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的电磁交锋(7)

2020-08-12 09:10马岩
兵器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吊舱编队雷达

马岩

1968年初,北越向南越发起了春节攻势,虽然并未撼动美军对南越的军事控制,但这场大规模突袭造成的损失使得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进一步升级。在此形势下,美国政府开始了与北越的和谈。1968年11月,美国宣布停止对北越的轰炸,为“滚雷行动”彻底划上了句号。不过,这种相对平缓的态势持续了3年多,面对北越再度发起的全面军事进攻,美军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空袭——“后卫行动”。随着战争的降温再升温,电子战行动也随之发生诸多变化。

随着“滚雷行动”的结束,“野鼬鼠”部队迎来了一段相对轻松的时光

由于非军事区只有大约10千米宽,而SA-2导弹的射程超过30千米,所以沿着非军事区边沿部署的SA-2仍然能对靠近的美军战机构成威胁

“野鼬鼠”的轻松时光

为准备和平谈判,1968年4月1日开始,美军主动停止了对北纬19度以北地区的轰炸,防空武器云集的红河三角洲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只有一些侦察机隔三差五前来“观光”。在“滚雷行动”中奉行“最先进入,最后撤出”格言的“野鼬鼠”部队也终于迎来片刻喘息。

由于失去了“主顾”,原本集中在河内、海防地区的SA-2地空导弹部队开始分散部署,以机动作战的方式寻找目标,其中一些部队南下到非军事区沿线,伺机向靠近的美机发起攻击。1968年4月,美军在北纬19度以南地区发现了4个SA-2发射单位,其中1个在非军事区边缘活动,2个部署在荣市,还有1个部署在荣市和洞海之间。5月,又有3个新的发射单位进驻荣市和洞海地区。与在“滚雷行动”中的激进表现不同,这些SA-2显得十分低调,在这两个月里只发射了10多枚导弹。

对这些机动部署的防空武器进行打击,成为“野鼬鼠”的新任务。起初,“野鼬鼠”的攻击行动受到层层约束,只有在空中看到地空导弹发射之后方可攻击导弹发射阵地。但这一限制很快就被取消了,因为低空云层的遮挡,飞行员发现冲出云层的SA-2导弹时的反应时间很短。而当他们准备向“扇歌”雷达发射反辐射导弹时,北越雷达操作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去关闭雷达,让“百舌鸟”失去目标。4月至8月,“野鼬鼠”对发现的防空导弹阵地发起了140余次主动攻击。由于缺乏可靠地面情报确认,被毁的SA-2的确切数量无法得到核实,但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大多數空袭行动都引发了二次爆炸,因此从侧面印证了战果。在“野鼬鼠”的强力压制下,北越防空导弹的活动锐减,6~10月,美军飞机只受到2次单枚导弹的攻击,没有飞机遭受损失。

在B-52轰炸老挝期间,“野鼬鼠”也担负了支援任务。通常有2架携带反辐射导弹的“野鼬鼠”战机沿着平行于边境线的航线飞行,监视着北越一侧防空雷达的动向,在B-52编队到来之前侦测各类雷达威胁。一旦接收到“扇歌”制导雷达的信号,“野鼬鼠”就会立即向B-52发出警报。一般来说,如果发现“扇歌”雷达开机,B-52就不会冒险接近SA-2导弹防卫的空域。当B-52完成投弹任务返航后,1架“野鼬鼠”战机会径直向最具威胁的SA-2发射阵地飞行,并保持航向30~60秒,为了加强威慑,有时还会侵入北越领空,在确保B-52安全脱离地空导弹射程后,这架“野鼬鼠”才会返航。

1971年,1架从泰国呵叻起飞的F-105G,右翼外侧挂载了1枚“百舌鸟”,内侧挂载了1枚“标准”反辐射导弹,左翼挂载一具副油箱作为配重。飞行员非常愿意使用“标准”导弹,因为它的射程比SA-2地空导弹的射程远,让载机具备了防区外发射的能力

EB-66与北越防空网

随着“滚雷行动”的落幕,EB-66这种远程干扰机的出动率也骤然下降。1969年10月31日,在美国宣布暂停对北越空袭行动的整整1年之后,第41战术电子战中队被解散,在东南亚部署的EB-66数量由巅峰时期的38架减至20架——6架侧重于侦察能力的EB-66C和14架侧重干扰能力的EB-66E。

在空袭暂停之后,无人侦察机成为北越上空最常出现的美军机型。为这些无人机提供电子干扰保护是EB-66的主要任务。根据气象条件、侦察地域及其防空部署等因素,美军会派出2~4架EB-66对无人机航线途经的雷达进行干扰,当无人机遇到米格机拦截时,EB-66有时也会对引导北越战机的地空通信进行干扰。

只有从低空进入河内、海防等重兵把守地带的无人机需要EB-66的干扰支援。而高空无人机装备了“铆钉无赖”欺骗式干扰机和“衣帽架”设备,加之其通常对防空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区进行侦察,所以不需要EB-66的帮助。“铆钉无赖”可以将接收到的雷达信号延迟后再发射出去,在敌方雷达上制造一个虚假回波,使其无法准确跟踪。而“衣帽架”设备会在遇到战机拦截或导弹攻击时让无人机做出不同的规避动作。

美军的无人侦察机每个月大约会出动20次,对于正在修整中的北越防空力量,这是难能可贵的练兵机会。北越会交替使用战机和地空导弹这两种手段回应美军无人机的入侵。以SA-2导弹为主要防空手段约3星期后,拦截空中目标的任务会交给航空兵部队的米格机;2~3周后,防空接力棒再次交给地空导弹部队,如此循环轮换。像此前一样,美军很少需要同时应付来自米格机和“萨姆”导弹的威胁。

“扇歌”雷达工作示意图。 蓝色:目标回波;红色:导弹信标;黄色:导弹控制指令。雷达必须同时跟踪目标和导弹,才能将导弹引导至预计遭遇点。“常规干扰”是对蓝色信号进行干扰,而“特殊干扰”是对红色链路进行干扰

“贴身侍卫”的升级

在“滚雷行动”中已被证明十分有效的QRC-160A-1干扰吊舱,量产后被命名为ALQ-71,而QRC-160-8干扰吊舱被命名为ALQ-87。干扰吊舱的运用显著提升了战术飞机的生存力,被原来不愿挂载一丁点多余重量的飞行员们视作最有效的“贴身侍卫”。到了“后卫行动”阶段,这两种吊舱有了新的继任者,它们是ALQ-119和ALQ-101。

这些干扰吊舱的干扰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雷达跟踪波束的“常规干扰”,另一种是针对SA-2导弹下行链路的“特殊干扰”。常规干扰只要让真实的雷达回波淹没在噪声电平中就算完成任务。这四种吊舱都具备这种能力。新一代的ALQ-119和ALQ-101还可以发射欺骗信号,进一步加大地面雷达的跟踪难度。

而“特殊干扰”的基本原理如下。在导弹发射后,“扇歌”雷达需要同时探测目标和导弹的方位,由火控计算机解算出预计遭遇点,再发送姿态调整信号,引导导弹向遭遇点飞行。但导弹雷达反射截面小,为便于跟踪,SA-2导弹上安装了一个无线电信标,而下行链路干扰正是依靠干扰这个无线电信标让“扇歌”雷达无法获取导弹的正确位置,使其无法进行有效引导。

F-4E机腹下挂载的AN/ALQ-119干扰吊舱。其翼下挂载了AGM-65电视制导空地导弹。在“后卫行动”中,新吊舱进行干扰时不仅会使载机的雷达告警接收机产生虚警,而且会严重影响早期电视制导导弹的工作,所以它并没有很快取代老旧的ALQ-71和ALQ-87

面对美军强烈的电子干扰,SA-2导弹系统的“扇歌”雷达也被升级,在顶部增加了光学跟踪舱室,能够在雷达静默或干扰环境下对目标进行跟踪

然而,干扰吊舱发出的辐射无疑也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扇歌”雷达能够通过被动模式测定干扰源的角度,再通过其它雷达站通报的空情进行三角测算,就可以得出与干扰源的距离,此时发射的SA-2宛若1枚大号“反辐射导弹”向着干扰源飞去。这种战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吊舱的干扰效果,同时缩短了“扇歌”雷达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反辐射武器对其的威胁。

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北越的SA-2系统也在不断改进。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项措施是在“扇歌”雷达拖车的顶部安装了一个光学跟踪舱,操作员能够在雷达静默或受到干扰时使用高倍望远镜跟踪目标,影响其工作的最主要因素并非来源于电子干扰,而是舱室窄小闷热的工作环境。但光学跟踪的对象是目标战机,如果导弹的信标受到干扰,火控计算机仍然无法解算出正确的遭遇点,因而“特殊干扰”是对抗这种综合跟踪系统唯一奏效的电子措施。

干扰吊舱编队的变形

为了增强干扰吊舱的效能,在“滚雷行动”中,4架携带吊舱的F-105战斗轰炸机会以固定的间距和高度差编队飞行,连转弯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坡度过大影响干扰效果。即使飞行员看到导弹向编队飞来,也要咬紧牙关坚信干扰吊舱的作用,继续保持编队飞行。而到了“后卫行动”阶段,北越的米格战机飞行员经过了更好的训练,战机规模也得以大幅扩充。尤其是现代化的米格-19、米格-21战机数量显著增多,而且装备了“环礁”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北越航空兵的战斗力水平相对“滚雷行动”时期有了质的提升。这时,四平八稳的“吊舱编队”就变得十分危险,而且由于后向视野很差,整个编队难以发现尾随的米格机,因此在空战中处于极度劣势。“后卫行动”最初的2个月里,有15架美军战机被米格机击落。

經过3年的修整,尤其是使用“环礁”空空导弹的米格-21部队规模的扩充,使北越航空兵的战斗力大幅提升,迫使美军对“吊舱编队”的形式进行改变

机动“吊舱编队”示意图。这种编队形式能够有效提升6点钟方向的视野,及时发现尾后的敌机

如果不采用“吊舱编队”,就会成为地空导弹的靶子。而采用了“吊舱编队”,又成了米格机的靶子。这可让美军战机为了难。在“滚雷行动”中美军曾付出巨大代价得出一条结论——“吊舱编队”是对抗地空导弹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因此,在不对干扰效能产生严重影响的前提下改进编队形式成了唯一的解决之道。

为了能够及时观测到6点钟方向的敌情,4架战机通常分成两支小队,让它们来回左右交叉飞行。而每个小队中的僚机也是围绕着小队长机来回交叉飞行,这种“S”形航线可以让飞行员顾及到编队后方的空情。有些担负僚机的美军飞行员在交叉飞行中喜欢急转,但这样会使干扰覆盖范围左右偏移,所以此时干扰的重担实际上会落在保持平缓转向的小队长机身上。

这种机动式的“吊舱编队”有效改善了编队的后向视野,同时基本没有改变旧编队的有效干扰覆盖范围,因此在“后卫行动”开始后,很快被担负战斗空中巡逻和对地打击任务的战机所广泛采用。

不过,如同旧编队一样,机动式“吊舱编队”也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缺陷——对轰炸精度的影响。在进行俯冲轰炸时,美军飞行员需要在重重伪装中寻找目标,还要躲避地面防空火力,保持编队十分困难,所以需要在飞抵目标大约1分钟前解散编队,各自开展攻击,但俯冲角度仍然限制在30度以内,而不是没有吊舱时的45度~60度。对于在高空进行水平轰炸的战机来说,需要借助“罗兰”无线电导航系统来确定投弹时机。但“罗兰”系统更适用于保持稳定、平直飞行的轰炸编队,机动式“吊舱编队”使用这项导航辅助手段的程序更为复杂,僚机必须在投弹前保证精确的转向时机和角度,并缩小战机间距,否则炸弹将偏离目标。

经过了几年的沉寂后,北越上空再度迎来了大批美军攻击机群的来袭,“后卫行动”突破了“滚雷行动”中的一系列限制,空袭的强度大幅提升。在下期文章中,将继续为读者介绍在冲突步入高潮的时期,攻防双方在电磁频谱中的较量。

猜你喜欢
吊舱编队雷达
战机吊舱火力赋能“神器”
隐形飞机哪里躲
NEO—2X光电吊舱
班上的“小雷达”
能分身的雷达
蒙住雷达的眼睛
蓝天双雄——歼八II双机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