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2020-08-09 08:38刘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刘英

摘 要:精准医疗是人类实施基因组计划以来集医学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为一体的现代医学发展趋势。文章就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对现有分子生物学授课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及教学中的具体改革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培养与精准医疗模式相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精准医疗;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精准医疗是顺应新时代潮流应运而生的新型的医疗模式,它作为医学的新领域是人类实施基因组计划以来集医学大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医学信息学等为一体的医学发展趋势,也是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精准医疗的出现不仅使医疗方式具有精准性、个体化的特点,也使医疗模式由粗放型转向精准型。临床诊疗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师授课方式以及未来的临床应用产生了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影响教学方式以及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方式产生的影响并未进行深入探讨。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其对精准医疗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探讨在精准医学的背景下对分子生物学可实施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医学生。

1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又被称为精准医学,它是指通过生物信息学、分子影像、大数据等多种手段结合不同个体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制定不同的个性化、量体裁衣的医学防治方案。精确、个性化是精准医学的目标和追求,其优势是可通过基因组测序及大数据同时结合病人的临床信息提供不同的的方案,实现了以临床的患者为中心,以个性化、精准性为特征的临床治愈模式,这样可针对不同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实现个性化的预防和诊疗。

医学进步的历程是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应用的过程,更是由传统的以患者整体的医疗方式不断走向现代以分子为基础的精准医学过程。精准医学最初由美国提出,其本质是通过对患者精准的基因分析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最终实现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守护。那么是如何对不同患者实现个性化治疗的呢?精准医疗的过程是多学科密切协作的过程,在临床过程中医生具备精准医学相关的知识以及可实施精准医疗的条件从而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在精准医疗的实施中具有关键作用。目前医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对于精准医疗的了解还知之甚少,不利于实现对学生精准医学的培养,因此在对高等院校内的教学改革则显得尤为迫切。为了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不断缩小院校与现有临床精准医疗模式下的差距,我们将对现有的医学专业课程逐渐进行改革,以期能够不断构建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新的临床模式。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目前的医疗背景下也需要对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来适应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需求。

2现有分子生物学授课模式存在的不足

2.1授课方式陈旧

随着科技的日益精进,《分子生物学》的学科发展逐渐完善,它是高等院校中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目前任然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从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了眼高手低的习惯。教师上课时的板书、课件PPT基本通篇文字,没有图文并茂,枯燥单调的课堂很难吸引学生学习。

2.2教学大纲设置不合理

《分子生物学》是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如核酸DNA、蛋白质等来阐明生命活动的科学,其具有理论内容繁冗、抽象、难以理解,实践操作性强等特点,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课时量(每周2学时)存在限制,教师很难能够清晰明确的讲述繁多的理论内容。例如对于讲述基因组、基因工程等抽象的专有名词时学生会存在难以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沮丧情绪,课堂的活跃度不高,容易出现老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此外,高职院校常由于课时的限制对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技术未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

2.3实验课程少

随着高校教学整体条件的改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也逐渐在高职院校中相应的开展。实验课程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该学科实验课程的开设不但需要拥有符合实验条件的实验仪器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科学研究早就进入了分子时代,而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相关实验仪器设备、试剂和耗材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大多数仪器设备价格昂贵甚至需要进口,但在课程的设置中有些仪器使用率不高易导致极大的浪费。实验课程设置的内容过于陈旧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而进行更新,如利用PCR仪进行DNA的扩增,这虽为经典的验证性试验,但目前已有更先进的方法所替代。实验课时极少,教师不能在讲述实验理论、操作方法时很好地兼顾现有技术的发展。

2.4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中的学生属于我国高考招生过程中的最后一批次,这类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知识储备较差,缺乏学习自主性并且在毕业后大部分选择就业。大部分的学生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认为只要不挂科,60分万岁,可以顺利毕业就行。殊不知,正是这种懒散、无所谓的心态让他们逐渐变成“低头族”不管是课堂还是课后只专注于玩手机。在快要考试时花一两天时间进行突击并强烈要求老师划考试重点,如果哪个学科的老师对学科内容没有划重点则学生对考试存在束手无策、难如登天的感觉。对于容易分子生物学这种抽象、难理解的课程学生更是難以掌握,动手操作能力更差。

2.5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原有的实验课教学由教师讲授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操作两部分组成。学生仅仅是参与了动手过程而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有可以改进的方法等未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在实验课程前学生未进行预习,不能在教师讲授时大脑中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操作思路,理解掌握并运用到实验过程。此外,在学期结束时对于学生的考核结果多以实验报告的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全面掌握学生实验课程的整体情况,易导致学生重视实验报告忽视动手能力的现象,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在教学大纲实验课程中安排的一些实验仅仅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无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形成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相互促进。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形成了为了分数而过于强调卷面的美观忽略了整体能力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首先是从学校内开始的,以上存在的大小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精准医疗背景下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从对应的方向进行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力、应用型的人才。

3医学分子生物学改革方案

3.1转变教学方式

科技的巨大进步必然带来多种不同教学方式的实践。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可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的世界,如利用动画、视频等方式可充分引导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思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规范的地方,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还可以适当的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对将要授课的内容由学生来讲述,然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讨论,逐渐形成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2优化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的合理化制定是合理授课的前提。在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注重的侧重点不同,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后续实验课程奠定基础,理论知识应注重系统性、延续性。实验课程应注重单个实验之间的相关性和衔接性,避免单个、孤零的实验,在开展当次课程时学生可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这不但加深了印象也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分子生物学是知识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需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避免与其他相似的学科在内容传授上冲突。

3.3增加实验课时

分子生物学的授课内容由理论知识和实验课程两部分组成,因此实验课程内容的多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学时的限制,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5,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简化整合理论课时、增加实验学时,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参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此外,在实验课程的内容上还应注重不同专业之间的内在差别,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内容。

3.4培养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充分条件。根据分子生物学的不同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开始时可根据学生的人数将他们分成若干组,可适当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每组学生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知识体系的扩宽。

3.5改革考核方式

教学内容的考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重要形式。除常规的闭卷答题以外,可引入其他不同的考核方式从多维度、多方向考察学生对该学科内容的掌握情况。理论课程部分教师可采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随堂小测等方法可实时的了解学生对当堂课内容的熟悉情况。实验操作方面教师可采取在学过的所有实验中随机抽取考试内容的方式。加大实验课程分数的比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注重实验报告规范性的书写,重点分析讨论实验失败的原因,总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式有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4结语

精准医疗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分子生物学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工具也应当与之密切结合,适时的进行改革,不断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升学生以后在工作中高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礎。

参考文献

[1]李娜,马麟,詹启敏.科技创新与精准医学[J].精准医学杂志,2018,33(01):3-5+8.

[2]石玉,冯光志,罗璇.应用技术型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4):278-279+282.

[3]管铭,潘小翠,张崇邦.高校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台州学院学报,2019,41(03):85-88.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发育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