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德育实践研究

2020-08-09 08:50李小娟
读写算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初中德育实践策略网络环境

李小娟

摘 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石。初中生正处于“第二生长高峰期”,是世界观、人生观的萌芽期,德育能为学生一生成长起到定向、定性的奠基作用。“互联网+”以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开放的信息资源等优势,成为教师的新帮手,实现了个性化培养、碎片化学习,给传统德育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初中德育;实践策略;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094-0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于道德这一概念之中。”德育是指学校工作者组织适合学生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思想、道德、政治、法治和心理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互联网+”时代为学生带来了更宽广的时空维度、更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更便捷的交流手段。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互联网+”与初中德育教学融合起来,是增强传统德育工作“时效性”“互动性”和“时代性”的重要途径。

一、巧用“互联网+”,渗透青春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萌动的特殊时期,此时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着细微的变化,比如自我意识的发展、性机能的成熟,他们既充满着活力和追求,也充满着因身心变化而带来的各种焦虑与问题。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很多教师常常回避青春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学生早恋问题时,缺乏艺术,不讲方法,不仅未能达到教育目的,有可能产生叛逆、逃避、自闭等情绪,这样不利于学生青春期的成长。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教学辅助工具的出现成为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帮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微电影、电子白板、微课、PPT、APP等渠道,将青春期的萌动以学生喜乐见闻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正确面对青春期。比如,教师可以结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青春萌动》单元教学内容,开展“青春期与性意识的萌动”主题教育活动,开设“当我进入青春期”的直播课程,向學生层层剥开青春期的神秘面纱,了解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利用“问卷星”调查中学生青春期男女交往的现状,针对男女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动画模拟的形式向学生科学地解释“早恋”的概念,以及如何区分男女生之间的亲密行为。在课外教师通过微信、QQ等平台,扮演“生活顾问”“青春导师”等角色,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在获得学生信任的基础上,与学生分享青春成长经历,为他们解答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使其顺利地渡过青春期成长阶段。

二、巧用“互联网+”,渗透生命教育

“生命重于泰山。”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但在当今这个很多孩子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导致他们个性骄纵、心理脆弱、自尊心过强、抗挫折能力差,在遇到烦恼或挫折时,往往选择自杀来了结一切。

近年来,初中生自杀率一直在逐年攀升,比如,2019年3月6日,郑州九年级的谷某因班主任批评在家坠楼自杀;2019年10月24日,成都14岁的中学生乐乐因语言暴力和亲子关系从14楼房间窗户纵身跳下死亡;2019年11月14日,上海八年级的卢某某因被教师批评服用农药死亡。根据上海地区针对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24.39%的学生曾今有过想要结束生命的想法,有5.85%的学生曾计划自杀。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和数据,让人们意识到在德育中加强学生生命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生命教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而“互联网+”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口子。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观看、体验、讨论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感知生命从诞生、成长到消逝的动态过程,带给学生视听冲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巧用“互联网+”,渗透法制教育

林崇德教授认为:“13-15岁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品德发展和人生观萌芽的“动荡期”,具有易冲动、易暴躁、自我约束能力差等显著特征,在复杂的网络和社会环境下,学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其品德不良,甚至违法犯罪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在德育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法治相关的资源,比如央视综合频道的《今日说法》,道德与法治频道的《法律讲堂》《道德观察》《天网》《见证》《忏悔录》,还有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的《青少年警示录》等节目,为学生打造“在线说法”平台,让学生通过观看、讨论和交流中感受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比如,在初一开展“让法律为我们的青春导航”的主题教育活动,每日在微信群中向学生推送一个栏目短片,然后将这些短片中的内容以现场表演或录制视频等形式搬到课堂中,通过亲身体验让法制真正地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德育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积极与时俱进,开辟新的德育途径,才能将学生听得厌烦的“陈词滥调”转变为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将道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刘倩.开放式理念下课外活动在初中德育中的运用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3).

猜你喜欢
初中德育实践策略网络环境
提高初中德育实效性的几点认识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