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就业能力分析研究

2020-08-10 09:08刘欢欢刘天赐
卷宗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社会实践大学生

刘欢欢 刘天赐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的发展提供具体方向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社会实践;就业能力;大学生

基金项目: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导控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BYS2019Z01)。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首要任务,高校要为社会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各大学、学院、高等專科学校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设置不同专业,开设相应课程,引导学生参加更多、更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质量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1 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1 课程方面

目前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上课老师多么精心备课,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低头族”,也无计可施。老师以说教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书本理论知识,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仅仅停留在对书本浅显知识的表象理解,没有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背后真实的意义。

根据地方高校的特色,结合当地规模大、正规的企业资源,创建了“课堂教学+专家讲座+企业学习”的教学模式,脱离枯燥无味的课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兴趣,更愿意“放下手机”参与教学过程。

另外,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大赛仅仅停留在比赛层面,并没有固化为教学,且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不是强制性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仅仅是比较主动积极的学生参加,覆盖面窄,从而导致职业发展规划直接效果受众范围缩小,就业指导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1.2 学生方面

经调查发现,即将毕业的学生对于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行业要求、任职资格等缺乏全面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根本没有做好踏入工作岗位的准备。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这一过程学生能提前接触企业,了解企业或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的工作素质和行业技能,有针对性的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组织沟通协调、文案写作策划能力,为以后顺利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社会实践之时,会发现、挖掘自身的兴趣特长,从而更能合理、有效的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2 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困境

2.1 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存在滞后性

大学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甚至有些高校开设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参加活动或者参与课程,总体上存在滞后性,学生可能在就业岗位上遇到困难时,才想起来大学校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再用“回忆”的方式,尝试解决目前工作上的难题。

2.2 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存在不匹配性

在校大学生总想着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来工作岗位“用得着”,社会实践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总想着“多多益善,多多参与”。有些工作岗位需要的工作技能和特质与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收获的技能不一致。譬如会计岗位需要的细心、耐心,可是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比较重中外联、交际,忽视了自身耐心、耐力的锻炼。销售岗位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协调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文字写作能力,经常参加一些诵读、主题征文比赛等等。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花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由于获得的技能与工作岗位存在差异性,最终导致自身在面临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权、选择权。

2.3 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缺乏指导性

学生踏入校门那一刻起,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学长学姐都会劝说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能够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将来毕业踏入工作岗位做准备。可是在学生三年或四年的大学生涯中,由于学生自身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任务,对如何参加社会实践提升锻炼自己缺乏计划性,盲目性,人云亦云,别人参加哪个活动或者哪类活动比较热,就去多关注;在具体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缺乏专业系统指导,没有真正起到锻炼提高的作用。

3 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出路

3.1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

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剖析自我,是做出科学职业规划的必备因素,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能够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或者360测评工具,测评自身将来适合从事的行业,指导学生正确分析自身优劣势、性格特质、兴趣倾向、职业理念、知识技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择业方向,为以后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3.2 有针对性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增强学习的动力。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志愿者、社团活动、支教等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学生通过实际到企业观摩学习,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具体类型和对具体工作岗位实际要求,比如需要具有专业证书、英语证书、文字表达能力强、沟通协作能力强、丰富的社团经验等具体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他教学课程的学习,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另外,学生在面临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善于动脑,带着问题去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源动力和主动性。

3.3 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的学习、分析,学生能够全面正确认识自身的性格、特长、优劣势、职业价值倾向。通过学生亲临企业进行现场学习、感受,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和需求层次,从而能够给自己更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场定位。通过行业专家对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方向的分析,学生能够清楚看到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能够在职业规划时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在学生进行自我认知的前提下,在任课老师的课堂学习引导、行业专家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学生亲临感受企业对员工实际工作状态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教学模式下,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大学期间的任务,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将职业生涯与学生个人真正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唯,朱涛.关于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的路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4):139.

[2]戴丽君,覃凌鹏.竞赛项目驱动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研究[J].法制博览,2020(12):241-242.

[3]李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37-38.

作者简介

刘欢欢(1990-),女,安徽人,助教,硕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社会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