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书城天一阁

2020-08-06 14:56黄永顺
中华瑰宝 2020年8期
关键词:藏书楼东明草堂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与意大利的马拉特斯塔图书馆和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并列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

在中国私人藏书楼中,宁波天一阁久负盛名,有“南国书城”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楼之一。

藏书博物馆

天一阁并非简单的藏书楼,而是一座博物馆。

天一阁坐落于宁波市中心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其宅东侧修建的藏书楼。该楼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竣工,取名“天一阁”,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

天一阁藏书最多时曾有7万多卷。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侵占宁波,曾闯入天一阁掠取藏品。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进驻宁波时期,天一阁又遭当地人趁乱拆毁和入室盗窃,至新中国成立前藏书只剩1.3万多卷,是最多时的五分之一,其中还有一些虫蚀霉烂的残书。

天一阁保存下来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抄本,其中有不少是海内孤本,残存的明朝地方志和科举录更是研究中国明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20世纪50年代后,国内不少藏书家陆续将自己的藏书捐予天一阁,如张氏樵斋、朱氏别宥斋、孙氏蜗寄庐等,使天一阁的藏书日渐增多。天一阁现藏古籍30余万卷,还收藏有大量字画、碑帖及精美的地方工艺美术品。

如今的天一阁已成为一座以藏书文化为主题,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以及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占地面积2.6公顷,分为以宝书楼和新建藏书库为中心的藏书区,包括东明草堂、范家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等在内的文化区,以及以南园为中心的江南园林景区。

东明草堂

范钦(1506—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他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藏书。为官期间,每到一地,他会搜访当地文献,并藏于东明草堂。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

最初,范钦与同县收藏家丰坊交往密切,常去丰坊的万卷楼借阅抄录。后来,丰坊家道败落,无力支撑万卷楼的藏书,万卷楼又不幸遭火灾,家中藏书所剩无几,丰家便不想继续收藏,将剩余的藏书都给了范钦。这些书籍均被范钦收藏进东明草堂。

因藏书增加,东明草堂难以容纳,范钦遂决定在住宅东面重建一座藏书楼。该藏书楼为木构的二层建筑,前后有长廊相互连通。

火患是藏书楼最大的威脅。范钦受《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启发,依“以水制火”之说,遂将藏书楼改名为“天一阁”。藏书楼上为一大通间,楼下是六间,取“天一地六”之意。

为保障天一阁之防火用水,范钦又特在阁前凿修水池,与天一阁相互呼应,并取名“天一池”。池南有曲径假山,池的东、西面则各有亭台,风景古朴,素雅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去处。

清康熙四年(1665年),历任礼部主事、陕西学政的范钦重孙范文光聘请能工巧匠,将藏书楼前的花园做了精心安排,沿池筑围墙、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楼阁成为独立的园林。这里假山矗立,配上绿被竹林、亭台、殿堂和各种石质怪兽,一派江南园林景貌。天一阁东邻的范氏故居,是范氏家人起居生活的地方,也是高墙环绕,与天一阁隔墙相望。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修纂《四库全书》,并下旨各省寻找遗散的书籍。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书籍638种,乾隆皇帝始知天一阁藏书之盛。因此,在下旨营造置放《四库全书》的书楼时,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之建筑,以天一阁的建筑布局为参考,兴建了著名的“南北七阁”。

乾隆皇帝为嘉奖范氏进呈之功,还特赏给天一阁一部共1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以后又赐给天一阁《平定回部得胜图》《金川得胜图》各一套。从此,宁波天一阁藏书楼闻名于世。文人骚客皆以能登此楼览阅书籍而自豪。

管理有方

私人藏书耗资费力,故能保存数百年的藏书楼实属少见,能经受战乱而屹立不倒的藏书楼更是少之又少,天一阁便是其中之一。为何天一阁能保存至今?这就不得不提及天一阁的藏书管理制度。

范钦80岁时曾将自己的遗产分作两份,一份为白银万两,另一份则是全部藏书。范钦的大儿子体恤父亲一生之所好,主动继承了藏书,严守“代不分书”的遗训,给后辈制定族规,又划拨一些良田出租,用田租收入来保养藏书楼。自此,天一阁藏书不再作为财产进行分配,而是归于家族共有。

对于楼阁的具体管理,天一阁也有明确规定,如“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格”等。首先,藏书柜门钥匙由众子孙共同掌管。其次,严格规定进阁注意事项,如必须掌管钥匙人同在,方可开锁进入,外姓人不得进阁,不得私自带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等;违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此外,阁内还配有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防范措施。正是有如此严谨的管理制度,天一阁才得以保存至今。

1933年9月,天一阁遭受台风袭击,东墙体倒塌,当地人士便发起募捐活动,成立重修天一阁委员会。这次维修历时三年方完成。期间,委员会将宁波府学尊经阁移建于天一阁后园,还把宁波当地出土的或被废置的古代碑碣集中起来置于尊经阁北,建成碑林,称为“明州碑林”。明州碑林共计石碑173方,其中90余方来自宁波府学。这些举措不仅使天一阁得到修缮,还有效地保护了宁波当地的历史文物。

天一阁虽以藏书楼著称,但其园林也因构筑奇特而闻名遐迩。天一阁的最南面是主花园,名为“南园”,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是天一阁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园以水为主,平静池塘的水倒映着周边的亭台阁楼,池侧建有“水北阁”,池南面则有“抱经厅”。整个南园,泉石与水和谐共处,微风拂面,书香飘来,颇有意味。天一阁不愧为宁波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黄永顺,自由撰稿人,著有长篇小说《职场》。

猜你喜欢
藏书楼东明草堂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裘东明
遣怀
简论明代中期的学校藏书楼
拜谒杜甫草堂
由对立走向友善
再谈高考物理规范答题问题お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
副局长自杀,匿名举报信泰山压顶
藏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