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2020-08-12 13:53孙丽敏王志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慢性咳嗽膏方穴位贴敷

孙丽敏 王志平

摘 要:目的  观察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7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医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根据该评分体系反映出了患者咳嗽评率、强度、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状况。结论  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药物的安全性高,对于贴敷时有时患者穴位局部皮肤会水泡等情况,加以外敷药均进行处理,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膏方;穴位贴敷;慢性咳嗽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187-02

慢性咳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大多数人都有经历过咳嗽的症状。引发慢性咳嗽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慢性支氣管炎,肺结核都可引起>8周以上的咳嗽,都是慢性咳嗽。但是在临床中通常慢性咳嗽为咳嗽时间持续>8周[1]。慢性咳嗽的形成机制虽然相对复杂,但其与患者的肺、肝脏、肾脏以及胃部等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医研究认为慢性咳嗽的发病率增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不良和与人们对该疾病的知识不了解有一定关系。运用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方法,有中药针灸以及穴位外敷等几种不同的治疗方法[2]。一些常用的内服中药汤,或者是中成药的方法,是目前在临床当中,应用比较多的中医治疗方法。但是,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患者,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的咳嗽类型,来进行辩证的治疗。目前,对于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式有膏方、中医及西药等,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7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3~71岁,年龄均值(37.45±6.83)岁,病程范围3~12周,病程均值(7.05±2.63)周;观察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在3~74岁,年龄均值(38.53±6.37)岁,病程范围3~15周,病程均值(8.23±2.78)周。经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咳嗽,且患者肺部功能及呼吸道均为正常,患者服用治疗咳嗽的抗生素药物无效。排除标准:排除呼吸困难、喘的症状患者,血常规化验指标不正常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中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咳嗽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风咳,就是肝气犯肺的咳嗽;第二类寒湿阻滞型的咳嗽;第三类:阴虚燥热型的咳嗽。针对患者不同的咳嗽类型进行相关治疗。第一类:采取乌梅子、白术、白果、人参各15g;第二类:采用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茯苓12g,甘草、细辛、干姜各6g ,五味子、半夏各7.5g ,以水800mL,煮取300mL,去滓,温服100mL,一日三服。第三类:采用熟地、生地、当归身各9克,白芍、甘草各3克,桔梗、元参各2.4克,贝母、麦冬,百合各1.5克。用法用量根据患者年龄而定,3~8岁患者2次/d,50mL/次;8~14岁患者2次/d,80mL/次;14岁~成人患者2次/d,100mL/次,均以口服为主。

观察组: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膏方:又称之为膏剂,由人参、黄芪、熟地各100克,麦冬、陈皮各50克,焦山楂炒麦芽、砂仁各60克,白术、白果、炙麻黄、紫苏子、防风、桔梗、石斛、五味子、苦杏仁、山药各120克,川穹、当归、杜仲、辛夷、薄荷、前胡、蜜百部、生姜、菟丝子各70克。若患者出现体力不支及易出汗黄芪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50克;若患者表现痰多则加以瓜蒌120克,若患者出现明显怕冷则加以肉桂50克。将所有药材进行浸泡、提取、浓缩、最后收膏[3]。用法用量根据患者年龄而定,3~8岁患者1次/d,1/3包/次;8~14岁患者2次/d,1/2包/次;14岁~成人患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均以口服为主。

穴位贴敷:首先需将药材碾成粉末,而后用姜熬成姜汁与碾成的粉末兑入一起做成糊状,随后将其敷在穴位处进行贴敷。选取:大椎、天突、睥俞、双侧肺俞或膏盲、双侧定喘、关元、膻中、膈俞,两组穴位可以互换使用,以防止患者穴位皮肤出现水泡、结痂等现象[4]。每次贴敷时间不宜超过4h,每次6贴。1次/d,7d为一疗程,若患者穴位局部出现红肿或疼痛,应立即取下,以患者的耐受程度为标准进行贴敷。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1d的治疗。

1.3  疗效判定

(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任何身体不适,有效:患者咳嗽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观察患者咳嗽程度评价。通过咳嗽症状积分表对患者的咳嗽程度进行评价,分为日间积分与夜间积分两部分,每部分按照不同的轻重程度划分0~3分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数据结果资料均采用SPSS21.0版进行本次所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采用统计学的方式对患者恢复情况用数据表示,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统计结果P<0.05表示统计学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咳嗽症状积分情况

根据该评分体系反映出了患者咳嗽评率、强度、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状况。见表2。

3  讨论

膏方是中药常见的一种治疗药剂之一,但是多数人对于膏方的功效及作用不是很了解,膏方不仅能治病,还能帮助补虚,但是其真正的作用不仅于此。膏方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正常的生理功能无损害,作用是非特异性和广谱性的。慢性咳嗽患者长期久病,身体较为虚弱,在患病过程中有出血不同的病症,病情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因此适合选取膏方治疗[5]。穴位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制成外用药,像膏药一样。这种药成分多样,可以用作内服的药物都可以进行外治,但可以进行外治的药物不一定能内服。所以外治法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它贴在穴位处可以达到刺激经络、调节人体、治疗疾病和防病治病的作用。药物进行贴敷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对人体的治疗效果,直接通过人体的穴位,将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的循环,使得药效更快的作用于患者局部穴位,同时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从而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6]。中医的经络学说是中药透皮治疗的主要理论基础,经络腧穴具有对药物的外敏性、放大性、储存性和整体调节性,中药透皮治疗的选穴方法有其本身特点和规律性,正确地选择透皮治疗的腧穴,直接影响疗效。其中大椎为诸阳之会,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对于虚寒者具有提升阳气的作用;关元培补元气;膈俞、定喘穴能够利肺气、止咳平喘等,与膏方起协同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中医治疗的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因此,显示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效果更佳,但從上述结果中显示,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与都较小,且通过后期治疗均可以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对于贴敷时有时患者穴位局部皮肤会水泡等情况,加以外敷药均进行处理,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田爱平,赵辉,张丽.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7):61-63.

[2]季坤,李佳珊,王梁敏,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咳嗽肺脾阳虚证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12):76-78.

[3]刘方毅.培土生金法联合穴位贴敷曼吉磁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8):151-152.

[4]华浩昌.穴位贴敷疗法联合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8):173-174.

[5]黎永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03):188-189.

[6]罗琴.中药竹罐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8,25(12):144-145.

猜你喜欢
慢性咳嗽膏方穴位贴敷
膏方进补切忌走入误区
服用膏方不适怎处理
冬来到,膏方俏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疗效研究
加味枳术丸配合腹部拔罐穴贴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水平的改善作用
自拟方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