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优质鱼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0-08-06 15:23张澜澜
黑龙江水产 2020年4期
关键词:苗种水产品渔业

张澜澜

牡丹江市有牡丹江、穆棱河、绥芬河等大小河流750条,大小湖泊1200多个。全市总水域面积为112.7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52万亩。据初步调查,各水域现有鱼类6目13科37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有14种。多年来,牡丹江市充分发挥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水域生态环境状况良好及水域资源存量大分布广等优势,推进优质鱼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分析总结牡丹江市优质鱼发展的经验、做法,着力解决制约黑龙江省优质鱼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就牡丹江市优质鱼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发展现状

牡丹江市辖区水域水体理化性状较好,营养盐类丰富,既有适宜开展鲤、鲫、鲢、鳙等常规水产品种养殖的水域,也有适宜虹鳟、细鳞、哲罗鱼等冷水鱼类养殖的资源,发展优质鱼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紧紧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做文章,以绿色生态优质发展为导向,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水产品需求为目标,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质增效、渔民增收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渔业。

1.1 强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质苗种繁育能力切实得到提升

优质苗种持续供应是优质鱼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牡丹江市通过改造基础设施、新建标准化苗种繁育基地等措施,不断提升苗种繁育能力。

1.1.1 改造升级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该站隶属于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建站于1964年。经过多年的改造升级,现占地100余万m2(1797亩),新建办公楼1000m2、野外工作台站2000m2;科学实验区有钢筋混凝土鱼池50个、面积6000m2;土池12个,面积1.2万m2。孵化选育车间1000m2,内设256个选育缸、56个平列槽、150个孵化桶,并设有检疫室和实验室等。成果转化区有钢筋混凝土鱼池26个,面积超过4000m2,浆砌石鱼池14个,面积3000m2,土池4个,面积超过4000m2。保有哲罗鱼、褐鳟、虹鳟、金鳟、细鳞鱼、山女鳟、白点鲑、七彩鲑、黑斑狗鱼等冷水性鱼类亲鱼9300尾、后备亲鱼1.66万尾,年可提供发眼卵500万尾,鱼苗68万尾。其生产的哲罗鱼已经在黑龙江呼玛河、镜泊湖、五大连池、伊春大丰河成功进行人工放流,并获得回捕鱼,为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和增养殖奠定了基础,为资源增殖和资源保护作出了贡献。

1.1.2 改造升级东宁市鲑鱼孵化放流站。该站位于绥芬河水域下游下水磨河段北岸,由原国家计委于1987年投资20万元、省水产局匹配20万元建成使用。该站占地4500m2,建筑面积约700m2,其中育苗车间260m2,办公区540m2。主要承担大麻哈鱼、滩头鱼等珍稀洄游性鱼类繁育并增殖放流任务,是省内唯一不间断持续开展洄游性鱼类增殖放流的放流站,也是全省唯一增殖放流滩头鱼苗的放流站。三十年来,该站累计增殖放流大麻哈鱼苗1800多万尾,滩头鱼苗1亿多尾。2016年,筹资100万元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现已具备年增殖放流大马哈鱼苗40万尾,滩头鱼苗500万尾的繁育能力,为维护绥芬河水域生态平衡、保护珍稀鱼类种质资源和树立我国政府珍视水生生物资源的良好国际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1.1.3 升级改造镜泊湖水产养殖场绿色苗种养殖基地。该场是黑龙江省“老字号”水产企业,1948年建场,经几次转隶,现隶属于牡丹江市镜泊湖旅游集团公司。为满足场区生产需求,该场以入驻省级镜泊湖现代产业园为契机,在原有发展基础上,兴建总规模为9630亩的绿色苗种养殖基地,年可生产优质鲢鳙苗种20万kg~25万kg。

1.2 有效开发利用水域资源,优质鱼养殖产业得到健康有序发展

为适应渔业发展新形势,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步伐,牡丹江市充分发挥水域资源优势和鱼类资源优势,推进优质鱼产业发展。

1.2.1 发挥大中水面资源优势,发展“人放天养”生态养殖模式。镜泊湖水产养殖场经营水面达到19.08万亩,发展生态增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每年自筹资金120万元~150万元,向养殖区投放鲢鳙苗种20万kg~25万kg,持续扩大优质鲢、鳙及蒙古鲌(红尾鱼)产量,现年生产商品鱼能力可达6000t左右。

1.2.2 发挥冷水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冷水鱼养殖。以渤海冷水性鱼类试验站为技术依托,合理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场建成于1988年,占地168hm2。现有养殖面积255亩,其中冷水鱼池1.5万m2;网箱600m2;流水槽3條,450m3;还有孵化室、技术室、库房、客房、餐厅等。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多人次。

1.2.3 发挥地产鱼类品种优势,发展名优鱼类养殖。海林市莲花湖是黑龙江省最大的人工湖,是国家投资兴建莲花湖水电站而形成,总水域面积约20万亩,其因盛产池沼公鱼而闻名。在合理投苗、严格管理等一些列措施的保障下,池沼公鱼的品质不断提高,产量逐年攀升,2018年达到了208t。东宁市2004年有几个养殖户将小河流中自然繁育的野生柳根鱼引进池塘进行养殖,开创了黑龙江省柳根鱼人工养殖的先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柳根鱼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创造了最高亩纯收入达到2560元、最高出池销售价格达到80元/kg的佳绩,产品远销吉林省和哈尔滨市,成为东宁市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

1.3 因地制宜发掘资源优势,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经之路,牡丹江市在推进一产发展的基础上,秉承着“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原则,根据各地不同特点推进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发展,促进三产融合。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在2017年探索开发了以“红罗鱼”为品牌的系列加工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60t,产品现已销售到北京市场,得到了北京首农集团的认可。目前,该场正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增建2000m2加工车间,进行鱼品分割和加工,配套完善冷链配送环节,建成后可实现年加工能力500t以上。同时,镜泊湖水产养殖场认真落实总书记“两山理论”,连续7年开展了冬捕活动,深入挖掘渔猎文化,发展冰雪渔业经济,在冬捕活动中增加了祭湖、头鱼拍卖、现场直销等多项内容,丰富了冬捕活动内涵,创造了现场销售水产品总量超过1万kg的成绩,并邀请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扩大了企业及产品知名度。该场已发展成为集捕捞生产、池塘养殖、湖湾育种、网拦养殖、家庭饲养业、生态休闲渔业、绿色餐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场积极发展冷水鱼加工业,现已加工上市鱼肉水饺、冰鲜鱼、鱼籽酱等冷水鱼产品,年市场销售额达500万元。多年来,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场还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现已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1.4 多措并举扩大产品影响力,区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牡丹江市采取注册商标、参加展销及线上销售等方式持续宣传老字号品牌,极大的提升了产品影响力。2004年,镜泊湖水产养殖场注册了“镜水”商标,进行了品牌创建,通过近15年的努力,“镜水”牌鱼品已深受消费者信赖,成为知名商标。2018年,镜泊湖大胖头与红尾鱼被认定为地理标识产品,另有10余种“镜水”牌鱼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并作为唯一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镜泊湖现代产业园,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近两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试验站与黑龙江瓢舀鱼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建立网上商城进行冰鲜鱼、加工即食鱼产品线上销售,在商城下单后用顺丰快递至客户家中,打造让消费群体方便快捷的吃上健康冷水鱼的网上销售模式,让冷水鱼走进普通居民餐桌,预计本年度可实现销售额10万元以上。

1.5 充分发挥科研单位技术优势,渔业科技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牡丹江市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逐渐开始,经过50余年的发展,现已在引种、保种、培育、养殖及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性鱼试验站建成以来,主要从事冷水性鱼类新品种引进和习性研究、保种繁育试验、新品种的培育、养殖技术保障等工作。自建站以来,渤海站已完成科研课题40余项,获国家、省、部、院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为加快推广冷水性鱼类养殖,渤海站每年春秋季都会接收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到渤海站实习锻炼,培养从业人才;定期对本单位的渔业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进修培养;对周边渔业养殖户进行渔业养殖技术的指导并跟踪服务,对区域较远的渔业养殖户进行远程指导,遇到极难问题时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渔场现场指导。优质苗种的保障和养殖技术的热情服务推动了当地冷水性鱼类养殖的快速发展。

2 制约因素

通过多年的发展,牡丹江市优质鱼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发展制约因素。纵观全省优质鱼产业发展状况,虽然各地发展优势各具特色,但发展现状参差不齐,存在着共性的制约因素。

2.1 养殖成本偏高

黑龙江省现有养殖水域面积600万亩,在全国排第六位,稻田近6000万亩,养殖发展空间大。但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鱼类生长期只有近5hr时间,因而造成了单位产量相对较低,生产成本偏高,经济效益较低。

2.2 基础设施薄弱

黑龙江省开发较晚,环境破坏程度较轻,水质优良,发展渔业条件得天独厚。但基础设施薄弱,近一半的池塘老化、年久失修、淤積严重,鱼池水质监测系统、增氧机、投饵机、注排水、道路和生产用电用房等养殖设施不配套,渔业发展扶持资金严重不足。

2.3 产业化水平低

黑龙江省鱼类品种资源丰富,现已发现鱼类105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40余种。鲟、鳇、大麻哈鱼、兴凯湖大白鱼、方正银鲫、冷水性鱼类细鳞鱼和哲罗鱼等是黑龙江省特色品种。但二三产业发育不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龙江省水产品加工业较弱,用于加工的水产品2万t,仅占水产品总产量的2.9%。

2.4 市场营销滞后

大中型水面养殖生产的水产品,不投喂、不用药,品质优良,绿色安全,肉质鲜美,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产销对接不畅,地产水产品批量进入省外市场还存在一定困难,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水产品品牌,省外市场占有量较小。

2.5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不足

黑龙江省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国家和省级团队,有国家、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但黑龙江省现有渔业专业合作社只有158家,渔业养殖企业236个,新型经营主体总量明显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养殖企业和养鱼户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市场意识不强。

3 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渔业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科学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发展三产,调优结构、扶强产业、提高效益,推进资源、生态和渔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构建先进的水产养殖业、发达的水产品加工业、活跃的水产品流通业、繁荣的休闲渔业的现代渔业新格局。

3.1 增强水产苗种繁育能力

根据各地渔业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布局,加强特色优质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和增殖放流站建设,完善国家级原种场和省级水产良种场,提高保种及繁育能力,尽快提高苗种自给率。发挥黑龙江省江河特色鱼类种质资源的优势,加大品种开发、研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扩大繁育规模。与南方水产苗种繁育企业开展合作,扩大省外繁育能力,实现“接力养”,提高优质苗种的早繁率和供给量。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完善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启动水产苗种检疫工作,提高水产苗种质量。

3.2 推进大水面生态增养殖

积极推动成立大中水面生态渔业产业发展联盟。引导大中水面建立地产活鱼冬储库,实现地产鱼均衡上市和优质优价。利用黑龙江省水面大、水质优、不用药、不投喂、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优质鱼类养殖。指导养殖主体合理开发利用养殖水体空间,依据水域自然饵料生产能力等因素,科学确定投放品种、投放比例和苗种投放量,采用人工调控的放牧式等生态增养殖模式,提升“自然鱼”产能。突出大中水面渔业的生态属性、美化效果、富民功能,推进大中水面优质鱼产业发展。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加强水产苗种繁育、特色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渔业资源增殖保护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渔业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范围,积极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争取渔业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实施渔业保险制度,为使渔业成为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引进、培育新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引导水产品加工由生产冷冻产品、初加工产品,向发展鱼糜、鱼丸、鱼饺、鱼子酱、半成品等特色、优质、健康、便捷及功能性的水产加工产品方向发展,努力培育创建区域性知名品牌,促进水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和冰雪渔业经济,加快形成“渔业+渔猎文化、餐饮、旅游观光、体育、娱乐等”产业链条,发挥黑龙江省冬捕旅游联盟的作用,通过举办冰雪渔业文化旅游节、冬捕节、冬钓大赛、生态旅游等主题活动,把民俗文化、渔猎文化、文艺体育等融入休闲渔业发展全过程,深度挖掘冰雪渔业经济潜力,提高休闲渔业质量和品位,壮大休闲渔业经济。进一步完善最美渔村和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品牌和休闲渔业、渔文化品牌。

3.5 加快区域品牌建设

打造优质水产品区域品牌,将初具规模的区域品牌打造成全国知名的“龙江鱼”品牌。通过论坛、博览会和展销会等,增强黑龙江省渔业影响力。积极发展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营销网络,引导龙头企业在全国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产品配送中心,在大中城市建立直营、加盟网点,完善营销网络。推进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创新产品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黑龙江省优质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3.6 培育渔业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与养鱼场户对接,形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特别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技术装备水平高、生产竞争力强的水产加工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渔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推广联合社和产业联盟形式,强化联合开拓市场的能力。鼓励引导成立区域性及专业性渔业协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建立健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略)

(责任编辑:孔令杰)

猜你喜欢
苗种水产品渔业
江苏:全面推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电子出证”
农业农村部等两部门:全面开启渔业互助保险系统体制改革
简析稻田养殖小龙虾的苗种选购与放养技术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河北省农业厅督导检查沿海三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工作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