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影响因素探究

2020-08-10 09:23闻心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影响因素

闻心玥

[提要] 本文围绕“社交媒体成瘾”的成瘾因素作出系统性的综述,并提出部分见解,以期补充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领域相关理论,并为社交媒体成瘾用户提供实践指导。

关键词: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影响因素

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影响因素、后果及应对策略研究”(2020092)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9日

一、引言

近年来,社交媒体作为集娱乐、信息获取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平台,获得广泛使用。据 CNNIC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社交平台使用率达到87%。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社交媒体也逐步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心理状态及正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多年来的研究发展中产生了诸多争议,包括概念定义分歧、测量量表不统一、现象后果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领域的理论进展,同时阻碍了相关实践的进步。对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是研究社交媒体成瘾问题的重要部分,为解决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问题提出了基本思路。

基于此,本文将根据已有文献,从技术因素、环境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对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结合SOR模型及使用与满足理论建立研究框架,以期为本领域之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技术因素对社交媒体使用需求的刺激

针对众多的同类型社交软件,以及用户时常变化的多种需求,用户对于特定社交软件的持续使用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提出用户对技术软件的使用分为接受和持续使用两个阶段,并提出了相关理论。皇甫青红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理论有技术接受模型(TAM)、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计划行为理论(TPB)、沉浸理论、期望确认模型、创新扩散模型等。技术接受模型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作为用户接受新技术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对优势是个体选择特定社交软件来满足自我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用户评定软件感知有用性的重要维度。以微信为例,作为中国大学生重要的即时通讯社交软件,它具有即时沟通、关注隐私、感知易用性、信息偶遇几率高、稳定、参考网络规模大、互补产品多、跨平台使用等优势。

三、环境因素对社交媒体使用需求的刺激

(一)社会环境对需求的刺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从过载、社会资本和监视文化的规范化等角度进行梳理和分析。

许多研究将过载作为社交媒体过度使用进而产生疲劳现象的核心因素。随着社交媒体带来的信息和社交关系数量的增加,需要个人做出反应的社交信息数量也随之增加。社交媒体过载使得用户的需求被技术工具急剧扩大,用户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社交媒体带来的需求差距,无法处理的需求产生了疲劳的心理状态。社交媒体最初是用以满足个人社交需求,这使得学生即使在学习或工作环境中也难以完全脱离自己的社交活动。因此,注意力分散成为了技术过载带来的一大问题。由此带来的学生学术表现匮乏等问题限制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追求。

随着社交媒体流行而愈演愈烈的人际监视文化,也影响了用户需求与满足间的平衡。Lee,Ho等提出监视文化是对他人的信息进行隐蔽的、习惯性的、目的性的收集。在社交媒体普遍使用前,人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情感进行社交,来满足自己了解他人信息、维系情感的需求。而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横向的人际监视文化迅速发展。

由于个人发展中存在着众多的竞争与横向比较,人际监视文化与社交媒体地便捷使用刺激了其信息需求的发展,从而导致需求与满足呈现暂时性的失衡状态。用户反复浏览微信朋友圈,试图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他们将已获取的他人信息与自我情况进行横向比较,寻找自己在人群中的定位。这种需求一旦被不加节制地放大,将会导致社交媒体成瘾,从而带来如错失焦虑、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自身发展。

(二)成长环境对需求的刺激。父母在个人成长中起到无可替代的模范作用,其个性、行为及原生家庭氛围等都将对子女日后发展产生影响。尤其在子女的个性及联络性方面起着塑造作用。但仅有较少的理论探究父母作为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自身能力或是社交媒体成瘾现象形成的影响。Assun o,Costa等人提出采用心理学的依恋理论解释父母对于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成瘾现象的影响。依恋是一种内部驱动系统,通常在痛苦和感知到危险的时候被激活,从而触发促进与护理者接近或接触的行为。当父母长期未能对孩子的依恋需求作出恰当回应时,孩子对父母及家庭的依戀程度及给予社交支持的期望逐渐下降,他们将主动寻找替代物品或人,而社交媒体就是其中一种。

同伴,作为与个人相处时间最长的群体,也会对大学生的能力形成及社交网络使用行为构成一定影响。同伴对于个人社交媒体需求的刺激作用,一是来源于同伴陪伴的缺位,二是提供横向比较,刺激大学生的自我实现、信息获取等需求。首先,同伴对社交媒体需求的刺激表现在——个体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来缓解因社交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多种需求未满足或是情绪低落。有关研究认为,同伴关系的疏离与社交媒体使用成瘾现象有关。且同伴疏离在父母依恋和社交媒体使用问题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四、个人因素对社交媒体使用需求的影响

现有较多研究都涉及到个人特质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将从人格因素、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人能力及神经生物学的视角对个人特质对社交媒体使用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个人动机及其相关研究。以往研究将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动机分为目的性使用以及习惯性使用。带有目的性的使用往往能准确对应于内心的某种需求,而习惯性使用则没有明确的目的与需满足的需求。本文将用户的习惯性娱乐、逃避现实、消磨时间列为习惯性动机,而将满足社交、自我实现、自我展示等需求的动机列为目的性动机。

研究表明,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动机是满足其社交需求。社交需求主要表现为用户通过社交媒体结交新友,或是通过社交媒体维系线下已建立的关系。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交需求,用户将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聊天。其低廉的社交成本,在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刺激其需求,致使其产生成瘾性使用。

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是其社交媒体使用的重要动机。例如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寻求、控制、关心他人等。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一方面为了缓解焦虑的情绪,寻求情感支持,用户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另一方面获取与自身发展、自我实现有关的信息,也增长了其社交媒体的使用需求。

(二)人格因素及其相关研究。人格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对个人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人格结构五因素模型(大五人格)提出了人格结构的五个维度: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谨慎性。在五种人格因素中,具有高神经质人格特征的个体,常表现出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情绪的特质,其情绪稳定性及情绪控制能力较差。(普通心理学)而以往研究表明,高神经质特征的个体易于出现社交媒体的问题性使用行为。而高外倾性特质也被指出与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有关。具有高外倾性特质的个体常通过社交媒体参与社交活动,以满足自己旺盛的社交需求。

(三)个人能力及其相关研究。社交媒体的使用,作为一种个体行为,受到个体能力与环境刺激两方面的影响。姜永志借鉴自我决定理论,阐述了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人需求的满足,来源于个体对心理和行为的主动调节。个人心理调节能力分为胜任、自主性、关联性。本文依据所获取的诸多文献,将个人自身能力按照自主性与关联性进行组织,并分析其对社交媒体使用的作用。自主性在本文中对应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而关联性对应于社交能力。(由于个人社交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有限,而所处环境则不断变化,自我能力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不适应性,将会导致个人需求不被自我能力满足或是各需求间不平衡的现象产生,从而使个体产生对社交媒体的持续性使用行为,以满足个人需求。因此,本文将在以下部分分析用户自身能力,探究其对社交媒体使用及其需求的影响。

1、自我控制能力对需求的影响。控制与调节情绪是社交网络使用的重要动机之一。当个体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时,往往会依赖外界进行情绪控制。社交媒体以其丰富的社交内容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日益成为人们调节情绪的重要途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与使用社交网络的偏好是通过社交媒体对情绪的控制来实现的。

除此之外,对于行为的控制能力也作为内因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需求。自我控制能力较强的个体会较好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各种动机,他们可能会抑制社交媒体使用需求满足带来的诱惑。而与之相反,非理性拖延是自我控制失败的又一种表现形式。非理性拖延是指个体在认识到拖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的前提下,仍然选择拖延。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增加将会产生更高水平的成瘾症状,而对于社交媒体的成瘾将会再反作用于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两者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社交媒体的使用维度包括一般使用频率、主动使用频率、使用持续时间、使用全面性和访问设备异质性。

2、社交能力对需求的影响。社交能力作为满足个体社交需求的基础,影响了用户的社交活动及社交方式。

在线下交往中,性格较为外向,喜爱展现、表达自我的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往往具有更好的表现。通常,这些人被认为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而性格内向、害羞、敏感或是较为自卑,具有较强的社交焦虑、恐惧感的人,不喜爱在线下社交中展示自我、与人交际,这些人被认为具有较弱的社交能力。

而以往的研究中提出了两种相反的假设:社交强化理论和社交补偿理论。社交能力强、弱将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个人社交需求。社交能力弱的人,在线下社交中往往经历不愉快的社交体验或是极少体验社交,因而无法满足其社交需求。基于社交补偿理论,他们将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来弥补自己社交能力不足导致的社交缺失,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由于社交媒体具有匿名性,可以有充足时间、空间进行自我修饰等技术特性,帮助个体塑造或是隐藏某些身份特征,因此社交能力较差的个体偏好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社交。例如自卑的人具有较低的自我价值认同感,他们往往十分需要来自他人的认同。其在人际关系中过于敏感的认知又将限制其线下社交的体验感。因此,社交媒体成为其弥补无法满足的社交需求的有效途径。基于行为强化理论,用户在接受到积极的体验后,会产生积极的强化反馈,从而加强用户产生该行为的意愿。

线下社交能力较强的人,往往需要处理更多的人际关系,因此外界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社交需求。使用社交媒体可以更便捷地处理这些社交需求。例如用户经常可以通过微信同时和多名用戶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使用便捷性促进了满足需求的积极体验产生,从而进一步刺激社交需求。

Valkenburg、Schouten等认为,两种相反假设的提出,受到了实验对象年龄的影响。在青少年中,年幼者更容易受到社交补偿理论的影响,在社交媒体上开拓新关系,填补社交需求;而年长者则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维持已有关系。

个人因素中的控制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以及神经生物学因素。这些因素调节着个人动机、人格、个人能力等因素对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在设计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相关研究时,通常将其作为控制变量。

五、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国内对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研究仍然较少,众多参考资料都是来源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性整理。目前,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仍然缺少应有的关注。目前研究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研究方向过于集中。当前该领域的众多研究都集中在个人特质对使用的影响方面。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是较为复杂的课题,影响因素颇多。外界环境的刺激也对个人使用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未来应该加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研究,或是开辟对于社交媒体使用具有影响的新领域。

(二)研究成果实效性较差。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较少提出实际缓解成瘾性使用现象的对策。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同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合作,加强对缓解该现象的对策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网信网,2018.8.20.

[2]皇甫青红.国内外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研究综述——基于电子服务及相关领域文献的调研[J].情报杂志,2013(10).

[3]陈瑶,邵培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实证研究综述[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4).

[4]李蒙翔,顾睿,尚小文,王刊良.移动即时通讯服务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20110(5).

[5]袁顺波,张云,臧金帆,等.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实证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6(4).

[6]Zhou T,Li H.Understanding mobile SNS continuance usag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influence and privacy concer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7).

[7]Maier C,Laumer S,Eckhardt A,et al.Giving too much social support:social overload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5.24(5).

[8]Koch H,Gonzalez E,Leidner D.Bridging the work/social divide:the emotional response to organizational social networking sites[J].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2012.21(6).

[9]Lee A R,Son S M,Kim K K.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verload an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fatigue:A stress perspectiv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55.

[10]Lee E W J,Ho S S,Lwin M O.Explicating problematic social network sites use:A review of concepts,theoretical frameworks,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communication theorizing[J].New Media & Society,2017.19(2).

[11]Davis K.Young peoples digital lives: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digital media use on adolescents sense of identity[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6).

[12]Assun o R S,Costa P,Tagliabue S,et al.Problematic Facebook use in adolescents:associations with parental attachment and alienation to peers[J].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2017.26(11).

[13]Trub L,Barbot B.The paradox of phone attach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Young Adult Attachment to Phone Scale (YAP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4.

[14]Kim J,Haridakis P M.The role of Internet user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es in explaining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rnet addiction[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14(4).

[15]Karnik M,Oakley I,Venkatanathan J,et al.Uses & gratifications of a Facebook media sharing group[C].Proceedings of the 2013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ACM,2013.

[16]Marino C,Vieno A,Pastore M,et al.Model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ersonality,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norms to problematic Facebook use in adolescents[J].Addictive behaviors,2016.63.

[17]Marino C,Gini G,Vieno A,et al.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on Problematic Facebook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8.83.

[18]姜永志.青少年問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心理形成机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8.317(12).

[19]Ryan T,Chester A,Reece J,et al.The uses and abuses of Facebook:A review of Facebook addiction[J].2014.

[20]Moretta T,Buodo G.Modeling Problematic Facebook Use: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mood regulation and preference for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J].Addictive behaviors,2018.87.

[21]Valkenburg P M,Schouten A P,Peter J.Adolescents identity experiments on the Internet[J].New media & society,2005.7(3).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影响因素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