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对策

2020-08-10 09:25丁同芳曹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学前教育现状

丁同芳 曹丽

摘 要 通过对安徽省H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发现:早教方向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性不强;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变动性大;实训和实践性课程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本研究能够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早教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早教方向 课程设置 现状 对策

从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学前教育已经从单纯的幼儿园教育向下延伸到从生命产生即0岁开始教育。近年来,随着我国儿童生理发展特点的深入研究,特别是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使人们认识到 0-3 岁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是开发人的潜能的最佳时机。有些幼儿园开始招收3岁以下的儿童,社会中以亲子园、家长学校等机构服务于儿童和家庭。 雨后春笋般的早教机构的出现及婴儿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出又一新型人才的需求,也为我们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1安徽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以H校为例)

安徽省H校学前教育专业于2007年开始本科招生,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设有“早期教育” (即早教方向)“和少儿艺术教育”两个专业方向。H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以早期教育岗位工作为导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来实施课程的教学。

H校的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社会责任教育课程五个模块组成。

(1)通识教育课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是保证早期教育专业人才职业道德素养和基础文化素养所修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包括:思修、马基、毛中特、形势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大学生心理健康、体育等。通识教育选修课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文学与艺术等。

(2)专业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和婴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分为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含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

①学科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 学前教育专业导论、心理学原理、学前卫生学、幼儿教师口语、教育原理、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史、学前课程论、学前科研方法、幼儿园游戏、幼儿文学、学前儿童语音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园实践指导、幼儿园教育评价等。

②专业必修课有:0-3岁婴幼儿喂养与护理、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0-3岁婴幼儿玩具与游戏、学前儿童家庭教育、0-3岁亲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蒙学经典导读等。

③专业选修课主要有:学前特殊教育学、幼儿心理与行为矫治、幼儿教育名著导读、幼儿园活动案例赏析、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

(3)实践教育课程分为实训课程、课程实践和学校安排集中实践环节。

①实训课程主要有:书写(三字)、乐理与视唱、钢琴、声乐、舞蹈、幼儿歌曲弹唱与即兴伴奏、美术、幼儿简笔画、幼儿园手工制作与环境创设、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弹唱跳讲画写说做教)。

②课程实践是指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有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如教育原理、心理学原理和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课程。

(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5)社会责任教育主要有社区服务、义务劳动、慈善活动、公益活动等。

通过对H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由此可知,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

2安徽省H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早教方向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性不强

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发现,早期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没有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众所周知,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是有一定区别的。当前很多早教机构比较重视亲子活动课程的开设和蒙特梭利敏感期思想的运用,而学前教育的课程主要结合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五大领域进行幼儿活动的开展。调查发现,H校仅在早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几门涉及0-3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内容的课程,没有形成完整的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框架,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2.2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变动性大

从所调查的H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不同版本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角度多样,导致早教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不明确。而且不同版本之间的修订变动大。不仅核心专业课程 内容大不相同,核心专业课程数也不一致。再如H校的2018版和2019版学前教育早教方向的课程设置变动大,在已开设的各课程中,课程内容也出现了交叉重复,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2.3实训和实践性课程落实不到位

通过与早教机构的优秀一线早教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到,早期教育专业学生面对早教岗位中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驾驭起早教机构的工作。缺乏针对早教专业的实训和教育实习。由于早教对象的特殊性,面对的是0-3岁的婴幼儿,如对婴幼儿进行辅食制作和喂养等知识讲解时,无法在相关实训室进行现场操作,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视频的观看上。如H校早教方向的教育实习并没有安排在早教机构或早教中心,而是在3-6岁的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

3改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3.1凸显早教方向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的不同,明確专业的特殊性

由于早教工作与幼儿教育工作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对于早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与幼儿园教师有所不同。基于对早教工作特殊性的充分认识,H 校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紧紧围绕早教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避免了与学前教育专业的交叉重复,明确专业的特殊性。

3.2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保障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课程设置的直接依据。H校早教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备现代早期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早期教育专业知识、熟练的早期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和某方面特长的,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H校就早教方向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多次调整,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性的集中体现,H校设置的早教专业核心课程包括:0-3岁喂养与护理、0-3岁玩具与游戏、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亲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蒙学经典导读、早教机构管理、教科研方法等。以上专业课程侧重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和发展职业关键能力,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从而保障课程设置的稳定性。

3.3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根据高师院校的办学特点,“能力培养”是课程设置中需重点考量的方面。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主动建构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形成个人的实践智慧。在“实践取向”的指导思想下,H 校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也构建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实践教学内容,每门课程均有实践教学大纲。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构建了产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学期遍布、逐步递增,在实施要求上,实行校方、园方双导师制;在目标达成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增进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活动有效共通以及模拟教学等方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的能力。

总之,我们应立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水平,关注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发展的生长点,确立合理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科学整合,只有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才能逐步办出专业特色。

作者简介:丁同芳(1971-),女,安徽滁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和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敏.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 H 校为例[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4):38-42.

[2] 楊晓玲.新环境下高职院校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探索[J].专题研究,2017(10):222-223.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学前教育现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