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建设科技创新城市路径研究

2020-08-10 09:23王淑雯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铜陵创新科技

王淑雯

[提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城市正在经历着发展进程迅速、资源逐渐匮乏、经济结构重组等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全球化推动着城市的发展,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革,构建一套与知识经济相符合的管理经济体制,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挑战。创新型城市则应运而生并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在政府的引导以及国内外对于创新城市的不断研究中,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经成为较为著名的创新型城市。铜陵市如何借鉴这些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制定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路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科技;创新;铜陵

基金项目:铜陵学院2018年度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8tlxydxs072)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4月14日

一、铜陵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驱动下,创新活动大多集中于城市。而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大学创新型活动高度集中,使得部分城市成为创新中心和经济中心。知识经济对于劳动力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基于管理或研究层面的脑力劳动人才不断增加,相应的传统制造业中的技术劳动力和半技术劳动力不断萎缩,使得资金、技术、人才不断涌向发达城市,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铜陵作为一个以铜制造业发展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期,创新型城市发展刻不容缓。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是提升生产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持,必需放在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经济技术的支持,而在经济技术越发趋于成熟的全球性时代,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是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重要的机遇面前,以创新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铜陵经济发展的急切需求,铜陵市必须紧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挖掘铜陵科技创新发展新潜能。

铜陵市是我国重要的铜冶炼生产基地,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虽然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些许成就,但是目前铜基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遇到瓶颈,高端产品占总产品的比重较小,缺乏具有创新的产品,与国家以及安徽省的整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省内合肥、芜湖、蚌埠等试验区内的城市尤其是与省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尤为明显,因此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遇前,由于受产业结构、生产方式、资源制约等因素影响,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研究城市经济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二、铜陵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念,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建设科技创新城市为目标,优化创新环境,汇集创新人才,完善创新相关制度与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围绕科技创新转变经济结构为中心,把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科学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把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推动资源向产业汇集,吸引创新人才,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把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联系起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供科技创新发展的动力。

三、铜陵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近年来,铜陵市以创新驱动为发展的战略,大力完善落实相关创新政策,搭建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硬件设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铜陵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从科技创新发展的平台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拥有相应的研发机构、核心知识产权,并且开始了产学研的合作。铜陵市建成科技创新工作站六个,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38个,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标配。

从创新发展的支持来看,2017年铜陵市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政策,由政府为企业提供保证,促进银行向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型贷款,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合作银行提供不少于10倍合作额度的贷款,每年至少为40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放贷,并且不另收取保证金、中間业务费等其他相关费用。在科技引领,完善创新平台政策以及政府与企业共同努力下,10年来,铜陵市组织实施各种科技项目529项,其中共有95项国家级项目和278项省级项目,一共带动全社会大约37亿元的研发投入。

在加快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方面,铜陵市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方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扶持计划,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费用的相关政策,推进“三重一创”,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基地、工程和专项,创新现代科技产业的相关实施建议。

在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发展方面,为了让创新成果尽快落地生根,铜陵市大力投入教育培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动。2017年仅产学研合作,在铜陵转化成果达到42项,同时铜陵市积极出台关于加强引进创新型人才的建议以及保证高技术创新人才在铜陵发展办法等系列政策,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医疗、住房、保险等相关福利,力争留下高技术人才,推动铜陵科技创新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铜陵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1、创新环境不够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对薄弱。铜陵缺乏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科院等创新平台,使得企业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创新企业力量薄弱,科技创新氛围较弱。即使有很多企业想要加强自主创新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环境设施备受阻力,使得企业科技创新进展缓慢,少有技术溢出。

2、科技创新体制不够完善。铜陵经济发展立足于铜产业,在铜矿的开采、冶炼和加工的基础上,已形成了有色、化工、建材、机电、能源五大支柱工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而言,铜陵大部分产业企业处于创新链的中低端,明星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产业技术储备不足,产业技术创新不均衡,产品结构同质化严重,极易被取代。

3、人才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尽管铜陵市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制定了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但铜陵市现有人口170万人,城市规模小人口少是发展的一软肋。城市人才外流倾向较为普遍,使得铜陵高端人才严重短缺。而科技创新,需要大量高端专业人才的支持,但据相关资料显示,铜陵市现有专业技术人才4万多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只有1,500多人,仅占专有技术人才总量的3.8%高层次,人才匮乏,制约了产业的升级。

四、铜陵建设科技创新城市的路径

(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进行产业链升级,优化产业平台设施,着力于建设一个新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首位产业优化升级,坚定打造世界铜都的目标,着力延伸铜产业链,促进铜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聚焦优势领域,重点做强铜杆、铜线等产品,重点对接家电等产品领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内品类齐全、质量可靠的电子材料的产业基地,扩大各类铜杆线产品的应用,坚持铜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发展模式,将铜做强做精做响,提升铜都的影响力和文化内涵。

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带动。制定龙头企业扶持计划,进行一对一指导扶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融资,建立龙头企业的培养机制,培养创新创业的氛围,带动产业加快聚集。发挥龙头企业培育功能,重视人才培养。启动龙头引领工程,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促使资源转型发展。

(二)着力打造创新产品平台。优化产业平台结构,建立完善的创新协作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通过各类中介机构科技园等,共享产业信息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一方面推动公共平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政府中介机构及行业协会的建立专业的服务平台,提供资源、人才等信息;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平台的建设。

完善产业平台发展机制,产业平台的建设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影响,由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平台做出相应的改变,要求平台建立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体系。平台由政府企业合作建设,政府支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依托平台开展创新活动,推动科研发展。因此,平台建设需要不断关注外部变化,顺应外部环境,同时完善内部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支持。

(三)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式。当前,铜陵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铜陵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而现代经济发展理论表明,人才资源在产业发展中趋于核心地位,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是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关键。

1、制定与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利用铜陵产业发展的基础,统计各产业人才的紧缺程度,制定人才发展的计划,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战略,同时加大培育铜陵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鼓励高能人才走出去、引进来,每年选派富有创新潜力、技术一流的人才,去其他城市优秀企业培训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方法,增强与海内外著名企业的交流合作,邀请产业领域顶端专家进行指导和交流。邀请知名教授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以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进行项目创新指导,推动铜陵城市创新发展。

根据产业创新发展升级的需求建立与铜陵市经济发展相一致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与各类学校的联合互动,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激励机制,依据行业发展概况,科学的设计薪酬激励体系,将市场竞争作为评判人才绩效的基本准则。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充分认识到人才引进的保障作用,增加在户口等方面的福利,将优秀的人才引进企业中去,提高科研人才的激励机制,针对科研人才制定体现劳动与付出收入一致原则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激励制度,使科研人才发挥更大的创新潜力。重视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城市创新精神文化的良好氛围,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同时吸引大量外来人才,注意人才市场,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形成知识溢出效应促进创新,强化人力投资意识,提高教育投入的强度,造就城市创新型人才。

2、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使企业与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毕业人才,在暑假期间为高校未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一来高校毕业生能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二来能让企业流入新鲜血液,提供更多科技创新建议,与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企业通过与教授进行合作交流,获得产业发展专业上的相关指导与支持。促进各研发主体之间的交流,促进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的互动,增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知识流通。

(四)建立多元化的管理运行机制

1、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改善服务质量,为创新活动开展提供支持。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以维护公民利益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不断提高民主政治水平,加强对公民利益的保护,依法行使保护经营者的基本权利。企业坚持政府领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政府根据产业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城市的资源剩余和经济状况制定阶段性相适应的发展计划,创造出城市发展的特色优势。由于创新經费,主要针对于大中型企业大学以及科研院所,给予中小企业经费资助较少,所以政府应该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财政上的帮助,在经费政策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促进科技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和创新活动的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力度。

2、完善多元化创新生态环境。严格控制资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通过层层分解,减少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对于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应严格控制,避免破坏资源环境,推动产业、企业、产品逐渐向环保绿色方向发展。鼓励综合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制订合理高效的资源利用实施方案,利用规划,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协同创新机制。设立专门负责协调产学研工作的机构,由政府带头举办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定期参加的各种会议,不断加强三方沟通,解决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建立健全政府政策保障体系,在税收、技术、企业引进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学校应建立与产学研接轨的自我调节与适应机制,设立专门对接产学研的协作机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研发,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加强企业对产学研的了解,深刻理解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通过校企合作,吸引高等院校毕业生入驻科技企业,不断壮大规模和实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业强,胡浩.构建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的战略思考[J].开发研究,2018(1).

[2]铜陵市“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Z].http://www.wotao.com,2017.

[3]朱敏.点燃科技创新引擎激发转型内生动力[N].铜陵日报,2017.12.4.

[4]陈庆修.以创新驱动发展让发展更有品味和效率[J].经济研究参考,2017(30).

[5]许爱萍.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铜陵创新科技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