鼓励青年回乡创业的东风,以美丽山水召唤他们投身森林康养事业。如洞头一对本在杭州工作的夫妻,被百岛洞头美丽风光所吸引,投入3000多万元在北岙街道海脚自然村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平阳一位90后女大学生,放弃高校工作,筹集资金改造民房,在闹村乡南垟村打造雾缘森林康养基地。

内外兼修一体化

形成森林康养品牌效益

对外传播康养理念,引导市场消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行业领军企业举办中国(温州)森林康养高峰论坛,在微信朋友圈向120多万个用户定向推送森林康养公益广告,通过制作专题宣传片、编制森林康养手册等方式,引导市民走进森林、走进森林康养基地。同時对内丰富康养内涵,激活产业动能。

实行“科研+”。联合中国林科院成立温州森林康养研究中心,投入科研经费超150万元,开展相关课题研究。联合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促进会、中国林学会森林疗养分会开展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人次。联合在温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森林康养专家库,发挥其在政策制定、课题研究、基地评审和业务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实行“技术+”。建立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林业功能站14处,可实时监测基地负氧离子、PM2.5和臭氧等环境指标。依托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温州专项基金,开展为期3年的基础研究和医学对照试验,用科学数据为森林康养打响广告。

实行“部门+”。与工会、教育等部门对接,全市共有20多处森林康养基地被纳入职工疗休养基地。与农业、卫健、民政、体育等部门联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康养项目。如文成云顶山庄森林康养基地在当地医卫部门的指导下,开发中医药特色康养项目,形成独具一格的“养生”品牌。

助农增收最大化

释放森林康养绿色红利

以林地流转促增收。引导和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农以林权流转盘活山林资源,共享发展利益。如永嘉县9个在建的森林康养项目,通过林权流转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150万元以上。苍南鹤顶山茶通天下森林康养基地流转茶园1000多亩,每年为茶场增收20多万元。

以经营分红促增收。鼓励所在村居入股经营,与森林康养项目主体结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带动增收。如永嘉沙头镇珠岸村将5000亩林地流转给永嘉书院森林康养项目,每年获得门票收入10%的分红,2018年该村共获得分红110万元。岩坦镇岩门下村将1.3万亩统管山场作价430万元,入股到楠溪云鼎度假区项目,建成后每年获得门票收入2.5%的分红。

以带动就业促增收。发挥康养基地“四两拨千斤”的整体带动功能,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如文成嘉南美地中心养生度假区着力发展核心康养服务项目,解决了200余人就业问题,成为实现“两山”转化的重要通道。

产业发展融合化

实现森林康养高质量发展

实现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的“两美”目标,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产品。温州将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凝心聚力、大胆探索,通过“三坚持、三打造”举措持续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态福祉。

坚持责任导向,打造森林康养基地群。紧盯“到2020年全市建成森林康养基地50处”的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对照建设标准,市县联动、全力推进,加强建设指导和业务培训,把握时间节点,争取2020年新增市级康养基地10个,培育示范基地3个,逐步形成森林康养基地群。

坚持市场导向,打造森林康养“金名片”。继续加强同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合作,开展森林景观、森林环境、植物精气与人体身心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为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撑。积极推进智慧森林康养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职工疗休养等消费需求,发动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参与森林康养活动。加大森林康养对外营销,培育森林康养中介服务市场,打造区域森林康养品牌。

坚持精品导向,打造森林康养示范区。对接各路资源,推广“林业+”合作模式,实现产业融合。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服务建设,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探索将森林康养纳入生态“坡地村镇”开发项目,解决用地瓶颈。规划完善森林康养空间布局,推动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对外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森林康养示范区。

猜你喜欢
五化康养基地
本期导读
推进康养产业党建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