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散热器清洁装置设计与研究

2020-08-12 12:00田腾飞王宝中李嘉旭滕怀钰郭辉武建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集尘吸尘灰尘

田腾飞,王宝中,李嘉旭,滕怀钰,郭辉,武建秋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0 引言

传统车辆的发动机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通常使用散热器进行温度管理,因此,散热器的性能对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散热器的几何特征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环境中会积攒灰尘,从而降低换热系数、散热效率,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甚至导致发动机的损坏。为保证发动机工作稳定性,散热器的除尘工作尤为重要。

现阶段散热器的清洗除尘主要是通过高压水流的冲击去除沉积物,而散热器的材质主要是铝合金,材料本身的刚度与强度较低,同时散热器翅片的几何特征进一步强化了翅片容易受损的特性,所以高压水流的冲击以及散热器的拆卸与安装都极易造成翅片损伤,从而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性能[1-3]。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集成在导风罩上的散热器清洁装置,利用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经过一系列装置的处理,对散热器附着灰尘进行吹洗,从而达到维护散热器工况,使冷却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1 功能结构分析与工作原理

1.1 功能分析

汽车散热器清洁装置应当具备如下功能:

1) 能稳固地安装在汽车动力舱中,不受汽车运动影响;

2) 能较好地去除散热器上积存灰尘;

3) 能回收清除的灰尘,以免污染车辆动力舱。

此外, 考虑到车辆动力舱中空间狭小,散热器清洁装置应当尽可能地不影响车辆动力舱布局。因此, 其结构需具有轻巧和易拆卸的工程要求。

1.2 功能结构分解

为实现汽车散热器清洁装置的功能要求,总体结构按导流装置、吸尘腔、百叶窗装置、集尘装置及导轨装置进行模块分解。其中导流装置、吸尘腔与百叶窗装置用于灰尘的扫除;集尘装置用于灰尘的收集;导轨装置用于吸尘腔的运动限位及清洁装置整体的安装。

1.3 工作原理

基于散热器灰尘附着情况,决定利用冷却风扇产生的气流对灰尘进行吹洗,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冷却风扇工作产生压力差,造成空气流动;空气在导风罩、导流装置、集尘装置及吸尘腔所共同形成的空腔中流动,从而在吸尘腔空气输入面所对应的散热器部位形成气流;气流保持一定速度,对散热器翅片上附着的灰尘起到冲击作用;灰尘受到气流冲击,从散热器翅片上脱落,并随气流进入吸尘腔、管道,最终到达集尘装置;集尘装置中设置有静电除尘装置,能够滤除气流中混杂的灰尘。

2 具体结构设计

根据清洁装置功能结构分析与工作原理, 对装置进行总体设计,最终结构见图1。其主要由导流装置、吸尘腔、百叶窗装置、集尘装置及导轨装置5个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导流装置、吸尘腔及导轨装置是散热器清洁装置的关键模块。

1—冷却风扇;2—导风罩;3—导流装置;4—散热器1;5—集尘装置;6—导轨装置;7—散热器2;8—进气格栅。图1 散热器清洁装置总体结构设计

2.1 导流装置结构设计

导流装置的作用是与导风罩配合,将冷却风扇工作产生的气流引导至吸尘腔中。导流装置应当能够较好地与导风罩进行密封,从而高效率地对气流进行引导,减少能量损失。

设计出的导流装置如图2所示。

1—导流装置主体;2—集尘装置接口;3—导风罩连接位置。图2 导流装置结构设计

2.2 吸尘腔与集尘装置结构设计

吸尘腔是清洁装置的直接工作机构,其作用是将导流装置传递的负压进一步作用到散热器上,为提高气流速度、增强清洁效果,吸尘腔的压力输出面应当较小[4-6]。

集尘装置的主要作用是收集吸尘腔吸入的灰尘,防止灰尘重复污染动力舱环境,影响动力系统工作。吸尘腔与集尘装置的结构设计图如图3所示。

1—集尘装置;2—皮管;3—吸尘腔。图3 吸尘腔结构设计

2.3 导轨装置结构设计

鉴于吸尘腔压力输入面应当较小的要求,其应当能够在散热器空气侧运动,从而完成散热器的整体清洁。因此设计了导轨装置,将吸尘腔安装在导轨装置上,从而在电机带动下在法方向上运动。导轨装置的结构设计如图4所示。

1—轨道;2—滑轮;3—卡扣;4—电机。图4 导轨装置结构设计

3 工作过程

当车辆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时,驾驶员启动散热器辅助除尘装置,装置的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3步:

1) 冷却风扇通电运转,在导风罩与导流装置的空腔中产生负压力,压力经管道等传递到吸尘腔开口处。开口处压力为大气压力,在该压力差作用下,装置中产生气流。

2) 导轨中电机启动运转,经过传动装置带动吸尘腔在导轨上运动,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速度大小根据风扇转速确定。吸尘腔的开口扫过散热器空气侧,从而使气流扫过散热器,冲击灰尘。

3) 集尘装置通电启动,通过静电除尘除去气流中夹杂的灰尘颗粒,保证车辆动力舱的清洁。

4 清洁装置性能分析

4.1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该散热器清洁装置的动力源是动力舱中的冷却风扇,对风扇压力的转化效果决定了本装置的工作效果。因此,利用CFD仿真技术,研究散热器清洁装置的工作性能。根据文献[7-9]建立流体力学模型,并划分网格模型如图5所示。

图5 网格模型示意图

4.2 仿真与分析

根据散热器测试数据,由相关公式进行转化,得到多孔介质模型的黏阻系数为1.332×107,惯阻系数为144.39,孔隙率为0.78[9]。

装置中的空气运动可认为是不可压缩定常流动,结合物理学三大定律即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根据流体力学计算分析需要,应用其相应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10-11]。

应用FLUENT软件,分别对冷却扇旋转速度为1 600r/min、1 900r/min和2 200r/min的模型进行仿真。提取吸尘腔空气输入面的流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冷却扇转速下空气输入面流量数据

根据仿真数据可知,汽车冷却风扇产生的负压力,经散热器清洁装置转化,作用至吸尘腔空气输入面时仍能产生足够速度与流量的气流。这反映出散热器清洁装置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符合设计预期目标。

5 结语

根据散热器使用需求,针对汽车动力舱实际条件,初步设计了一种汽车散热器清洁装置,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该汽车散热器清洁装置的运用,能够使得散热器的清洁便利,且避免了散热器拆除的繁琐,节省了清灰工作所需的时间与成本;避免了传统清洁方式易造成的散热器翅片折弯等问题;为增强汽车散热器作用效果,提高冷却系统工作效率提供了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集尘吸尘灰尘
你真的认识灰尘吗?
吸尘车吸嘴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一种掘进机截割头用防尘密封装置
灰尘快到桶里来
灰尘在繁衍
iRobot新扫地机器人Roomba i7+
费斯托工具移动式集尘器焕新升级
高效集尘系统在露天钻机上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便捷式吸尘黑板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