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8-11 07:37赖建阳王丹心
现代企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核销账款国有企业

赖建阳 王丹心

一、国有企业面临应收账款高企问题

资产负债率过高将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加剧,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的重大隐患。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去杠杆”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目标之一。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直接指出我国企业杠杆率高、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债务风险不断上升的现状,并对降低企业杠杆率进行了部署。随后全国金融会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强调要把国企降杠杆放在去杠杆任务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国有企业应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应该在加强债务杠杆约束、降低杠杆率、确保资金安全、加速资金回笼、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敢于担当和有所作为。其中,应收账款管理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增强实体经济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国有企业应收账款仍居于高位,占压大量资金,对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二、国有企业应收账款高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1.应收账款核销责任不明确、问责不到位。企业在正常经营中,对确实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在清查核实基础上作为坏账损失处理,有益于核销不良资产、减轻企业负担、轻装上阵。但部分国有企业应收账款核销随意性强,核销责任不明确、问责不到位,直接责任人员、部门负责人乃至企业负责人总是以各种理由逃避责任,导致形成应收账款时不顾风险,转变为坏账后又无人追索。坏账核销,不应意味着企业放弃追索权。但部分国有企业核销坏账后虽账销案存,但也就束之高阁、鲜有问津,部分国有企业甚至核销坏账后直接账案全销,后续追索更是无人过问、无迹可寻。

2.通过应收账款表外融资。国有企业利用金融机构开发基于应收账款的金融产品,如应收账款证券化(SPV)、应收账款保理等,对应收账款打包后进行抵押或出售,将应收账款转换成流动资产,可以盘活企业资产,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由于国有企业信用等级高,相较于民营企业,金融机构更愿意为其通过上述工具融资,实际中也得到较多运用。但由于上述工具导致应收账款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也引发了实施过程中一些负面效应。部分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出售”往往存在回购或追索条款,实质上为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治标不治本。无论是应收账款保理,还是应收账款证券化,往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需要回购或追索,清欠任务仍然需要国有企业自己去完成,并未改变应收账款的本质,甚至可能拖延清收进程,增加未来清收的难度,加大损失的概率。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达到压减亏损企业、提质增效的目标,甚至借着融资创新的名义,将应收账款以及其他债权刻意地转移至表外。

3.利用应收账款平滑利润。应收账款作为常见的盈余管理手段之一,被部分国有企业用来调节利润、粉饰报表。尤其是当监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业绩采取同比上年增长的原则时,对于周期性行业、充分竞争行业、存在重大不确定事件的行业,业绩压力将大增,存在调节利润的动机。此外,在国有企业负责人调整前或任期结束前,也往往存在做大利润、做大业绩的动机;而负责人调整后,新的企业负责人又期望做低基数、为以后发展预留空间,往往清理以前年度虚挂的应收账款,导致上任当年或第二年企业利润出现明显下滑。

4.融资性贸易仍部分存在。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合作客户多为民营企业,且往往规模较小、抵抗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物已抵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加之业务过程中国有企业一般不控制货物,资金敞口风险很大。此外,融资方通过贸易获得的资金往往流向过热的、利润率高的行业,投机心态严重,甚至短贷长投、拆东墙补西墙,资产结构脆弱,极易形成资金流动危机。虽然国资监管部门已明令禁止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大幅减少,但部分企业仍存在变相开展的情况。

5.第三方模式占比过高。第三方业务本身是企业主业务渠道的有益补充,出发点是为业务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专业性服务,有利于开拓市场、稳定客户。但部分国有企业过度甚至完全依赖第三方业务,第三方业务在整个业务中的占比较大,尤其在航海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电信业等行业的国有企业更为常见。国有企业第三方业务比例过高,将因渠道少而有求于第三方,丧失话语权。而第三方盲目发展用户,不顾应收账款质量,也导致国有企业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三、加強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降低应收账款规模的长效机制,加大引导力度。在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去杠杆、降低应收账款占压规模不可能通过制定和执行短期政策一蹴而就,必将经历一个艰难且阵痛的过程。因此,应考虑从防患未然的角度,前瞻性地加强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的宏观管理,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期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降低应收账款规模。①分层分类设定目标,稳妥降低应收账款占压。国有企业所处行业众多,应收账款结构和盈利水平差异较大。建议制定降低应收账款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分层分级分类设定工作目标。对于高风险高负债企业,应该从严制定压降目标,实现应收账款快速大幅下降;对于资产负债率比较低,发展任务重的企业,应适当鼓励其利用应收账款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同时,应分行业建立目标及警戒线,结合行业及企业具体实际制定中长期指导意见。②搭建国资资信平台,有效降低坏账风险。国有企业应建立信用黑名单机制,对于已列入黑名单的客户,应立刻停止合作,信用未恢复前,不得同其开展新的业务。国有企业间要加强沟通、积极通报、互通有无。在此基础上,国资监管部门可汇总构建国资系统的客户黑名单库,对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原则禁止国有企业与其开展业务合作。对仍然开展业务合作的,一旦出现问题,将加重处罚责任人。

2.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界限及管理层级,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实施“分层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国有企业总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履行规范制度、管理授信、总风险敞口审批,风险预警、监督检查、进行指导等职责。各级经营单位是应收账款管理的主体,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搭建并落实“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的全流程应收账款管控体系。①加强信用评估,明确赊销权限和信用额度等事前控制。主要包括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制定客户信用政策,加强客户授信管理;严格根据制定的授信政策、授权体系对客户进行授信,避免例外情况发生等。②强化事中风险监控,明确应收账款过程控制四大责任主体。业务或产品部门必须协调解决业务进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扫清应收账款回收的障碍;销售部门应作为回款第一责任人,主动积极催收回款,并更新客户资信档案,建立动态资源管理系统;财务部门应做好台账管理、及时对账、督促收款等工作;风险管理部门应严格确定并执行赊销额度,控制风险敞口、实时进行预警,防范雪球越滚越大。③重视事后回头看,关注包括信用评估、坏账核销、问责追责、法律追索等方面。应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对切实无法收回的款项,按照流程核销;有效界定责任,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问责;存在一定回收可能性的应收账款,应账销案存,持续进行追款;准确地使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自身权益。

3.落实整改责任、严肃问责追责。①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加大不良资产清理和追索工作力度。无论企业负责人是否调整,企业当前主要负责人均应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应收账款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认真研究、及时整改,将整改结果内部或外部公开。上级企业及总部单位应加强整改督促检查,将整改情况作为现任负责人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②落实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有责必问,一问到底。对形成重大损失且存在违规情况的应收账款,要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按照党纪政纪分别立案调查,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处置;对存在虚假业绩、造成损失的单位,全面取消财务业绩,退回多领的奖励;对于应收账款拟进行账销案存的,须先进行责任界定,追究完有关责任人才予以账销案存管理;对存在回购、追索等行为的表外转移,视同应收账款未转让进行考核、问责。

4.统一关键政策,加强业务指导。①积极寻求信用风险转移途径。通过办理信用保险,合理规避或降低客户失信带来的经济损失。结合业务总量,核定信用风险敞口,并层层分解、动态监管,逐步做到保险授信对客户赊销实现“全覆盖”。借助第三方保险机构,帮助企业对客户把好关,如果不在保险授信名单之列和额度之内,原则上不允许赊销。②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融资性贸易。应根据监管部门相关要求,严禁开展各类无商业实质的融资性业务,严控垫资行为,对在日常监管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从事高风险贸易业务,甚至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并发生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人员进行通报和处罚。③建立自主可控渠道,降低第三方业务比重。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推动业务渠道的扁平化,提高自营服务或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可控渠道的比例,逐步降低第三方业务比重。

综上所述,在中央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提质增效、清欠压库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平穩健康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市场形势的研判,密切关注应收账款这个简单的大问题,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坏账问题做好周密预案,强化追收、落实责任、严肃考核,推行问责终身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通过提质增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猜你喜欢
核销账款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用友U8V 10.1应收款管理模块中“核销”操作的探讨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用友ERP-U8单据核销处理分析
制度创新与内部控制实施中矛盾的协调
——以某石油企业勘探支出的预核销制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