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辅导的小学低段儿童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0-08-10 09:25沈玲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小学低段

沈玲燕

摘 要 小学低段儿童情绪表达、管理和控制能力培养在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情绪问题,培养自我情绪管控的能力。经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以游戏为媒介,通过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易怒、易激动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对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运用悄悄话、日记、绘画等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因材施教,以此对低段年级儿童情绪管理进行干预,有利于儿童生活适应与心理之健康。

关键词 游戏辅导 小学低段 情绪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9.2文献标识码:A

小学时代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期之一,也是情感、人格和人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但现在小学生中存在着易怒、冲动和胆怯等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但与学习问题相比,小学生的不良情绪通常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已有研究表明,小学低段是情绪管理最佳“起步”阶段,儿童在进入小学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因此,对低段孩子进行情绪辅导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管理即学生善于自我调节,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做相应的排解,以乐观的态度和幽默的情绪使学生及时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基于小学生情绪变化的现实性,教师需采取直观、易操作和感受的具体活动策略,使学生能够理解且得到心理疏导。小学低段是情绪管理的最佳起步阶段,立足于学生实际,以游戏辅导为抓手,展开相关的研究调查与实践操作,不仅可引导学生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还可引起家长和老师对这一方面的重视,从而共同关注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情绪辅导活动课

为了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开设相应的活动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为立足点和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其成长为出发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情景辨析等形式,帮助其处理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如心理辅导课《当情绪的舵手》,在踩气球游戏中,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化解某些同学的失落情绪和因可能遇到肢体摩擦导致的易怒情绪,达到加深交流,抚平负面情绪的目的。再如辅导课《做情绪的主人》,通过表演的形式,先让学生认识“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绪,师生自己动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成的各式各样的“情绪蛋糕”,用直观教具,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唤起学生对自己以往情绪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息。

通过参与活动,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悟,班级成员互动合作,最终达到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学会自助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抽象的情绪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搭起一个体验情绪的平台。活动过程中使用直观教具,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更能唤起学生对自己以往情绪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宽松、和谐、愉悦的气息。最后可以通过讨论的形式,促进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初步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控情绪,疏导烦恼,学会情绪转化,形成良好的健康的积极情绪。

2小组情绪辅导活动

情绪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只能解决学生情绪的共性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管理情绪就必须因材施教。因此,在开展班级辅导的同时,对有同类情绪问题的学生进行小组辅导也十分重要。易怒是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就大发脾气,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由于愤怒常常是突发性的反应,在所有的情绪控制中,愤怒的控制是最难做到的。但是,愤怒和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也是可以控制的,经过探讨,发现对于此类学生可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问题:

(1)情境转移法。当愤怒发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控自己情绪,如迅速离开发怒的场合,从愤怒的情绪中挣脱出来,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能够使自己专注的事,这样愤怒情绪就会慢慢平复,心情就会慢慢好起来。

(2)情感宣泄法。当学生发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心中的不满坦率地讲出来,也可以指导他们通过转移目标发泄出来,但前提是不伤害他人,不可在情绪的支配下做出过激行为。受挫也是学生情绪经常变化的点,教师要及时发现有沮丧情绪的学生,并采取措施让学生尽快摆脱。

(3)转化失败,保持自信。失败使人产生消极心态和自我否定心理,小学生也不例外。改变消极心态的最好办法是避免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沉浸在自我否定的情绪里,要多看自己的优势。可以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保持自信,比如用积极想象,语言暗示等方法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過它来认识一个客观的自我,而愉快的人际交往对学生情绪的正面影响是任何一种奖赏都不能相比的。与同伴或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在情绪理解、情绪调节和情绪能力上展现优良表现。教师应引导孩子们主动与他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会使人心情舒畅,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沮丧。

3加强个别学生的情绪辅导

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展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机会。借鉴小卡片、真心话大冒险、个别辅导等方式与其进行心灵沟通,让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敢于把真心话告诉教师。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隐私尊重且保密,对学生不当的想法和看法进行正确引导和积极疏通。教师平时应和个别需要重点帮助和关照的学生多进行交流,关心其的细微变化,懂得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也可以多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的小游戏,和学生相互交流,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去接近和关注他们,进而更好的辅导他们。低段学生对自己还并不了解,虽有一定的主见,但并不能评价这种想法或行为的可行性,教师在获知学生的真实想法后,可以给其良好的建议和方案,来引导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

3.1和老师说“悄悄话”

教师可与学生约定“悄悄话时间”,在此期间内,教师与学生互为朋友关系,教师安静地听学生的倾诉,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并将开解想法用其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共同借鉴意义的问题,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后,隐去学生的名字将事件经过说给全体学生听,请他们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加以引导和总结。这是让学生理解和识别自己或同伴的情绪,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调节能力和策略,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表达自我情绪的好方法。

3.2情绪日记法

情绪日记已被列为治疗抑郁症很重要的辅助方法,也是历来情商课中被推荐为了解自己情绪的小工具。情绪日记是具有迟钝型情绪学生自我控制的一种措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且发现深藏在心底的,常常不为我们所知的情感需求。事实证明,压抑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克制住了一时的情绪,但愤怒的根由仍然存在,日积月累,一旦发泄出来,就如同火山爆发,十分可怕,不但自己会受伤,对方更难以承受。这就是迟钝型情绪学生的典型特点。而记日记是一种安静地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记日记快速平复激动的心情,进一步在记录表述中透过现场看本质,认清真相、剖析根本所在。因此,情绪日记是情绪迟钝型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3.3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和宣泄

绘画是低段学生的另一种语言,是专属于儿童,可使其有效表达内心想法和情绪的良好手段,是与自身内心对话的最清晰的方式。在国外,人们使用绘画来治疗一些心理方面的疾患,因此把绘画治疗叫做技艺疗法。人可以把心情“反映”到纸上,从而使压抑的思想和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绘画起着安全阀的作用,它使危害个性的内部压力下降。无论有无绘画天赋和绘画基础,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当学生花较长的时间来勾勒形象,涂抹色彩,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渐渐地就忘记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了,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转移方法。已有实例表明,学生辅导前的画作线条很粗,雨点线条长且落笔重,作画者把自己画得很小,无力感明显,但一个“哼”字,依然在表示,内心很不高兴。辅导后,画中有了碧绿的小草,有了灿烂的太阳,微笑的小花,就连天上的飞鸟,线条柔和连贯,反映出作画人此刻心情很好。

4反思与展望

在进行低段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辅导中,教师不仅要走进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理念,和成长经历,更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其认识自己的情绪,从而驾驭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同时,辅导老师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辅导要家校配合。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偏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携起手来,创造和谐温暖的教育环境,才能拨去学生心头的云雾。教师平时应多接触情绪问题学生的家长,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这类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里时刻充满“爱的归属感”。

(2)辅导要及时反馈。辅导过程中,及时给予受辅者反馈十分重要,认知结构的调整,包括使受辅者产生对其他人反映的正面期待。只有这种期待的合理兑现才能使受辅者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反映出正确的情绪表现。

(3)辅导要持之以恒。学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其周围环境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会使学生的行为发生反复。教师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循循善诱,锲而不舍地抓住每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耐心的辅导,抓住每一个进步点对学生的改变做出肯定。

总之,要加强对低段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根据学生的實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辅导方法,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使他们懂得一些控制好自己情绪的心理健康知识,并掌握一些实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丽新.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2):34-36.

[2]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蔡秀玲.情绪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4] 史建芳.浅谈大学生的情绪管理[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2):161-163.

[5] 侯文侠.5岁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情绪能力的相关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6] 蔡炜琴.利用绘本疏导对抗情绪的个案分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0):62-64.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小学低段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
一年级学龄儿童情绪管理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