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变化更快,我为什么从不焦虑

2020-08-10 09:07白岩松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羽毛球知识产权变化

白岩松

什么是未来?什么是创新?有一个段子说,未来的企业车间只有一个人、一条狗。人的职责是喂狗,狗的职责是防止这个人碰机器。

未来机器的精密程度可能超过人。谷歌进行了几百万公里的汽车无人驾驶测试,结果是所有的车祸都是由人驾驶的车辆带来的,无人驾驶犯的错比人要少得多。

我讲这个段子,会加深大家的忧虑。人类发展正在快速地提速,有公司在研制替代律师的软件,还有人预测20年后记者会消失……这时候,你当然会焦虑。

我和他们想的不一样,未来不值得那么焦虑。不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你拿什么应对变化。

什么是不变的?

有人说,我要研究最前沿和最新的技术。我认为你最该拥有的是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就是核心力量的锤炼。相当多的企业、相当多的人对未来过于焦虑,他就研究很新的东西,用了过大比例研究电话和芯片,却忽略了核心力量。

说一个例子。多年前我碰见邓亚萍,她刚退役,我说还打乒乓球吗?她说不打了,因为出不了汗,现在学打羽毛球。过了几个月,我说,还打羽毛球吗?她又说不打了,因为又不出汗了。乒乓球对于她是传统媒体,羽毛球是新媒体,为什么才半年时间她就把新媒体玩转了?

因为她的核心力量太强了。长年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对对手的分析和自己强大的心脏以及体能,让她从一个羽毛球菜鸟,迅速成为羽毛球高手。

思考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的焦虑在减少,更关注我的核心力量,核心力量使我不断迎接新的变化。

我观察未来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技术和人。什么是变化的?技術。什么是不变的?人。做传媒也好,做企业也好,绝大多数情况下,思考未来就是思考不断变化的技术、模式以及不变的人。

几百年来,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但技术一直更迭。以前我们在龟背上写“我爱你”,再用毛笔写在纸上,现在用手机发,脸红心跳的感觉却从来没有变。你是关注技术更迭还是研究不变的量,也就是人?这个思考有助于消除大家的一些焦虑。

那天我见到美团老总王兴,他非常不满足,他说中国人每天吃三十几亿顿饭,他们只拿到了其中很小的份额,还有更大的份额(要开发),这又会创造多少就业岗位。所以时代从来不会停止。未来有一些东西注定会失去,但人类的道路都是一边失去一边创造,就业岗位会前所未有地增多,一些简单的工作会被取缔,但是会创造更多需要人去做的事情。

因此,研究变和不变,我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人身上。不管你是做媒体还是产品,归根到底是要研究人,人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基石,人性的变化是很慢的。

文件中蕴含巨大商机

下面我要说到创新。创新是什么?有人说创新是无中生有,这个说法我反对,我自己的创新概念是,有中生无。

有中生无,是一个诞生的路径。创新是,别人做了什么,已经提供了什么,这个过程中我可以拿出什么。所以一定是有中生无。

但是恕我直言,我发现很多人对“有”投入太少。举一个例子,我和做健康产业的人聊天,发现100个企业家当中99个没有研究过国家密集出台的健康和养老相关文件。我非常惊讶,做企业不研究政府相关行业的文件,你怎么赚取巨大利润?

我们常关起门开会,但我认为文件才蕴含巨大的商机。“有”中生无,很多人没有研究这个“有”,所以错失很多机会。

创新在我这里的定义是“有中生无”。但是,怎么创新?下面有几个我自己的看法。

100年前的预见

第一个是文化的角度。我想说,要创新就需要有一点闲人,有一点闲钱,有一点闲时间。

我去巴黎,有一个中国高管,他说他一直研究法国人每年一个月的休假。法国人说没有这一个月的休假,他们不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为什么?因为这一个月纪律性的休假让他们停下脚步,仰望星空,和自己聊天,琢磨很多以前不会琢磨的事情。

手机占有了中国人的所有无聊时间。我一直记着一句外国人说的话:“手机拿走了所有人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创造一并拿走了。”所以我没有微博和微信,我有相当多的时间研究事和发呆,包括看书。

为什么中国此时获诺贝尔奖就像抽大奖?现在我们才两个,一个是莫言,一个是我们的老太太屠呦呦,但是日本每年都有。

理由很简单。100年前,陈寅恪和他的同学聊天,发出了100年后让你感慨的预见。他说,中国太重视学习有用的东西了,我们都是为了每个结果去学,于是我们会迅速地上升;但是,一旦你学的东西被淘汰了,你马上变成了无用的人。老爷子说,将来中国一定会复兴,我们会出很多商业大家;但是我们要在创造方面、学术方面以及价值观方面有重大贡献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不做眼前看着无用的事情。

不出错就接近于好吗

第二个是想要创新,就必须尊重自主。中国人说自主创新,创新是重点;但是我说,重点是自主,不自主如何创新?

20世纪是硬件的时代,21世纪是软件的时代;但是现在软件研发是你进步一点,他进步一点,大家一起研发。

第三点是,为漂亮的失败鼓掌。在一个高度重视赢和成功的环境,谁敢失败?我做了一个有关中国人说话的研究,中国人说“好”,比好差点是“不错”,不出错就接近于好。你还敢错吗?中国足球为什么踢不好?因为没人敢犯错,有人错了没有人敢弥补,中国人踢球都是赶紧把球传出去,不要在我这里丢了。

这样怎么创新?什么时候我们也为漂亮的失败鼓掌,为错误也点一个赞?因为他努力了。就像我个人认为,最代表人生的体育运动是跳高,得冠军之后,依然要再升高一厘米挑战自己,最后失败了,全场鼓掌。他以最后的一次失败,来诠释自己的成功。

最后一点是知识产权的保护,过去我们一个知识产权有20年、30年的跨度,现在技术快速更迭,一个知识产权可能只有5年的生命周期,就靠这5年挣钱,你不保护,它就死了。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人民不会获益。最后的最后,市场经济要根据利益进行推动。

我从不为明天焦虑,明天的事情取决于你今天在做什么。谈明天的人太多了,但是今天过不好,明天好不了。

★【语文与人生】人有时候很害怕失败,害怕被社会淘汰。与其说被别人淘汰,不如说是自己放弃了。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就能创新;要有文化,不功利,经得住失败,看得到远方。

★【微型写作】文中对创新谈到了四点,你能就其中的一点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猜你喜欢
羽毛球知识产权变化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羽毛球
打羽毛球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飞行的羽毛球
这五年的变化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