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评析与展望

2020-08-10 09:24陈新华张贤金严业安郑柳萍
化学教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一致性乙醇化学

陈新华 张贤金 严业安 郑柳萍

摘要:对我国“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重点评析“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等相关热点研究话题,形成一些认识,并提出深化实践的建议。包括转变观念,提升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优化“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测工具的研制。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体化; 热点话题; 研究展望

文章编号:1005-6629(2020)07-0023-0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过去十几年的高中课改实验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关心“教”,而对“学”以及教和学效果的评价关注得不够,“教”“学”“评”割裂分离,这是一个共性的、突出的问题[1~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积极倡导“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出: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教师应积极探索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的策略和有效途径方式[4]。当前,在国内各种刊物上已经有不少关于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展望,对于推动“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教、学、评”一致性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信息源,以主题为“教、学、评一體化”或“教、学、评一致性”等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305篇论文,选择发表在核心或主流期刊的论文、报纸文章或学位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共计203篇(其中期刊论文185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报刊文章10篇)进行分析与评述。论文发表的年度分布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中的“一致性”研究成果最早出现于2010年。崔允漷、卢臻、张菊荣等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刘江田等进行了相关课题研究,这些对“一致性”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12]。2014年以后,“教、学、评”一致性问题成为课程标准修订的关键问题之一,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研究成果的发表数目迅速增长。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掀起研究的热潮。

化学学科相关的文章共有42篇,体现了化学教育界对一致性研究较高的关注度。王云生进行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13];郑长龙提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14];吴星指出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学、评”一体化[15];刘江田提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模型[16],并研发了教学案例;唐云波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理念、教学设计程序、实施步骤及教学案例[17];张玉娟、孙宇红、宋凤莲等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探索,对教学设计的范式、“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提出了看法[18~22]。高校研究者及教研人员的参与带动,将有利于引领更多一线教师开展相关研究。

2  我国“教、学、评”一致性热点研究话题评析

从我国现有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和实践看,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有下列几个方面。

2.1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在“教、学、评”一致性内涵的研究上,专家普遍认同“教”是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师表现的各种教学行为,“学”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的学生付出的各种努力,“评”主要关注过程取向的评价,实现诊断学习结果、调节教学节奏、促进学习的基本功能。

我国学界对“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体化的两种不同提法做了一些比较辨析。崔允漷等提出在新型评价范式中,“教、学、评”应被看作三位一体,三者紧密地绞缠在一起,相互影响[23];卢臻认为“教、学、评”一体化是对“一致性”的提炼与概括[24];王云生指出认识“教、学、评”一致性是设计组织“教、学、评”一体化的前提[25];吴星认为“教、学、评”一致性倡导“教、学、评”在目标上的高度吻合,“教、学、评”一体化将“教、学、评”有机融合,是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方式,实施“教、学、评”一致性必然方式就是“教、学、评”一体化[26];刘江田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是一致性的实施途径[27]。

综合各界研究者的观点,“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必须都指向教学目标,协调统一;“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围绕着共享的教学目标,全面关注“教、学、评”,统筹安排,通过科学的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我们认为,“一致性”或“一体化”说法不完全相同,但“一体化”需要“一致性”,“一致性”包含着“融合”,也就是“一体化”。为研究方便,我们倾向于采用“教、学、评”一致性的说法,不对“一致性”和“一体化”做严格的区分。我们认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是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机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助教促学的作用,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2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学界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讨论最多的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研究者一致认为逆向设计是“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借鉴的模式。逆向设计坚持目标倒逼、效果倒追的原则,遵循“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的线路[28~30]。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现有文献,梳理了“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要素如图2所示。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化学学科就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从课程思维的角度明确“为什么教、为什么学、评什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基于核心素养研制的,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解读教材文本,分析学情、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具体步骤是首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什么”,确保课堂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接着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用以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了解“学得怎样”“学会了吗”,使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基于证据的把握。传统教学设计要么没有评价任务,要么评价任务在教学活动之后,游离于教学之外。预设评价任务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最大区别,也是教学设计的难点。最后安排细化学习活动,策划“怎么教、怎么学、怎么评”,以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2.2.1  制定科学精准的教学目标

科学准确、适切清晰、可测量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灵魂和前提,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包括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相应的核心素养水平等级、学业质量标准等);还要考虑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条件等)和学生情况,在综合分析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修改与调整,使教学目标精准合理[31]。经过梳理,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可用图3表示。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导评功能,防止教学目标虚化,制订教学目标时应除了确定学什么和学的程度外,还要有实现过程的预设[32]。如苏教版高中必修《化学2》“乙醇的结构”的教学目标为:搭建球棍模型,完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探究乙醇的结构,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样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了行为条件,通过“搭建球棍模型、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让学生探究乙醇的分子结构,预期的学习结果“正确书写”可观察可测量。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有达成的意识,具备实施“教、学、评”的蓝图框架,使“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有了核心引领。

2.2.2  设计明确合理的评价任务

制订与教学目标对应的评价任务是确保“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只要有教学目标,就要有评价任务与之匹配。根据教学目标中预期的学习结果对应思考需要检测的内容,以及用于检测学习结果的方法,也就是考虑评什么、用什么评、何时评,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上述“乙醇的结构”依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评价设计如下: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自评与互评、展示与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能否根据有机物中碳氢氧原子的成键特点、价键类型和空间结构搭建正确的球棍模型,知道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提问与点评、讨论与回答,诊断学生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推理的水平(能否顺利完成实验,能否根据金属钠不与煤油反应,却能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实验事实分析推断出乙醇分子含有羟基官能团);通过观察、板演、学生互评诊断学生符号表征水平(能否正确书写乙醇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评价设计明确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办法,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教”“学”“评”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更强,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有把握。

2.2.3  策划明确具体的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评价任务的理解与完成。策划基于真实情境、基于项目任务驱动、基于体验的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活动,设计适切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如“乙醇的结构”学习活动设计如图4所示。

“教、学、评”一致性始于专业的教学设计。运用逆向设计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结果的评价任务,并规划学习活动。目标、评价、活动保持高度的关联一致,有助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

2.3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施

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呈现活动任务,组织、指导、支持学习活动;学生理解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收集学习信息,研判实然水平与应然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行反馈调整补救,直到学生“学会”;或呈现评价标准,或与学生共同商定评价标准,让学生依据标准自评和互评,这就是进行“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是一个围绕着教学目标“教而后学、学而后评、评而后教”的融合循环过程,直到目标达成,对于部分学生还能实现目标之外的精彩。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主导着“学”和“评”;学生是中心,是“教”和“评”的对象。参照王蔷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育人系统工程[33],经过提炼组合,拟定化学学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施模式如图5所示。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在学习结束后达成化学知识增长、思想观念形成、思维能力提升以及品格态度转变,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如“乙醇的结构”的课堂教学片段如下:

[师]刚才同学们搭建了球棍模型,也写出了对应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分子式为C2H6O存在CH3CH2OH和CH3OCH3两种同分异构体,两种结构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生]CH3CH2OH中氧的两个共价键一个接在碳原子上,一个接氢原子;而CH3OCH3中的氧的两个共价键都接在碳原子上。

[评价提升]大家能从原子成键方式和连接顺序视角对分子结构进行比较分析。CH3OCH3中的6个氢都一样,只跟碳连接,也就是只有碳氢键;而CH3CH2OH中的氢有跟碳连接的,也有跟氧连接的,—OH原子团称为羟基。两个结构的不同在于CH3CH2OH有一个羟基。我们在哪种物质中也有见过这个结构?

[生]水。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如果将水换成乙醇情况会怎样呢?接下来我们要完成这个实验。实验前大家說说,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取用钠要小心,表面的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生]钠只能切绿豆大小,不能切太大。

[生]乙醇取用1~2mL。

[评价肯定]大家都注意到了实验的安全事项。现在两人一组开始做实验,注意互相帮助。

[师]巡视指导点评。

[生]动手实验,自评、同伴互评。

[师]大家都做得不错,谁来汇报实验现象?钠与乙醇反应和钠与水反应有哪些不同?

[生]钠投入乙醇中一开始是下沉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而钠在水中是上浮的,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总之在水中反应更快更剧烈。

[师]联系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大家推测钠跟乙醇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煤油的主要成分是长链的烃,想想钠能否把碳氢键中的氢置换出来?据此推测乙醇分子的结构式是怎样的?

[生]产生的气体是氢气。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說明钠不能把碳氢键中的氢置换出来。乙醇分子应该具有跟水分子一样的结构,含有羟基,结构式为CH3CH2OH。

[师]实验测定2.3g无水酒精可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收集到标况下0.56L氢气,由此又说明了什么?

[生]n(C2H6O)∶n(H2)=2∶1,说明1个乙醇分子只有1个H能被置换出来,乙醇结构式确实为CH3CH2OH。

[评价提升]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所取代的产物,羟基对乙醇的性质产生了影响。羟基比碳氢键容易断键,这使乙醇能与钠等活泼金属发生取代反应。乙醇分子中的氢被钠取代后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像这种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羟基为乙醇的官能团。

[师]为什么金属钠跟水反应比金属钠跟乙醇反应剧烈?

[生]水分子跟乙醇分子的结构不同。

[评价提升]很好,我们说过物质的性质是由结构决定的。水分子中的羟基跟氢相连,而乙醇分子中的羟基跟乙基相连,乙基对羟基的活泼性有影响。

[师]请大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完请几个同学来展示一下。

上述“教、学、评”的过程围绕着“探究乙醇的结构”的教学目标进行,学生不仅掌握了乙醇的结构和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性质,而且发展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安全快速准确完成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实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边操作边进行自评和同伴互评,教师进行巡视点评指导,规范操作,提升了实验能力。实验后,教师进行追问和对话,让学生基于宏观现象进行微观探析,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初步感悟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特点,深入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碳骨架和官能团。经过教师肯定式、提升式、素养式的评价,发展了对有机物的认识水平,进一步感受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也经历了收集实验证据、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等研究物质的方法。

研究者提出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学习任务的呈现要清晰明确[34]。要让学生明确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做,表现出教学目标所期望的行为,催生丰富的学习信息。二是以学为主,确保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引导学生充分参与,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显性化,凸显认识的思路和角度,利于评价。学生展示和表现越充分,越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素养提升的作用。三是课堂评价针对性要强,应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反馈应该及时有效,评价能深层次启迪学生的思维;评价方式多样,充分利用追问对话、提问点评、展示交流、课堂练习、实验操作、搭支架、铺台阶等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信息并进行有效提升。

3  总结和展望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成果,有理论研究,也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提出了实践办法。但由于研究时间不长,处于摸索阶段,在实践推广方面稍有不足。“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1  教师培训者要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

针对我市高中化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化学教师认为新的评价理念的实施遇到的困难是设计评价的能力不够、评价的实施能力不强。应把教学评价作为独立课程和研究课题进行培训,并加强用新的评价方法进行示范引领;改变教研方式,如采用逆推评课法,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反推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再倒推教学设计,如目标、评价设计是否适切,对设计及实施进行深入剖析,帮助教师成长。

3.2  一线教师要优化“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从已有成果来看,有些教学设计存在“贴标签”的现象,虽然带上“教、学、评”一致性的帽子,但与传统教学设计区别不大。素养取向下的学习活动更加注重情境任务、问题解决的整体设计,为学生创设体验性、迁移性、反思性等全身心参与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评”的循环过程中培养人格品性,提升高阶思维。教师应在加强对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解读、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建构基于真实情境的单元主题,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有良好的基础和起点。

3.3  教育研究者加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测工具的研制

研发“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测工具有利于记录课堂证据,让教师基于证据进行教学改进,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一致性,同时能深化对“教、学、评”一致性内涵的理解。研究者虽然开发了各种课堂观察工具分析“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效果,但有待进一步优化。大部分工具要对教学案例进行详细具体的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需要有教学录像或者视频,不适合在课堂当场记录使用。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测工具,在课堂短时间内进行记录,判断“教、学、评”一致性情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

总之,“教、学、评”一致性汲取了课程和评价领域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是基于2017年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前沿问题,是推进课堂转型与改进教学实践的新视角,对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意义重大。要让“教、学、评”一致性对化学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影响,需要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6]崔允漷, 夏雪梅. “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含义[J]. 中小学管理, 2013, (1):4~6.

[2][7][24]卢臻.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揭秘[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 (7):8~11.

[3][9]张菊荣. “教、学、评一致性”三要素:目标、评价与教学[J]. 江苏教育, 2019, (42):63~6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2.

[5][23]崔允漷, 雷浩. 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4):15~22.

[8]卢臻. 评价驱动的课堂到底改变了什么 [J]. 人民教育, 2016, (7):59~62.

[10]张菊荣. “教—学—评一致性”: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J]. 江苏教育, 2017, (26):29~31.

[11][16][27]刘江田.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模型建构[J]. 江苏教育, 2019, (19):7~11.

[12]田琪, 刘江田.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情境—任务”案例研究[J]. 江苏教育, 2019, (19):19~21.

[13][25]王云生.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与实施的探索[J]. 化学教学, 2019, (5):8~10.

[14]郑长龙.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 (11):3~5.

[15][26][29]吴星, 吕琳. 核心素养培养需要“教、学、评”一体化[J]. 江苏教育, 2019, (19):22~25.

[17]唐云波. 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化学教育, 2013, (6):50~54.

[18]张玉娟, 朱征, 许亮亮. “创设情境、驱动任务”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J]. 化学教学, 2018, (5):37~40.

[19]孙宇红. “评—学—教”一致性的课例研究[J]. 化学教与学, 2018, (8):37~39.

[20]钟惠妹, 陈新华. “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深度复习的教学设计[J]. 化学教与学, 2019, (2):36~38, 41.

[21]郑爱芳, 张贤金.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 (10):56~61.

[22]阮麗娟, 郑珊, 林珩.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 (1):118~120.

[28]蒋银华. 目标导向下“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设计[J]. 中小学管理, 2013, (1):12~14.

[30]张菊荣. “教—学—评一致性”:从方案设计到课堂实施[J]. 江苏教育, 2017, (26):29~31.

[31]陈新华.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三化学深度备课[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1):17~22.

[32]朱志江. 基于课程标准制定课时目标的路径与方法[J]. 化学教学, 2019, (10):3~7.

[33]王蔷, 李亮. 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5):114~120.

[34]丁丽云. “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3):66~68.

猜你喜欢
一致性乙醇化学
离散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输出一致性
乙醇的学习指导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实践——以“电解质溶液”教学为例
基于Paxos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实现与优化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世界主要国家乙醇燃料生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