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实践与解困

2020-08-10 09:23贾晓萌李雪韩倩雯樊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扶贫可持续性

贾晓萌 李雪 韩倩雯 樊爽

[提要] 文化扶贫有助于贫困人口能力和观念上脱贫,有效发挥内源驱动功能,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辽宁丹东市浆果专业合作社实践表明,文化在扶贫过程中具有激发农民脱贫积极性、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展现突出的造血功能。本文分析研究该合作社成功经验,结合文化扶贫要素,针对当前文化扶贫建设薄弱的现状,提出建议,以期为脱贫攻坚工作助力。

关键词:扶贫;文化贫困;可持续性;产业扶贫

基金项目: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甘助农文化馆”(项目编号:201910057062);通讯作者:李雪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5月21日

一、研究现状

脱贫攻坚是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中国处于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扶贫模式从开始的“输血式”、直接向贫困区提供物资或者现金为主,到注重培育农民组织,体现出我国扶贫工作指导思想的扭转过程。在政策刺激下,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并享受各类政策性优惠,但在获得性刺激下同样产生不少问题。如大量贴利为目的的“空壳社”,组织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对处于弱势中的农户缺少人文关怀等,这些多重因素导致农业合作社组织对普通农户缺乏吸引力、简单的分配方式又促成了贫困户的等、靠、要习惯。大量研究均表明了“输血式”扶贫的短暂性,无法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扶贫致富。农民真正需要的是“造血”功能,可持续性的扶贫是维系农户增收运转的“发动机”。政府必须转变扶贫方式,促进贫困区实现由传统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目前脱贫工作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但同时也存在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产业扶贫“自我造血”乏力首当其冲。部分政府为实现短期经济目标,侧重于经济物质扶贫而忽略了精神文化扶贫。贫困区长期处于文化贫困主要是由于贫困地区民众缺乏脱贫的文化自信、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忽视了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扶贫是帮助贫困区脱贫的主要任务之一。文化扶贫对于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不应否认产业扶贫的作用,文化扶贫应作为产业扶贫的延续,以产业扶贫为基础,加上文化扶贫的核心催化作用,增强扶贫的可持续性,加强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对精准扶贫的助推作用。

二、文化扶贫的要素

(一)农民本体的文化滋养。农村文化包括农村物质文化和农村精神文化,农村精神文化指各种历史记忆、习俗礼仪等形成的群体意识。农村精神文化是在长期封闭的情况下,村落内部代际传递形成的共识,农民是农村精神文化不可置疑的主体,因此农民本体文化滋养是文化扶贫的要素之一。但一方面农村面临着严重的空心化、老龄化、凋零化现象,极大阻碍了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振兴;另一方面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村文化不断被离散毁损,出现了宝藏和沉渣并存的现象,在各种文化横行的时代农民无法精准把握传统文化的寓意,加剧了农村思想观念落后的局势。实现农民本体的文化滋养主要依靠有创造能力、责任感、参与度的农民,即文化农民。

(二)农民组织的文化灌注。农民组织增强了农民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使农民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对农民组织进行文化建设是实现文化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组织文化是大部分成员共同接受的群体意识,对组织内部具有约束、凝聚、激励的功能。优秀的组织文化可以极大降低组织的管理难度和沟通成本,组织的共同价值不断向个人价值渗透和内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促进农民个体的进步,对于提升农民文化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民组织文化建设缺乏且滞后,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仍有许多合作社存在规模小、结构松散、整体发展迟缓的问题,合作社成员往往更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缺乏对共同价值的追求。另外,农民组织领头人奉献精神不足、责任意识淡薄,致使组织内部缺乏凝聚力,成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组织文化难以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三、典型政策式扶贫案例分析

(一)文化扶贫案例。丹东市浆果专业合作社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中国草莓第一县”,以服务全体成员共同利益为核心,自身定位于农民互助型经济组织。丹东市部分地区由于较为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扶贫难度较大,但合作社扶贫模式创新性较强,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成功推行的过程中有“造血”式扶贫方式的多种特征,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

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科研院校+基地+农户”创新模式,严格按照产品的生产要求进行“五统一管理”建立标准化基地。为农户成员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的就业技能,增强农民的市场经营意识,培养一批兼顾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农业复合型人才。对种植操作采取规范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全程可控,同时采取线上线下各种销售渠道来增大合作社的销售面积。截至2019年1月,合作社社员增加了260户,种植面积超过1.2万亩,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成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小浆果成为丹东农民的致富果,共培训农户1,200余人,社员年均收入超20万元。形成农业地域产业效应,带动10多个乡镇3万余户农民从事小浆果种植。丹东市浆果专业合作社将技术指导、信息服务作为重点,为村民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和市场消息,通过实用有效的技术培训、指导,契合实际的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措施,着力解决贫困户智力短缺的问题,削弱农民“懒做”的消极贫困文化,使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社的扶贫项目中去,不断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激发贫困地区的内在活力。

(二)两种扶贫模式比较。当前扶贫工作以产业扶贫为主体,但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资源过滤和资源消解问题,导致扶贫工作往往止步于资源输送。国家投入的大量资源在自上而下的输入过程中存在着资源过滤的问题,地方政府为获得好的政绩进行产业项目“办点”,将扶贫资源集中于少數几个村庄或者种养大户,打造亮点工程,而贫困户只能从亮点工程中获得极低的分红。另外,社会精英、乡村干部等能人利用人际关系、职位便利中途俘获项目资源,某些地区出现产业体管理人均被村干部包揽并抽取管理费的现象,在利益分红方面也是大户、能人拿走多数利益,贫困户能分到的十分有限。这种扶贫方式不能使真正的贫困户实现增收,容易滋养出坐等吃政策饭的懒汉,其后果不是久扶不富,就是农户不断吸收政府资金输入,表面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无法脱离政府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落后的观念和贫瘠的教育是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的根源。据调查,贫困户缺乏脱贫积极性问题严重阻碍了扶贫工作的进行,因此贫困户意识观念的革新是扶贫工作的关键一步。文化扶贫通过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培训等方面,改变贫困地区人的落后的观念,激发当地群众脱贫愿望和信心,提升贫困主体的发展能力。通过国内外大量事实发现,向贫困群体提供取得高收入所需的教育机会是发达国家、发达地区治理贫困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化扶贫既培养贫困人口进取、创新、学习的现代观念,又传授贫困人口文化知识与技能,从根本上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从思想上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防止贫困人口在脱离政府支持后的内生性返贫,达到真脱贫的目标。

四、文化在扶贫中的作用

(一)激发农民脱贫积极性。贫困的表象为物质经济条件的不足,而自持的文化体系则是造成贫困的隐性本源。根据贫困文化理论,贫困人口目前深陷于落后文化中,代际传递造成对贫困的群体默认,最终导致贫困群体形成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思维方式,遇到脱贫机会也难以利用,具体表现为对于政府帮扶的抵触心理。扶贫必先扶志,真正的根治脱贫,长效脱贫,需要以文化为支撑,不破除贫困群体中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脱贫只能浮于表面,“返贫”是迟早的事情。案例分析中浆果合作社采取创新的发展模式,建立标准化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实践中积累经营管理经验,注重强化合作社文化创新意识,培养贫困人口的市场意识,同时关注社会伦理边缘人群,增强他们的社会感,从精神上摆脱贫瘠。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的激励性分配政策活动中,增强了贫困人口的脱贫信心,在合作社先进社群文化影响下,贫困人口的落后思想被逐步瓦解,进取创新的思想观念正在形成,在新文化的贫困积淀下贫困人口将逐步跳出贫困陷阱,最后实现彻底的脱贫。

(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知识技能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脱贫工作中的作用更为直接突出。传统农民从事农业成本高、收益少,农业从事人员逐年递减,事实说明传统农民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已迫在眉睫。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贫困文化影响,贫困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力被限制,鲜有提升自身文化技术水平的学习和培训机会。而文化扶贫进行智力投资,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技术培训、创造文化环境,通过教育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培养现代企业和现代农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浆果合作社为农村青年提供技术培训、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培育和发展了人才队伍,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增强了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同时,合作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体化现代果业闭环,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工作岗位,从根本上改善其生活水平,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脱贫。

(三)促进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空心化”使农村文化失去了传承的载体,导致农村文化出现凋敝现象,乡村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原点,是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体现,优秀的乡村文化对全体村民都是有益的,因此村民应肩负起农村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工作。贫困区虽然交通闭塞,因此其传统文化也较少遭到破坏,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可开发性也更大,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最直接的扶贫方式。同时,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吸引外流青年,既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又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丹东市浆果合作社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传统民俗民族工艺等乡村特色产业,结合 “鼓乐”等地方民俗在当地的鸭绿江等风景名胜区举办活动,不仅提高丹东草莓的知名度,更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并扩大当地的文化知名度。

五、结论及对策

(一)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在农村公共文化空间中产生,农民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公共文化空间中度过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一个将农民与农民、农民与社会、农民与农村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随着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不断更新,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把握不明,导致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居民文化消费自主选择之间出现了供需失衡,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侧重于解决公共文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政府应充分关注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自上而下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减少公共文化服务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并丰富农村居民文化诉求表达形式,从当前的“政府主导”模式转向“主动参与”模式,实现自下而上的文化服务诉求与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逻辑的有机结合。

(二)多层次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地区落后的原因在于贫困区的知识贫困,贫困区农民获取知识途径的缺失导致人才缺失,农民无法依靠自身的才能创造财富,因此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是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扶贫信心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不是简单地向贫困区投入教育物资,将贫困区的教育现状与社会教育结构相结合,切实考虑贫困的经济发展需求,实行“精准教育”,培养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在技能“传输”中,要精准把握住贫困家庭的真实需求。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给贫困人口提供了基本知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但它们也是教育断层的关键阶段,职业教育给予贫困人口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贫困区应注重连接教育之间的断层,鼓励开展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指导,保证受教育人才的充分就业,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实现可持续性脱贫。

(三)特定环境下的文化扶贫。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既有普遍共性的基本文化需求,也有体现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需求,更有植根居民内心深处的个性化文化需求,每个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历史、教育、习俗等具体特征,形成了该地域的特殊文化。因此,文化扶贫不能简单地将某种能带来经济利益和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强行移植和推行到贫困地区,而是在理解、尊重贫困地区,即在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对之有所继承,有所革新。在精准识别农村地区地域文化特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打造一批有自身地域特色的知名农业品牌,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链。精准识别贫困地区的文化特征,掌握和了解该地域居民的观念、心理和文化习惯,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帮扶计划,塑造特色乡村文化风貌,开辟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富民路。

主要参考文献:

[1]贾俊雪,秦聪,刘勇政.“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融合的政策设计——基于农村发展扶贫项目的经验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7(9).

[2]樊耘,顧敏,汪应洛.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22(3).

[3]金江峰.产业扶贫何以容易出现“精准偏差”——基于地方政府能力视角[J].兰州学刊,2019(2).

[4]金慧,余启军.精准扶贫背景下驻村工作队的文化扶贫作用与机制构建——以湖北通城县H村Z大学驻村工作队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9(8).

[5]李雪,王文琴,王志刚,等.为什么社员对加入合作社联社不积极?——山东省寿光市的案例举证[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1).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扶贫可持续性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关注商业的可持续性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证监会“扶贫”
关于减贫的可持续性问题的探讨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