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松苗期生长的影响

2020-08-06 14:16王冬梅
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红松施肥幼苗

摘要:  本文对红松幼苗进行不同施肥处理试验,调查苗高、地径,并测定根系生长指标,以作为筛选红松苗期最佳施肥量的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腐熟牛粪30 g+过磷酸钙1.5 g+尿素10g+硫酸钾22 g为基肥,并在次年追施过磷酸钙4 g+尿素22 g或过磷酸钙5.5 g+尿素17 g是最佳施肥方案。

关键词:  红松;  幼苗;  施肥;  生长

中图分类号:   S 791. 2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0)04 - 0013 - 03

红松(Pinus koraiensis)既是珍贵树种,又是坚果树种。在大量实践中发现,红松人工林在6~7年时就开始生殖生长,这不仅延缓了生长速度,也给大径材培育带来了巨大障碍。自上世纪末,受红松种仁加工产业的拉动,以红松高产结实为选择目标的定向培育,给红松果林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因此,市场上对红松苗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利用有限资源获得更高质量的红松苗木,一直是广大科研、生产工作者奋斗的目标。而研究红松幼苗最佳施肥方案,不仅能够获得高产优质苗木,还能兼顾生态效益指标。为掌握施肥对红松苗期养分累积及光合生理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松苗期生长影响的试验,以期为红松幼苗期的科学管理方法及应用到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温道林场(124°37′ 41″E,41°28′16″N),海拔453 m,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6.4℃,年降雨量800~  1 000 mm,无霜期138天,日照时数2 670 h,早霜在9月末,晚霜在4月末,试验地土壤为暗棕色森林土,土层厚度40 cm。试验地土壤养分状况:土壤有机质28.35 g/kg、土壤全氮3.37 g/kg、土壤全磷0.89 g/kg、土壤全钾0.17 g/kg、土壤pH值为6.2。

2 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试验苗木 选择温道林场2年生红松实生苗。

供试肥料 腐熟牛粪(pH=7.3、含氮量6.44%、含磷量0.89%、含钾量2.03%、含有机质33.51%)、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磷量14%)、硫酸钾(含钾量50%)。

2. 2 试验方法

根据土壤墒情,采用正交试验L16(43)[ 4 ],设计3因素,即基肥、追肥P(过磷酸钙)和追肥N(尿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计16个处理,每个处理10株苗木,3次重复,共计480株红松幼苗。试验前,将每个试验小区做0.5 m宽隔离带,消除试验误差,在当年土壤封冻前将基肥施入距离苗根茎5 cm处的土壤中,次年5月20日、6月10日、6月30日、7月20日、8月10日分别施入等量的追肥,同时在6月10日、6月30日、7月20日、8月10、8月30日分别测量苗高和地径,并在8月30日测量苗木根系表面积、总根长以及根数。

2. 3 调查方法

各处理随机选择5株长势一致幼苗,在同一方向上选取成熟的功能叶,于8月10日~15日在晴天(上午10:00~12:00),使用钢卷尺测量苗高(精确到0.1 cm);数显游标卡尺测量地径(精确到0.01 mm);使用WinRHIZO分析分析系统测定根系形态。

2. 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统计,利用SPSS 19.0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施肥处理对苗高及地径的影响

苗高和地径是反应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本试验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2年生红松幼苗进行观测,在不同施肥时间点对每个施肥周期进行测量(表2)发现:2年生红松幼苗的生长情况经历了生长缓慢期、生长加速期和生长平稳期。5月底~6月初,是幼苗的生长缓慢期,6~7月是生长加速期,苗木生长量随着施肥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肥处理红松幼苗各施肥周期的苗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第一施肥周期外,其余周期內的不同施肥处理地径生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处理周期内苗高、地径的变异程度均小于30%,属于低度变异。8月30日的苗高最大值为11.6 cm,地径最大值为5.26 mm。总体来看,编号为14、15处理的红松幼苗长势较好。

3. 2 不同施肥处理对2年生红松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由不同施肥处理红松幼苗根系生长情况(表3)可知:根系表面积、总根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尖数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处理根系指标的组间变异均小于30%。其中,编号为15、14、13处理的根系表面积最大,分别为28.7、28.3、27.6 cm2;编号为14、15、12处理的总根长最长,分别为73.2、70.7、66.8 cm;编号为14、11、13处理的根尖数量最多,分别为119.6、111.4、104.6个。结合苗木的苗高、地径生长情况,可初步判定编号为14、15处理的施肥结果最好。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不同施肥处理2年生红松幼苗,根据其生长情况可知:不同施肥周期对红松幼苗生长均产生影响,苗高、地径生长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追肥对红松幼苗的生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且不同施肥量对幼苗根系生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各项指标的统计结果来看,腐熟牛粪30 g、过磷酸钙1.5 g、尿素10 g、硫酸钾22 g作为基肥,并在次年追施过磷酸钙4 g、尿素22 g或过磷酸钙5.5 g、尿素17 g为适合2年生红松幼苗生长的施肥组合。

参考文献

[1] 陈伟玉,  吴金华,  曾德华,  等.  施肥对降香黄檀苗期植株养分的影响[J].  林业科技通讯,  2015,  05(09):  29 - 30.

[2] 祝燕,  劉勇,  李国雷,  等.  氮素营养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11,  47(9):  168 - 172.

[3] 刘勇,  陈艳,  张志毅,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22(1):  39 - 44.

[4] 唐启义,  冯明光.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第1作者简介:  王冬梅(1974-),  女,  本科,  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 2020 - 05 -  02

(责任编辑:   李 丹)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he growth of 2-year-old Korean pine seedlings,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used to carry out fertilization test on Korean pine seedlings, investigate the 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 of seedlings, and determine the root growth index, as the basis for selecting the best fertilization amount at seedling st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30 g of rotten cattle manure + 1.5 g of superphosphate + 10 g of urea + 22 g of potassium sulfate were the base fertilizer, and the best fertilization scheme was to apply 4 g of superphosphate + 22 g of urea or 5.5 g of superphosphate + 17 g of urea in the next year.

Key words Pinus koraiensis;  Seedling;  Fertilization;  Growth

猜你喜欢
红松施肥幼苗
绕口令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你会砍哪棵树
滴灌棉田氮钾后移和磷肥减半化肥减量增效试验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快乐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