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究竟有什么用?

2020-08-10 13:24佚名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仪式感蓦然回首毕淑敏

佚名

如果说,这场疫情对我们产生了某种正面影响,那可能就是,迫使我们重新审视“家人”一词的意义。

在此之前,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家人”的优先级并不靠前。有时间有精力,我们更愿意分配给工作,或者有必要的交际。

然而,在这段突如其来的封闭中,家人的存在前所未有地凸显了出来——我们与之朝夕相伴,一天二十四小时地感受对方的生活习惯。这一方由家人构成的小小天地,成了你的全部世界。

我们将自己的种种期待投射在家人身上,希望与之共筑一个温暖、牢固的小环境,来抵御多变的外部世界带来的焦虑与不确定感。

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说:“情感与归属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每个人都要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如此才能保持对自我、对社会的正常认知,才能维持我们正常的社会功能。”

此次疫情是重大警醒,即便人类拥有了不依赖其他任何人即可生存的物质条件,人类的情感需要、归属需要也不会淡化,只会凸显。

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一段非常态的日子,我们才能细细领悟到一蔬一饭的可贵,才能在时代充斥的煽动性的豪言壮语外,接近另一种生活的真实。或者说是:生活的本质。以智慧著称的大师林语堂,曾这样总结人生:

“幸福: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有时候想想生病的时候,人的世俗野心就小了些;有时想想死亡的事情,人的宗教情愫就会变丰富些。”“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享受家庭、生活、文化与自然的乐趣。”

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重境界”说,更是明白不过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生活的本质、幸福的本源,恰似这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们总是在苦心寻找能够获得幸福的方法,努力提高物质水平,为财富自由而奔忙;这个宏伟目标之下,最不可缺失的前提却少有人提及,甚至被遮蔽,那就是:

如果你的快乐与悲伤无人分享,那将毫无意义。

来自家庭、亲密关系的温情,心心相印的彼此扶持,是生而为人能拥有的最贵重的东西。

如毕淑敏老师对亲密关系的解读——何谓“亲密”?亲近密切。不仅包括生理上的近距离接触,还包括信息和情感的传递。

这其中很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仪式感。

很多时候,家人暗暗期待这份精神奖励;更多时候,他/她百般暗示,你却对此一無所知。仪式感这件“小事”,信者得救。它可以很神奇。韩国拍过一则非常走心的广告短片,名为《30天的约定》,巧妙地诠释了仪式感的效力:

一对热恋结婚的男女,婚后感到爱意消减,日子平淡,不堪忍受。对于丈夫离婚的提议,妻子决定最后再努力一次,看看能否救活这段关系。妻子“强迫”丈夫按要求完成一些指令:出门上班前“拥抱一下再走”,外出购物时“牵着手”,睡前说“我爱你”,早上醒来“亲吻脸颊”……

30天内,妻子每天都提出同样的要求。

丈夫一开始表现得有些生硬和尴尬,但照做了。没过多久,两人都发现,彼此之间的隔阂和漠然竟开始消融——“我再次感受到了之前忽略的她对我的爱和关心”“一直以来,我把这些看得太理所应当了”。

何止是亲密关系呢,人性本来如此,习惯了漠视一切习以为常的东西,认为自己眼下所拥有的,是一种理所应当。

来自爱人的抚慰、体贴;孩子对你的全心依赖;父母毫无保留的奉献——我们太习惯于享受这些“好”了,习惯到有时无法感知它们的珍贵。更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这些亲密的关系无须夯实,它们永远不会离自己而去。可事实是,你懒于擦拭,它必然暗淡,长出尘埃。越是真挚的感情,越是期待你的回应。爱你的人,所求的不过是看见你的“用心”。

辛格霍夫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里写道:“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仪式令人们有所依傍。仪式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的窘境,唤醒我们心中的美好情感,是心灵的港湾和力量的泉源。”如此看来,仪式感一点也不神秘。它不过是一个有心人对另一个有心人的致意。是有爱之人懂得彼此互相给予的一种精神奖励。

在乎你,就要让你知道。

★【语文与人生】相比很多人口中的仪式感,疫情里的仪式感才最生活。一天24小时毫无悬念的在一起,由不得不关注变为主动关注,相处久了的习惯性漠视全被疫情擦掉,这也许是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启示。

★【微型写作】你有没有在意过关心你的人?你们之间的相处有仪式感吗?

猜你喜欢
仪式感蓦然回首毕淑敏
庆幸
善良是颗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
写信
感悟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
邻居眼中的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