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

2020-08-12 06:39韩莉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
节能与环保 2020年6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水质

文_韩莉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市北分局

水质环境监测,指的是对水体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以及变化趋势进行监视和测定,并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水质环境监测范围广泛,涉及未污染、已污染的天然水(如河水、江水、海水以及地下水等、各项工业排水等)。通过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了解水质环境的标准程度,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进一步为客观、科学的保护工作提供有效依据。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我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优化和解决。

1 水质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管理方法缺乏

基于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期间,其分工不明的状况尤为明显,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难以做好沟通协调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由于监测线路复杂程度高,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易出现线路选取不合理、管理混乱等现象,并且基于行政管理过程中,实行的网络化管理模式难以突破高质量管理,加之管理缺乏统一性,难以保证不同区域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进而使得监测结果数据引发误差,影响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及准确性。

1.2 污染监测协调性弱化

在我国工业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使得水质污染物的排泄量逐渐增多。对于一些中小型河流,在污染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无机污染物所占比重颇高,基于此环境条件下,水质监测工作的困难程度大大提升。同时,随着无机污染物含量的增多,也会增加监测工作的难度,难以确保监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在水域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全面监测的实现便更加困难,进一步使污染监测整体协调性弱化。

1.3 资源配备有待增强

在水资源污染问题日愈严重的情况下,水质环境监测相关水资源的类型也逐渐变多,地下水便是典型的类型之一。在地下水环境监测过程中,有必要对日常监测工作进行加强。然而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潜在人力资源配置不充分的情况,同时监测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便会影响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及质量。除此之外,部分水质环境监测部门配置的专业设备老旧,不能及时更新,难以为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保障,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效率及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 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优化对策分析

2.1 完善监测管理方法规范管理体系

为了使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实现有效优化,需对监测管理方法加以完善,严格落实水环境质量相关准则,利用标准化分析方法做好系列处理工作。针对水源、地表水以及废水等进行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类型水资源进行相对应的标准化分析。同时,对实验室内部质量保障及控制制度加以完善,严格执行全过程质量保障及质量控制策略。另外,由于现状下水资源监测方法缺乏有效的规范标准,使得环保和水利系统之间存在不相容的情况,在标准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需统一规范管理体系。此外,对于地下水的监测,环保部门在其技术规范当中还需作出明确且详细的规定,同时结合水利部门监测规范进行适宜地调整。而对于企业,则需以环保部门的水污染及排污收费标准为依据,进一步由环保部门做好污水与废水的监测工作,使水污染治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

2.2 加强环境监测实施力度提高监测协调性

加强环境监测实施力度,是做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保障,因此,有必要加强相关监测部门的资质认证,同时确保监测部门能够了解项目发展的具体需求,在资质及能力要求有效满足的情况下,对其资质有效性进行评定,避免假冒性资质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针对实际项目,需明确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进一步完成监测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考核评估,同时在基于监测的过程中,采取多次审查机制,使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展现。在监测工作开展期间,对有机物污染问题充分重视,加强整体管理统筹工作,并侧重对有机污染物与无机污染物之间的协同监测,使两者之间的监测工作实现合理、科学协调。

2.3 做好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及创新工作

目前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存在资源配备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做好监测仪器设备的研发及创新工作。根据水质环境监测系统(见图1)的应用,一方面应注重相关监测以及设备的研发,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全面性得到有效保障;重视监测仪器设备的引进,购置新型、质量性能优良的仪器设备,并做好仪器设备的调整及优化工作。需注意的是,在引进国外仪器设备时,需对设备的监测参数、指标等进行调整及优化,才能有效保障国内的水质监测工作效率及质量,使监测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应注重监测仪器设备创新工作的开展。由于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少不了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支持,而水质环境监测又归类为水质环境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因此需加强水质环境监测系统与水质环境管理应用系统之间的联系,使得水质环境管理应用系统能够发挥其水生态补偿数据分析、水质环境现状评估、水质环境现状评估、突发事件及时预警以及水质环境变化趋势分析等功能。然后,以功能信息数据通过分析处理传输至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库,为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真实、可行的数据。

图1水质环境监测系统的应用

2.4 做好监测难点工作提升整体效益

除上述优化对策以外,还有必要在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监测难点工作,从而促进监测工作整体效益的提升。一方面,在水质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水生生物易使极低浓度的水环境污染物产生反应。针对此问题,需做好水生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水生生物是否在化学物质当中暴露,判断有无形成反应,倘若存在,需进一步对水生生物受害或与化学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评估;同时,通过水生生物监测系统的应用,使水体环境实现连续性监测,进一步将相关危害物质监测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水域的自动化监测功能缺乏,而水生生物监测为一类应用价值颇高的技术方法,所以需对其充分重视,可在对生物体反应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对污染物环境影响加以明确,进一步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倘若水体有毒性物质有共存现象,不是“1+1”变化形式,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者拮抗变化,将会使生物毒性监测的难度大大增加。而毒性指标监测标准只有3个,并且大多数为推荐性标准,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有数10种成熟性监测标准,因此可以将ISO作为参考标准,对国内相关标准进行改进及完善,从而使我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3 结语

目前,我国水质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监测管理方法加以完善,统一、规范管理体系,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实施力度,促进污染监测协调性的提升。针对监测难点工作严格执行,使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全面提升监测工作的整体效益。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染物水质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新污染物治理》专刊征稿启事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